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枪文化
美国国会于一七九一年通过的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条规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权利所必须的,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受侵犯”。这说明美国公民持有和携带武器是不可剥夺的宪法权利,个人通过持有枪支获得自我保护。更有人认为民众持枪可以遏制犯罪,甚至可以有效抵制政府扩张,防止政府滑向集权。美国最高法院2008年6月26日裁定美国公民有权在用于个人用途的情况下拥有枪支,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高法院首次对于个人是否有权拥有枪支作出的明确裁决。
美国的枪支文化之所以被称为一种文化,正说明了它的复杂和深刻已不是简单的法理逻辑或单一的价值取向能够评判,也非几次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震荡能够轻易撼动的了。由于美国独特的历史背景,美国一直都有个人持枪的历史传统。美国的枪支反映了民族的特性及其文明的闪光之处,令许多美国人引以为傲,同时它也显露出众多社会问题的表症和深刻的难言之隐。
关于个人是否有权持有和使用枪支,在美国舆论界一直是个争议焦点。反对者以治安为由不断呼吁禁止使用枪支。联邦政府和美国各州在民意推动下出台了一些限制枪支使用的法律,治安一直不好的首都华盛顿还为此在三十九年前通过了禁枪令。
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大约5%,但是美国公民的枪支拥有量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大约在2.7亿支左右(有的数据说达到了3.9亿)。根据2010 年的数据,每百居民拥枪率为89。
由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即便拥枪合法,在美的华人大多数依然对枪敬而远之,似乎枪支自身的危险远远大于它对犯罪分子的震慑。随着对当地社会的融入,华人对枪支的认可程度在不断提高,近些年来普通华人持枪维护合法权益的勇敢表现令人老美刮目相看。
2016 年9月16日凌晨4点左右,3名劫匪持枪闯入福州籍女子陈凤珠位于佐治亚州的格温纳特郡春天大道的一处居民房内。陈凤珠报警未接通后,自己以一敌三,持枪击退入室盗窃者并击毙了其中一人。她刚买一个月的枪还沒练熟就派上了用场,太牛了。要知道,激烈的枪战之前,她只在射击场练习过一次射击。警方认可陈凤珠的行为是对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进行的正当防卫,因此不会对她提出指控。
2017年5月1日下午1时5分,,五名劫匪跑到大洛杉矶地区奇诺岗市一户华人家里去行窃,正好主人张岩买完菜已回到家中。当张岩听到有人试图从他家后院的阳台上进入屋内时,他拿起一把手枪,出门用枪指向正在撬门的窃贼,并开了一枪示警。结果,两名窃贼立刻逃窜,另三名窃贼则吓得趴倒在地,等待警察束手就擒。强悍的张岩在警察赶到之前,一边用枪指著歹徒,一边沉着地用手机拍下当时情景。这张照片后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就是这个福州女子拔枪击毙悍匪
张岩手机自拍
这两枪改变了华人“沉默羔羊”的软弱形象,是华人勇于维护生命财产安全的里程碑事件。越来越多华人开始意识到,面对比较复杂的生活环境,拥有枪支可以更好地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安全。我就是这些觉醒人群中的一员。这种思想的转变可以看做是“入乡随俗”,当然要特别感谢老婆大人的恩准。我于一年前就申请并很快拿到了拥枪证(FOID)。
上个周日,第一次和朋友去室内射击场(Shooting Range)练枪。朋友有两短一长,共三支枪,还准备再买一支。我使用的是奥地利生产的Glock G17 G4,这也是我准备要买的那种。和他来练枪,就是想实地检验这把手枪的性能。
一个小时的场地费$20,100 发子弹(9 mm)$25,靶纸$1.5。防护耳机自备(也卫生),不过20 - 30刀;如有近视眼镜,防护眼镜则可不必。一次练下来花费$50左右,和俺打一场高尔夫球也差不了多少。
射击在美国是一项常见的休闲体育产业,是和各种球类等体育运动一样的全民消遣的“娱乐活动”。美国室内/室外的射击俱乐部(靶场)很多,特别是飞碟射击场,估计有两万家,和高尔夫俱乐部数量相当。
人到老年,俺又多了一项“娱乐活动”。
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