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脾火如何辨识?

我的认识中“脾火”是脾胃元气不足而致的一种虚火(或称虚热),感觉东垣老人称之“阴火”也很恰当。这与肾阳虚衰而致的虚火(龙雷之火)有类似之处但又不同,却与阴虚而致的相火截然不同(性质不同了)。之所以产生,我认为一是缺乏流通(道路堵了),二是阴乘阳位(鸠占鹊巢,阳气跑到不该呆的地方去了就成了邪气)。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脾火多燥性而干,胃火偏火性而肿、疮多见。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医方集解》指出,泻黄散“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热在肌肉。”从理论上讲,脾主肌肉、四肢,脾开窍于口,唇为脾之外候,脾恶湿,主运化水湿等。脾中伏火的具体表现应该多见于唇、口、肌肉、四肢之处的火热类病变,也可合有湿邪。从历代医家的记载来看,多见唇口干燥,唇红唇肿、唇疮脱屑、口疮龈肿、弄舌舌裂,以及好发于口、舌、唇、面、四肢之疮疹。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金元医家李东垣创立“阴火学说”。泻黄散所治之热自然不属于“阴火”范畴,但二者似乎有一共性,就是都属郁滞之火,用李东垣的话说是“热伏地中”,治疗都需要升散。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泻黄散出自宋代医家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治脾热弄舌。藿香叶七钱,山栀子仁一钱,石膏五钱,甘草三两,防风四两(去芦,切焙)。上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钱至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在《小儿药证直诀》中,尚有两处见到泻黄散,一处是“目内证”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另一处是“弄舌”下:“脾脏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舒舌。治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当少与泻黄散渐服之。”从原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泻黄散主治“脾热”。脾热的具体表现是小儿“弄舌”,尚有目内黄。后世方书多谈脾虚、脾寒及脾湿者,极少谈脾热。只有在谈到泻黄散的主治时,才会提到一个似乎属于该方的一个专用名词:“伏火”,或称“脾中伏火”,或称“脾经伏火”,或称“脾胃伏火”。火或热,与伏火的区别在于:前者上达外散,后者郁伏不散。治疗上,前者清中需泻,后者清中需散。也许,泻黄散的主治由“脾热”演变成后世的“脾中伏火”,是后世医家为了解读方中防风、藿香的使用,以方测证的结果。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泻脾家伏火此方主之。唇者,脾之外候;口者,脾之窍,故唇口干燥,知脾火也。苦能泻火,故用山栀;寒能胜热,故用石膏;香能醒脾,故用藿香;甘能缓脾,故用甘草;用防风者,取其发越脾气而升散其伏火也。或问何以不用黄连?余曰∶黄连苦而燥,此有唇口干燥,则非黄连所宜,故惟栀子之苦而润者为当耳。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脾火一定要记住是脾中伏火,郁滞之火。古人云:痞塞之处,皆可伏火,即是此意。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
  

胃火属于胃热炽盛之火,为热之盛,故炎上。宜清之,宜黄连、丹皮、生地黄,脾火不能生地黄和黄连。虚火有脾胃虚弱和肾阳亏虚、阴虚火旺之区别。脾火还有一个特殊现象:伴有湿热,临证注意。胃火常伴有阴虚津伤之义,火盛伤津、伤阴矣。 学网 转载请注明
  

脾火与胃火区别:脾火一定要记住是脾中伏火,郁滞之火,有气机升降失常之味道。古人云:痞坚之处,必有伏阳,即是此意。李建民理解:伏阳者伏火也。胃火属于胃热炽盛之火,为热之盛,故炎上,宜清之,宜黄连、丹皮、生地黄,脾火不能生地黄和黄连,宜炒栀子、防风、藿香,清而散之。脾火还有一个特殊现象:伴有湿热,临证注意。胃火常伴有阴虚津伤之义,火盛伤津、伤阴矣。所以胃火宜清降,脾火宜清散。注意虚火有脾胃虚弱和肾阳亏虚、阴虚火旺之区别。 

 

原文链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