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西北行(3) – 最后的边疆, 美丽的阿拉斯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刚看了班芙等国家公园后,印象还很生动。感觉天下美景不过如此了吧。后来随船进入阿拉斯加,就感觉这里的美景和班芙有一拼。再后来,船停靠了几个的地方,最后又在Anchorage一游,便觉得阿拉斯加不是比哪里好还是不好,不是差不多,也不是不一样,而是她超出了我的想像力,让我看到了我从没有期望过的一片崭新的天地。回来和朋友聊起来,我能说的就是,阿拉斯加是我们此生必须要去一次的地方! 阿拉斯加太独特了!

说起来,我们才只是和大阿拉斯加擦了个边而已。这一路,船基本是沿着介于大陆和群岛之间的内行道走。除了沿途看的冰川,只要是靠近海岸线,能看见的陆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任何一段截图,都是一幅迷人的画面。那远的雪山,近的光影,岸边小镇的静谧,太平洋上落日的灿烂,船舷外水纹的悄然,原始森林中的阴冷,海边鹅卵石的滚烫,都能给我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惊喜。

  p21

(无名仙岛)

(一) Ketchikan,阿拉斯加第一城

船先是到了Ketchikan,号称阿拉斯加第一城三文鱼之都。目前人口一万三千。早先的经济支柱是木材和渔业。后来政府禁了伐木,人口锐减。然后旅游业发达了,这里可以停靠大型游轮,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五光十色的人群便蜂拥进了这个小城。

  p13

(晨曦中的Ketchikan)

Ketchikan地方不大,却拥有一个“国际机场”,和城区隔着一道水湾。这里不通公路,去机场也要坐摆渡船。一眼望过去,机场坐落在山边一条狭长的地段上。只看到了一架大飞机。傍晚时分,眼见这唯一的大飞机从这窄窄的机场起飞,此后,从对岸就看不出那是个机场了。不过听从亚特兰大来此地打季节工的导游女孩说,机场忙的时候,TSA检查也是要排队的哦!

有趣的是,这么小一个岛上,早期开发时,形成了一个微型“红灯区”。房屋沿着三文鱼回游的小溪落错而建,小桥流水,进进出出,小巧而神秘。现在这里成了个小小的商业区,餐馆酒吧礼品店,小巷弯弯,溪水潺潺,曲径通幽,还是能感觉出当年这里幽静神秘的风情。在早期开发的艰苦时期,伴随着勇猛的开拓者,这个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在这偏远苦寒之地蓬勃发展,完成了自己的生命进程。据说,当年小城里最先富起来的就是红灯区的创始人呢。

  p14

(Ketchikan的“红灯区”)

 p15

(红灯区”内的溪流)

这里还号称收藏有世界上最多的图腾柱。它的制作工艺也是当地人的一个骄傲资本,它的价格之高,也出乎我们的预料。从小城的名字也不难猜出,原住民是这里曾经的主人,这里曾是他们祖辈的家园。如今,除了这些高高耸立的独具风采的图腾柱,和礼品店里售卖的原住民风格的服饰和装饰,那些原住民的历史文化和曾经的生命力,如同美洲大陆很多地方一样,已经被这些不断涌进的外来者用所谓信仰,现代文明,金钱和经济,贪婪,以及外来病毒和疾病所淹没,所摧毁。

一个小岛,有着自己的历史,痛苦,骄傲,和性格。不愧为这最后的边疆(The Last Frontier)的排头兵!

 

p16

(Ketchikan的图腾柱)

(二) Juneau,阿拉斯加州府

去阿拉斯加之前,没太在意Juneau这个地方。到了地方才意识到这里是阿拉斯加州府所在地。这里人口一如既往地少,只有三万多一点。虽然贵为州府,却没有公路通向外界。对外交通除了海运,就是飞机了。人不多,但也拥有一个国际机场。夏季是旅游旺季,和阿拉斯加其他许多地方一样,不少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季节工都是外州来的,大部分都要靠这个机场。开车送我们去看冰川的小伙子就是加州来的,不过他是开自己的巴士(兼住房)来的,那就必须是开车加摆渡船才行得通。

到那里后又想起来,当年John MacCain竞选总统时,曾选了时任阿拉斯加州长的Sarah Palin作为副总统候选人。那她当时就是住在这里喽。看着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城,一条主要街道,从头走到尾也没有几迈,全城除了一个麦当劳,很少有联锁的快餐店。政府是最大的雇主,好像有两个州府或市府办公楼。从主路向一条上坡路望去,有一个白色房子,据说是州长官邸。我说走上去看看吧,LD不感兴趣,也就作罢了。

 p30

(阿拉斯加州府Juneau)

还记得当年竞选期间,有记者问Palin看不看报纸,比如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之类的东西,Palin的回答好像不太尽如人意。现在走在她当年所处的小城,山高水远,恍若隔世,突然感觉到,这里离纽约、华尔街的那种嘈杂蒸腾的世界实在太遥远了。住在这里,谁还会想要看那种捞什子报啊! 也真是难为她了。

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各种大公司投资收益颇丰,所以阿拉斯加州政府可以每年给所有居民分红发钱,据说Palin当政时,老百姓拿到的支票是数额最大的哦!

