中美两国的首次相遇:一起吃饭是很困难的事(转载)

船行在苍茫的海上,美国人顾盛对这趟中国之行充满忧虑。这个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聪明多识,能言善辩。他有着高大的身躯,也有着强硬的性格。他对中国,多有了解,其兄长常年在中国经商,美国的传教士、商人们在中国的游历、见闻,也通过报章已经在美国引起一波波中国风潮。

他带着美国总统泰勒的亲笔信和“特命全权公使”的委任书而来,希望能与中国人谈判缔约。但让他担心的并不仅仅是缔约问题,还有是不是需要和中国人同桌共餐。在早前美国人的记录中,中国人的餐桌看似距离文明尚远,一本流行的小册子《中国旅行家》中记载,“狗肉、猫肉、蛇肉、青蛙肉或其他任何有害生物,他们都觉得是可以食用的东西”。

但顾盛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完成与中国缔约的目的——哪怕他不得不在中国的宴席上吃饭也“在所不惜”。

这是1844年,美国第一位访华的美国公使,在中餐的阴影里,开始了自己的行程。半个世纪后,李鸿章访问美国,吃的问题,在中美文化冲突中,仍然存在。

互相“投喂”

顾盛访华前,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最终以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奠定了英国在中国的特权地位。美国不想将中国的市场拱手相让,终于决定派遣顾盛赴华谈判,希望能签订条约,享有英国所享有的五口通商之权。

出发前,美国国务卿韦伯斯特特意给顾盛一道训令,要他向中国强调自己并非朝贡者,“你的政府从来不向任何国家进贡,也不希望接受任何国家的进贡”。

清政府时常将外国使者误认为朝贡者,这令美国政治家大为不满。美国前总统约翰·亚当斯曾语带愤怒地写道:“他们自认为,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贸易方面,任何与自己来往的国家都应……以卑躬屈膝的方式表现出来。现在,是时候让这种反人类和反人权的暴行停止了。”

事实证明,这种忧虑并无必要,清政府并没有打算让顾盛进京。道光皇帝当时特别下谕旨,要求负责谈判的两广总督耆英务必阻止美使进京。原因也是因为朝贡意识。在清朝政府意识里,“大皇帝本是‘君临万国’的天下共主,不应当去接待一个非为朝贡的使臣”,历史学家茅海建分析道,也是从这段时期开始,清朝开启了由两广总督兼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的惯例。这样以来,也可以避免朝廷与西方使节直接接触。

由此可见,不但顾盛忧心忡忡,耆英也压力山大。当两个人终于坐到一个餐桌上时,氛围从一开始就是尴尬的。

中国人见面要拱手作揖,美国人则习惯握手致礼;美国人进屋就要脱帽,但他们发现中国官员完全没有摘下帽子的意思;中国人谈话时,并不避讳隐私,于是耆英张口便问起在座各位的年龄来,这让对方更加尴尬了。

这并非中国官员举办的欢迎宴会,而是耆英一行到了美国公使的府邸。为了表示对中国官员的尊重,餐桌上摆放了筷子。但耆英等人对西餐菜品兴致不大,倒是很喜欢餐桌上的香槟以及一种调配的甜酒。一番推杯换盏之后,双方皆有醉意。令美国人最难受的事情发生了——耆英的几位同僚,用自己的筷子夹菜喂给在座的美国人吃,以显示亲近之意。顾盛等人只好强忍着吃下,美国作者安德鲁·科伊在《中餐在美国的文化史》一书中写道,“出于‘报复’,美国人也往他们客人的嘴里塞食物”。

中美外交官员的第一次正式宴会,就在这一场充满好意与误解的互相“投喂”中结束了。

此后半个月里,双方展开拉锯式的谈判。顾盛非常清楚,中国官员对自己进京的想法非常担忧,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自己。在谈判中,他一边强调必须进京递交总统亲笔信,之后又以此为筹码,令耆英在其他条款上让步。最终,双方做了一笔“等价交换”,顾盛放弃进京打算,耆英则同意条约里,美国在华通商、外交方面的诸多特权。这份条约,史称《望厦条约》。

“在清政府看来,中国首先是一个文化统一体,而不是一个国家实体”,汉学家孔华润(Warren Cohen)如是分析清政府的外交决定,“中国官吏更关心涉及礼节、仪式方面的问题,而把主权等等概念留给西方”。

