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营“绿卡”身在汉,志向不同何为友?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曹营“绿卡”身在汉,志向不同何为友?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中国的典故,要翻译成外语也很难。如用英语翻译:


        直译:be physically in the Cao camp but mentally in the Han camp
         进一步直译:Live in the Cao camp but with one's heart in the Han camp.
        
意译:While I may physically be here, my heart belongs elsewhere.
        
进一步意译:keep one's integrity and remain loyal to one's old master
       
无论如何翻译都很难反映出原意之精髓。
现代语言中的该典故可以明喻、暗语、隐喻许多事项。
    曾经见过一位“身在汉营心在外”或“曹营绿卡身在汉”的一位私企老板。
  这位私营企业的董事长,当然是某企业的创始人。如何发家起业的就姑且略而不谈了。
    刚开始认识他时,着实让很崇敬他,身价多少亿,拥有巨额资本,已经赚得钵满盆满了,他本人已经拿到加拿大的绿卡,妻儿已经拿到加拿大国籍,儿子又是美国名大学毕业在华尔街公司工作。然而他毅然却舍弃“枫叶卡”,带领全家继续在国内企业奋战,再扩大自己企业的规模,现在第三版上市的公司,正力争早日上深港上市。
    很是为他点赞,为他叫好,为他的爱国情热,为他的爱社会、爱企业精神受鼓舞,为他的爱公司员工的情操所感动,暗地里为他鼓掌,让他加油,甚至希望为他鞍前马后做一点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贡献!

  然而通过进一步的接触、考察和了解,却让人大失所望。原来他保留国籍的原因,放弃枫叶卡的理由,并非是出于爱国、爱家、爱职工那么简单纯洁!
    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税务逐渐统一,每年他的公司几千万纯利润,如果他在加国就会上交数千万的税金给加国政府。
    与其交给加国不如用此钱在国内花费(发展)。仅这是一层原因尚可理解。
    更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他的大动作是在全世界各大城市买房地产。
    按照他的说法,中国的房产已经买足,上升空间不大了,他在日本、泰国等多国买房地产,即可期望上升的空间,更能够收取房租,可以分散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这一层虽然觉得他铺得太开,也不难理解。
     按他的说法是各地买房,尤其是日本、泰国、东南亚这些国家他可以经常去度假。因为去美国、加拿大太累了,单边飞行时间长还有时差的捣乱。
    喔,原来是这样,看来最先认识的这位老板,并不是开始所想象的那么简单:爱国,爱社,爱事业,爱公司职员,他更多的心思是用来为了自己拥有更大的个人资产,而不是资本。让他自己的个人资产的资金功率实现最大化!
    显而易见的,这就充满了急功近利,唯钱是赚的机会主义成分。什么利润都想转到自己手中,天下的钱财都可攥在自己私人手中。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与人合作。若只有一方受益,另一方受损,甚至两方都受损,那就是失败的合作。
    对于这样的老板只能是一个“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结局。
    在他看来所有的人可以为了报酬为他工作,他可以走以钱买技术、以钱买人才的捷径,这完全是某些私企老板的一厢情愿的通病。对此也应只能说一声“志不同不必为友”了。
  这又让人想起东汉时的一个典故,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

  话说回来,三国志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无论关羽还是徐庶都是因为执念刘备为人的仁义,不是任何“酒肉朋友”、“金钱朋友”的交谊。
   与身在曹营心在汉典故相关的有多人,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人物故事应有三人:关羽,徐庶,荀彧。
   关羽在和刘备走散后,被迫进了曹营。曹操对他可谓是“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关羽依旧不动摇,一心想找到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另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
   曹操阵营的王佐之才的谋士荀彧,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举荐人才。为曹操远征指定战略蓝图,亦在曹操出征时为曹操镇守疆土。曹操初年,反暴臣董卓,救献帝于危难,可谓乱世的一位爱国英雄。荀彧本质是一位忠汉臣子,他对曹操的支持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保卫汉朝的英雄。然而后来,随着曹操发展壮大,曹操的个人野心逐渐膨胀并表现出来。终于在公元212年,曹操欲进封魏公,询问与荀彧,遭到了荀彧的坚决反对。曹操非常失落,这种感情亦是相互的,荀彧也渐知曹操早已不复当年,不可能是兴复汉室,力挽狂澜的英雄。荀彧一生心力只为重兴汉室亦是镜花水月,化为一番泡影。同年,荀彧辞世,有忧虑而死说,亦有曹操赐死之说。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可谓最为悲凉。
    还有一位身在曹营心不在汉,而是对曹失去信心的是陈宫,当他听到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后,感到曹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奸雄,故弃之而去,那是出于失望与义愤。

     至于陈宫为何要转投吕布就是没有先见之明了,有点“明珠暗投”之嫌……(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