(三) Haines,临时的惊喜

生命航程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原本计划中要停泊在Skagway,也订好了上岸游玩的计划。一早起来,船已经停下了。岸上,晨曦薄雾里,现出一个悠然而静谧的小城。以为到了目的地,可LD解释说,由于原来要去的港口发生了油船漏油事故,我们的船现在临时停靠的地方叫Haines。游客原定的上岸计划,时间晚些的,可以另坐摆渡船过去,还能赶上。可惜我们订的乘火车观景的时间比较早,就已经来不及了。和船上各种服务人员来来回回交涉,最后只有退钱了事。失望是肯定的,因为有期望嘛。大半天的时间干什么?上岸走走吧。这个小地方人口只有1700,比我们一个船上的人还少。溜达了几条小街,看了几个小店,在瞻仰了地处小村CBD,当地人称摩天大楼的一幢四层小楼之后,LD感觉无聊之极,不肯再走了。我自己便沿着海岸信步而行。这里的岸边没有细沙,都是浑圆的鹅卵石。捡了两个漂亮的,留作纪念。

然而永远和离得很近。从海边走上了一条柏油路,然后一直走了很远,路上不时有徒步者来往,明显都是船上闲在的游客。原来半岛头上有个州立森林海滨公园。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兴致。终于进了公园,先是密密匝匝的原始松林,高高低低,好像总也走不出去。这一段感觉阴冷孤寂,也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还要走多远,就对懒惰的LD有些怨气。然而在克服了一个人的胆怯之后,便开始欣赏这难得一遇的处境。森林里湿气很重,密密的树林里,满满都是败落的枝干、断朽的树桩,以及斑斑的青苔。大树参天,很多形态肆意无忌,是大自然娇宠纵容的点睛之作。偶有点点光影穿透密林,飘落在这阴寂中,如同无声中飞来的蝴蝶,影影绰绰,给人些许温暖的欢愉。在我走到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森林的尽头,闪现出海的光影。

  p19

(Chilkat州立公园)

走出森林,来到一片开阔的海岸。岸边,怪石嶙峋。空旷里,散落着枯枝朽木。连空气都散发着原生原态的气息。海水的另一侧,山峦层叠,山顶白雪苍苍。坐在一段枯木上,放松着疲惫的身体,呼吸着阿拉斯加特有的清凉温润的空气,突然有了一种今昔何昔,不知身在何处的茫然感。这是哪里?天涯海角一般,我怎么会到了这儿?这种茫然感和好奇感并在一起,一种奇妙的快乐便在心里滋生出来。这大概也是不辞辛劳自讨苦吃的旅行者所收获的一种精神财富吧!

  p20

(Chilkat州立公园)

这林子,这海岸,这雪山,这原始的空气,这人生旅途中原本不存在的站点,成了这次旅行中绝对的意外惊喜。这是我的世外桃源。随遇而安,这次安得不错。

回家后,我们上网看了几个原本要去的地方的游览视频。火车沿着当年淘金者修筑的铁路,在峡谷中穿行,游客沿路观景。怎么说呢,太一般了。有了闯入“世外桃源”的惊喜,谁还会为那些命中没有的景色而遗憾呢!

(四) Anchorage,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

这里人口约三十万,占全州人口的一半。经过七天船上日子,我们在距Anchorage一百多迈的海港小城Seward下了船。很早就听说过美国人以每英亩几分钱的价钱从俄国人手里买下大阿拉斯加的故事,而故事里那个有本事的美国人就是William Seward,时任美国国务卿。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个把地方,实在是理所应当的啊!