终于,耆英和顾盛达成了“共赢”的结局,《望厦条约》条款全部确定下来。1844年7月3日,耆英在签约仪式后,邀请美国人吃一点茶果。当顾盛等人进入宴会厅才发现,那可能是迄今为止,美国政要在华所能享受到的最丰盛的宴席——满汉全席。此前的互相“投喂”活动再次上演,宴席的最后,一盆味道鲜美的汤被端上餐桌。耆英端着喝了几口后,传给美国公使顾盛,随后,这一盆汤,一个个传遍了整桌人。

李鸿章的三个问题

整个19世纪末期,中国都处于激烈的动荡之中,西方诸国争相以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内部,也面临分崩离析的风险。但清政府对世界的认识却极为缓慢。以致当1896年,号称最懂外国人的李鸿章访问美国时,依然犯了耆英当年失礼的错误。

1896年3月,清廷认命李鸿章为“钦差头等出使大臣”出访欧美。美国当地时间8月28日下午两点,李鸿章乘坐的“圣路易斯”号邮轮抵达纽约,受到美国人的夹道欢迎,据当时美国媒体报道,他的船一靠岸,“人们如潮水一般涌到邮轮停靠的河边”,大约一百余艘大小各异的船只,作为“非正式的欢迎仪式”围绕在其周围。

正式欢迎仪式则更加隆重。美国东部陆军司令卢杰怀揣着美国总统的欢迎词,带领美国助理国务卿诺克赫尔等要员登上了“圣路易斯”号欢迎李鸿章。李鸿章如耆英一样,张口问起卢杰等人的年龄来,同时,他还询问了对方的财富情况。

虽然中美之间官方的沟通并不频繁,但民间交流却持续很久。就在顾盛访华前后,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传言便在珠三角地区流传,成百上千的中国人赶到美国淘金。与他们一同进来的,还有中餐。

华人不愿意适应美国当地的饮食习惯,离开中国前,便将需要的食物打包带在身边——大米、干海鲜、腊肠等。他们也会就地取材,制作符合中国人口味的饮食。于是,第一批中餐厅就在美国陆续出现了——与其他餐厅相比,价格优势明显。在一个破烂的馆子吃上一份牛排、鸡蛋和咖啡,需要2.5美元,但在中餐馆里,1美元就能吃个够。中国人连老鼠都吃的传言,就在这种民间的餐饮交往中逐渐被戳破。

当李鸿章带着庞大的厨师团队抵达美国时,他的餐饮起居也成为美国报章关注的焦点。据记载,当天晚上,李鸿章的晚餐有燕窝汤、烧鱼、鱼翅和米饭,还有一杯淡葡萄酒。

第二天,美国总统克利夫兰率政府要员来纽约造访,并设宴款待。但据纽约记者观察,李鸿章在公开晚宴上,几乎没怎么吃那些经典的法国菜,几乎滴酒未沾。晚宴主人可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让人准备了中餐:一份切成方块的煮鸡肉,一碗米饭和一碗青菜汤。李鸿章果然立刻吃了起来。

李鸿章一共在美国呆了十天,分别访问了纽约和华盛顿两地,期间宴请和社交活动不断。在与当地人交往中,他时不时会问到对方:“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挣多少钱?你住的地方离纽约有多远?”这些隐私问题令对方感到尴尬和不适,他却毫不知情。而当地华人、华商夹道欢迎时,这位中国派来的重臣则表情严肃,“没有什么好脸色”。

虽然有这些插曲,但李鸿章的到访,仍然在美国掀起了一波巨大的中国热,甚至美国人还造出一道以他命名的菜:“李鸿章杂碎”。

看起来,顾盛对中国人的态度和美国人对李鸿章的态度相差万里。但事实上,这两场隔了半个世纪的中美接触,恰恰反应了美国人对华政策的矛盾心态——他们既批评大英帝国在华的种种作为,又希望雨露均沾“我也有份”;他们既同情中国人在列强面前所受的欺侮,但又带着猎奇甚至厌恶的眼光看待这个古老的国家。

“猎奇者大肆宣扬西方人津津乐道的所有‘中国的’东西,如‘杂碎’……等等。他们强调别具风格的东西,‘中国每样东西都同我们相反’。男人穿长袍而妇女穿长裤。书是从上往下从右往左读的。汤是最后送上餐桌……他们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现象分别同经济生活水平和政治生活水平较低有关。”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分析道,但他们同时也会用理想化的眼光看待中国人,“中国贤君明主的专制政治”、“对东方智慧的尊重”、“商人和传教士怀着中美之间结成‘特殊关系’的想法……结成一种超文化的友谊”。在这种矛盾的态度中,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逐渐变成一种“混杂的感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