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战场游记】之79:歪打正着的军事工程都江堰

真实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古战场游记】之79:歪打正着的军事工程都江堰

世界遗产都江堰:
 
 
从玉垒山上遥望都江堰鱼嘴、内、外江: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重用商鞅,采用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衡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求新变法措施,国力迅速膨胀。大将司马错提出建议,先攻占南面毗邻的蜀国,利用蜀国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顺长江而下,吞并当时惟一能和秦国相抗衡的楚国。
  继秦孝公位的惠文王采纳了这一策略,在公元前316年兴兵灭掉了蜀国。公元前280年的秋天,司马错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攻击楚国,然而军队因为粮草缺乏补充,在今天的涪陵、重庆一带陷入瘫痪。
  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围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为当时训练士兵、打造兵器、集结军队主要是在蜀国的中心成都,可是造船和启运却要在岷江上游进行,兵马从成都到岷江的运输码头至少要经过50多公里的陆路,这样一来就很难在作战中及时补充兵援和物资。
  于是,公元前272年,惠文王任命陕西眉县人、精通水利的李冰,到蜀郡担任郡守。秦王计划把岷江改道,使之经过成都,从而成为一条真正的战争补给线,这个计划的实施最终落在了李冰的身上。
 
岷江、都江堰及其周围地形的谷歌地图:
 
 
 
      李冰就任后经过详细调查,发现岷江水量很大,自发源于岷山后一直在崇山深谷中激荡。在距成都西北100多华里的灌县一带突然挣脱山岳束缚进入平原地带(请大家参阅上面的两幅谷歌地图)。每当夏秋洪水季节常常造成泛滥,冲垮堤坝、淹没农田。而旱季时江水却白白流入下游,无法用于灌溉。假如能将江水一分为二,将其一部分分流进成都平原,那么不但能满足秦王的战略需求,而且将会变水害为水利。
  
宝瓶口,其左侧为玉垒山,右侧为建在离堆(玉垒山被劈开后的另一部分)上的伏龙观:
 

         但是,岷江宽阔汹涌,而且在灌县这里却有一座玉垒山横在岷江和成都平原之间。怎样能让岷江分流,部分江水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在发洪水时控制水,不使其泛滥平原? 这应是李冰苦苦思索的问题。我相信他必定咨询了无数治水专家的意见,甚至让他们讨论和争辩。公元前270年,方案终于提出:选择在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点上扼住岷江的咽喉,建造既能引水又能防洪的水利工程,这个工程是这条战争补给线能否形成的关键。
  
             秦王批准了李冰的计划,派兵10万,支持这一建设。
    人们用竹片编成笼,笼内装满卵石,然后用渡船抛至江心。如是4 年,在岷江河道间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大鱼嘴的江心坝,岷江江水被鱼嘴一分为内外两江。涨水期内、外江水占4 :6。枯水期内、外江水占6 :4。此外,在古代还使用杩槎来人工改变内外两江的分流比例。杩槎是一种以数根圆木为骨架,外覆竹席,内灌泥沙的截流物体。当需要时,只要在一侧的江面放置若干座杩槎,便能减少该侧的水量。一般在春季来水较少时使用这种方法截流外江,增大内江的水流供给,待春耕结束水位上涨后,再撤去杩槎,使水流恢复正常。1974年以后,在外江口建造了永久性水闸,从而取代了杩槎来实现围堰和泄洪。

竹片编成笼,笼内装满卵石,然后用渡船抛至江心成为鱼嘴:
 
 
用来挡水的三脚木架,叫杩槎:
 
 
 
          另外,在玉垒山内弯点上开出一条水道(宝瓶口),将内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鱼嘴:
 

      玉垒山是一座花岗岩石山,要在其中凿开一条通路谈何容易?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生产工具的局限使得人们只能使用棍棒和铁锤把大山凿开。这时,工匠们想出了一条妙计:先用火烧岩石,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浇在滚烫的岩石上,岩石在热胀冷缩中裂成碎块,这时民工们再用棍棒和锤子凿开石壁,工程的进度就会快得多。在技术手段缺乏的古代,用这种办法对付坚硬的岩石的确十分聪明,因而东汉虞诩在甘南开运河、唐李齐物在三门峡凿开元新河时都用了这个办法。
  历经8年时间,玉垒山山体上终于劈开了一条宽为20米、长80米的水路,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因为这个进水口形似宝瓶,后这个进水口称为“宝瓶口”。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屯积的粮食使蜀郡成为当时秦国最大的粮仓。 公元前256年,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竣工。本来是为战争目的开辟的军事工程,转化为两千多年来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甚至到抗日战争期间,成都平原在我国后勤和兵源地位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  ,干流直通成都成为锦江:
 
     
        除鱼嘴、宝瓶口外,都江堰的第三组成部分是飞沙堰。它建于约一千年后的唐高宗龙朔年间(661~663),是内江中段的泄洪排沙通道,故名。溢洪道在鱼嘴分水堤尾部与人字堤间。堰口宽240米,顺溢方向长120米,飞沙堰坝顶平均海拔728.25米。飞沙堰主要功能有三:一是枯水季节导水入堰,保证灌区用水需要。二是丰水季节排泄进入内江的多余水量。内江流量越大,飞沙堰的泄洪作用也越大。三是排沙。鱼嘴分水后,岷江挟带的大量沙石排入外江,在飞沙堰对面凤栖窝段弯道处,因弯道环流引水原理,多余沙石经飞沙堰排出,进入宝瓶口的沙石占岷江总量的8%左右。  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飞沙堰:
 
 

       至此,“深淘滩,低作堰”成为都江堰的治水名言(它不是李冰的总结)。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
 
“深淘滩,低作堰”六字箴言:
 
 
      我在文革串联时到过都江堰玩。那时破四旧正在高峰期,但纪念李冰父子(这儿子李二郎好像没有历史文献支持,倒是《西游记》把他安为活捉孙悟空的英雄二郎神)的二王庙没被破坏。门口竖起大幅的毛主席语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
 

伏龙观:
 
 
 安澜桥:
 
 

(完)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好文!

以前被告知的很简单。
小百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李听' 的评论 :
您这说法有点太偏激了吧。中国也是联合国的一部分。都江堰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被世界人民承认为遗产,我们为之骄傲理所当然。怎么是心理扭曲阴暗呢?
李听 发表评论于
扭曲阴暗的心理,古人的成就,非得被洋人认可,还要立个牌坊,奉天承运,教科文诏谕,都江堰乃当时国际领先水平...
欲千北 发表评论于
好文。讲的很清楚。
小百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olar_bear' 的评论 :
好像一开始李冰们的工程还比较原始粗糙(当时已属相当伟大了),后来才逐步完善的。特别是飞沙堰建好后,基本每年只需要维护便可正常、有效地运行。1974年迁建安澜桥清理积沙时还挖出一个石人(据说是李冰雕像,背上镌刻有“建宁元年”字样,证明为东汉建宁年间所造),为观测水量所用。现在置放于伏龙观。我在倒数第二张照片里有它(进门的玻璃罩里)。
polar_bear 发表评论于
这是一个超大型的PID模型,如果能实测一下,可以把它的数学模型建立起来的
翘摇 发表评论于
赞一个!
小百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二胡一刀' 的评论 :
谢谢光临,我也是抄来的,不过加上现场观察和体会。
小百脸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不是瞎编,都江堰工程一开始就是为的军事目的。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军事目的是您瞎编的吧?
二胡一刀 发表评论于
你写得真好,比都江堰景区的解释详实易懂多了。
夏天站在都江堰城里水渠旁边,可以感到岷江水阵阵凉气袭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