乘车前往Anchorage的路上,开始就觉得是赶路,然后发现车窗外的景色总是吸引着我的目光。开始是植被葱绿的山谷和浅浅的溪流,不太高的山顶上还可见斑斑白雪。沿着Seward高速,很快就走上了沿Turnagain Arm海湾的风光无限的景观公路。在公路和海湾之间,穿插着窄轨火车道,后来看到是从Anchorage机场出发的观景火车。大巴司机一路还兼着导游,不时介绍着当地的历史风光人文趣事。大概是这里的经济支柱主要是军事,石油,政府和旅游。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的大地震,对这里的地形地貌,以及人口的居住和生活都影响极大。沿途看到几处曾经的村落,如今成了一片片滩涂沼泽。

  p23

(美丽的阿拉斯加)

信息一直往耳朵里灌,但窗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所以好多细节都随风飘到脑后去了。公路一侧紧贴着山岩,另一侧是平静的海峡,水的那边是层层叠叠的雪山。云层有些厚,笼罩着雪山和海面,色调是银灰色的,有些沧茫和凛冽的感觉,但没有压抑感。车走得很快,雪山海水云团组合的景色变幻,让人目不暇接。多亏LD安慰说,我们到了城里会租车,然后喜欢哪里,我们就去哪里,这里我们自己再来细细看。我这才放下心来。

Anchorage城里乏善可陈。我们租了车,回过头来,又走上海湾公路。这时,水边风很大,天空明亮起来,蓝天白云,远近的雪山也有了丰富的层次。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蓬勃了许多。路边山坡上的阿拉斯加雪松,傲立在风和阳光里,有型有款,个性十足。路边有很多观景点,我们检着最耀眼的地方,走走停停,尽情欣赏这无敌的美景。

  p22

(美丽的阿拉斯加)

到过很多地方旅游。这次一路走来,班芙,温哥华,冰川,大海,小城大镇,看到美景无数,心里“哇”了无数次,以为差不多到了“曾经沧海”,“除却巴山”的程度了。可在这里,让我再次深切感到,阿拉斯加实在太美了!她的美是无可比拟的,让人无语的美,简简单单又大气磅礴的美。而且没有不美的地方,360度,每一个镜头都无可挑剔,每一个转身都是一个惊喜。而我们仅仅才和阿拉斯加擦了个边而已!

  p24

(美丽的阿拉斯加)

 我们在Anchorage只有大半天的时间,能去的地方十分有限。但就在这有限的地方,就足以让我感慨不已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很极致,冬天只有几个小时的日照,夏天可以有二十个小时的白天,自然风光更是得天独厚。能在这里生存的植物,动物,还有人类,都不简单。地广人稀,物种也十分丰富。我们在离Anchorage不远的一大片沼泽地(Potter Marsh)停留了很久。这里虽然离公路很近,但环境十分原生态。好像一切都是地老天荒的痕迹。这里主要是鸟类的栖息地,美国白头鹰,小水鸟,大飞鹅,片片露出水面的荒草丛里,能看见很多鸟蛋,和正在孵蛋的鸟妈妈。不少人举着大相机在这里捕捉自然的生命动态。当然这里不可大声喧哗,以免吵到这里的主人们。除了鸟类和一些小动物,我们从沼泽地一侧长长的观景步道上,看到了沼泽里大型动物的骨架,LD和一个当地的退休医生聊天,据他介绍,这里有不少大野兽。这个骨架像是被狼,而不是熊,吃掉的动物。这里气候严酷,动物生存不易,真正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十分残酷。然而,对于我们外来的游客,这里则是天堂般的所在。

  p25

(Potter Marsh沼泽地)

看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的片片水泽,风中摇曳的水草树丛,沼泽尽头的层层雪山,及高远蓝天上的云卷云舒,脸上感受着阿拉斯加春光的照拂,清冷的风吹在身上脸上的舒爽,那一刻,觉得生命真美好,大自然实在是个神奇所在。假如这一路向北,舟车劳顿,就只为看这一幅景色,也值得!

  p26

(Potter Marsh沼泽地)

 

p27

(Potter Marsh沼泽地)

阿拉斯加,远远超越了俗套的“诗和远方”,超越了我的想象和感知。她的美,她的净,她的纯,让我猝不及防,但心怀感激。

大美,阿拉斯加!

2019年8月于DC

后记:

几篇游记都没有特别写到温哥华,不是她风景不美,美食不精,缺情少趣。在那里我们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哪儿哪儿都好。除了天价的皇帝蟹,平民价的豆浆油条,LD又过了一次吃小笼包的瘾。Granville Island 上游人们的悠闲,Steveston 卖海鲜渔船上湿冷的海风,裸体海滩的些许尴尬,都是温哥华的精彩。骑单车绕Stanley 公园一周,让我感慨当年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的疯丫头,如今虽少了些体力,但没有少了疯力。

这次,温哥华实在是被阿拉斯加抢了风头。作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对温哥华我们毫无微辞,只有大赞!

(全文完)

(照片均由手机拍摄)

rty 发表评论于
阿拉斯加的風景太單調,到處是灰山加點雪,也只有海邊小鎮有點特色。内陸荒涼的地方是真荒涼,想要離群索居倒是好地方。去一次最多三天就覺的無聊,跟賈斯柏或班芙公園差的太遠。
迪儿 发表评论于
我也去了这几个小镇。非常喜欢阿拉斯加,赞同你说的,人生必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