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先秦诸子学习笔记之十一)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是否有一句话可以让人终身受益?孔子给出的就是这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原文出自《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易中天在《先秦诸子百家讲坛》上解释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其恕乎!)。自己打心眼里不想(欲)干的事,就不要(施)强迫别人去干。但他觉得还应该再往前一步 –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庄子思想)。即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也不要轻易强加于人。
他特地提到了读过的一篇文章,标题叫《老鼠,作为证据》,作者是刘瑜(女)。文章说,有一只老鼠,在厨房里被粘板粘住了,垂死挣扎。这让她想起了另一只也是被粘住的老鼠,叫了两天才死去。她还想起自己小时候,有一只老鼠被邻居老爷爷用开水烫死了。在许多人看来,老鼠是肮脏的、丑陋的、作恶多端和死有余辜的。既然必须消灭,又何必管它怎么死呢?作者也没说不该灭老鼠,但她的感受是:
一,生而为鼠,并不是它的过错。
二,如果一定要死的话,为什么不能让它死得痛快一点,不那么备受折磨呢?文章说:“便是‘龌龊’如一只老鼠,也会痛,也会绝望,也会挣扎。更糟的是,它的痛,也会传染给你。
易教授很感动:他没有想到,一个人的恻隐之心竟会惠及一只老鼠。只有彻底到连老鼠都能同情,才可以说真正拥有了“恻隐之心”。他在这里高兴地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不忍心其无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现代社会法治与人权的心理基础和人性基础。
刘瑜的文章让我想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同样的让她不齿的事情。那是小儿子 3 - 4 岁的时候。也是一只老鼠,在地下室里被我安放的粘板粘住了,还在做垂死挣扎。我以胜利者的姿态把它连带着粘板拿到户外,小儿子跟在我屁股后面看热闹。我找到一根带尖的粗铁丝,告诉儿子:看DADDY怎样杀死这只在咱们家捣乱多时的坏家伙。当我得意的用粗铁丝刺进老鼠的肚子而鲜血四溅的时候,满以为会听到儿子拍手的欢呼声,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想象,身后的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是的,正如刘瑜所说,老鼠的痛一定传染到了不喑世事的他。为了此事,我自责了好久直至今日。我后悔不该用看上去十分残忍和野蛮的方式去伤害一颗善良的童心。但愿那次事情没有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负面的阴影。
言归正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要求每个人都有“不忍之心”,能包括对动物的“不忍之心”当更好。因为你只有做到不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于人,才能进而做到在自己追求幸福的时候,也让别人感到幸福。用易教授话说,只有这样,整个世界才会真正充满了爱。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