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台风海贝思(Hagibis)登陆东京,飓风和大雨给日本带来9B美元的损失。我们定于10月12日至19日的日本旅游,在飞机起飞的5小时前得到航空公司取消航班的通知。当日,我们将行程全部推倒重来,时间改成为10月20日至26日。
这次日本之行的第一站,是山口县的下関市,《马关条约》的谈判和签署所在地。我们下午4点到达东京成田机场,在机场取到JR(日本铁路)的外国人派司之后,立即乘机场快线至品川,从那里转乘新干线赶往京都。我们的计划是在京都下榻,搭乘JR新干线至下関及其他城市,再返回京都。
第二天清晨,在京都乘新干线南行去新下関车站(Shin Shimaonoseki),从新下関车站换乘小火车去下関车站,然后再乘公车去著名的春帆楼旅馆,当年《马关条约》就是在此签署。
图1 - 下関车站的老火车
图2 - 下関车站站台
1884年7月25日至1895年4月17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大清国的军队, 在史称第一次中日战争(中国称之为甲午战争)中全面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日军在山东威海卫登陆,清国陆军一触即溃。清廷要求与日本媾和,1895年3月20日应日方要求派北洋大臣李鸿章赴日本,在日本山口县的馬関市(馬関市在1902年改名为下関市)的春帆楼旅馆(Shunpanro Hotel, Shimonoseki)与日本首任总理大臣(亦称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谈判。1895年4月17日在下関春帆楼, 大清国和日本签署了《馬関条约》,日本后来称之为《下関条约》,国际上称之为“Treaty of Shimonoseki”。
图3 - 下関春帆楼(Shunpanro Hotel,Shimonoseki)
马关条约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和最不平等的条约。最后谈判结果:大清国割让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以及战争赔款2亿3千1百50万两白银。 赔款包括日军和大清国交战的所用的战争军费2亿两白银,以及后因俄法德三国的干涉,清廷赎回的被日本要求割让的辽东半岛的赎回费用3000万两白银,以及威海卫的日本占领军驻军费150万两白银(威海卫日本驻军是日本要求清国政府‘认真履行条约的保证’)。2亿3千1百50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廷3年多的财政收入,日本国4-5年的GDP。再加上利息及日方要求用英镑支付,当时国际白银价格下降和英镑汇率上升,最后大清国赔款高达4亿两白银之巨。
此外,在甲午战争中,日军俘获约价值1亿两白银的大清国的军用物质,其中包括600多门德国克虏伯大炮,各种炮弹约300万发,毛瑟步枪8千多只(网上查不到清军的轻武器型号,估计是德国在1888年设计的委员会步枪Gewehr1888,即历史上著名的老套筒步枪。注:当时的清军士兵只有60%所有步枪,其余还是使用冷兵器),子弹2千多万发;以及包括7千余吨的德国制造的铁甲巨舰镇远号(是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的姊妹舰)在内的10余艘北洋舰队的军舰。
图4 - 下関春帆楼
图5 - 下関春帆楼前纪念碑
春帆楼被选为两国媾和谈判所在地是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要求,因为下関所在的山口县是他的家乡。春帆楼是日本第一个取得政府许可证合法割烹河豚鱼的餐旅馆,店名“春帆楼”是伊藤博文应餐旅馆东主请求为其所取。另外,在春帆楼上可以俯瞰関門海峡,看见海峡里停泊的日本舰队,自然有对清廷议和大员施威和施压的意用。
图6 - 下関関門海峡大桥
图7 - 从赤間神宫看下関関門海峡
图8 - 李鸿章小道 (1885年3月24日,日本浪人枪击李鸿章事件之后,日本方面特地修筑一条连接春帆楼和李鸿章下榻的引接寺的小路 - 后称之为李鸿章小道。)
图9 - 沿坡而行的李鸿章小道
春帆楼1945年毁于美军飞机轰炸,后来多次修建,现在的建筑是1985年修建的。春帆楼前的日清講和記念館建于1937年,个人猜测这是春帆楼的东主所修建,一是为了能够更好保存历史文物,二是可以避免其在春帆楼内而影响餐旅馆生意的正常进行。 纪念馆内部复制了当时春帆楼日清两国谈判的会议大厅,里面的桌椅,摆设和字画都是当年的原件,并按照当年谈判现场陈列的。
图10 - 下関春帆楼《马关条约》谈判签署现场复原
图11 - 下関春帆楼《马关条约》谈判签署现场复原
图12 - 下関春帆楼清国谈判代表侧 (清国谈判代表面向大海)
图13 - 下関春帆楼日方谈本国判代表侧
图14 - 《马关条约》
日清講和記念館内部还陈列有两国谈判代表留下的题词和诗作,包括李鸿章和李经方,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墨宝。我以为是双方谈判结束之后,双方大员应春帆楼主人的请求即兴挥毫所作。其实李鸿章的题词“海岳煙雲”是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所作,李中堂时年才49岁。网上查不到为什么中堂大人的题词会被收藏在这里的原因,我估计是春帆楼的店主为了增加记念馆的历史内涵,自己出资收买陈列的。
图15 - 下関春帆楼李鸿章题词
图16 - 下関春帆楼伊藤博文题词
日清講和記念館和春帆楼之间,有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半身塑像。此二人主张和支持对华作战,在甲午战争期间为日本打败大清国呕心沥血,后来又在马关条约谈判签署过程中坚持对清国的强硬赔偿立场为日本争得巨大利益,自然被日本人在此立塑像以示纪念和崇敬。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半身塑像分别为1937年和1938年完成
图17 - 下関春帆楼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的半身塑像
塑像的旁边还有一株直径约30厘米左右粗细的树,其旁有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皇太子陛下行啟記念樹。石碑上没有写植树时间以及哪位皇子的信息,估计植树时间是在塑像建立之后,所以皇太子应该是后来的日本平成天皇明仁。
图18 - 下関春帆楼皇太子植树纪念
图19 - 下関春帆楼旁明治天皇御驻纪念碑
图20 - 陆奥宗光在其回忆录《蹇蹇録》中关于《马关条约》的签署之后,明治天皇对他和伊藤博文的嘉奖以及他国的反应 (节选自伊舍石译,谷长青校,1962年的版本)
伊藤博文与陆奥宗光在马关条约签署的第二天乘军舰八重山丸返回广岛复命(甲午战争期间广岛为日本政府和军部大本营),有记载说码头上挤满了为他们送行的人群,栈桥都不堪重负塌了下去,陆奥宗光险些掉入海里,不慎将原本要呈给天皇浏览的条约原件也打湿了。
马关条约谈判(尚未签署时)的消息传回国内,在朝野引起极大愤慨,各省和京城官员要求主战为大多数。朝野上下,反对议和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多人上书反对议和,其中最著名的观点是康有为的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政策主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是戊戌维新变法的起始。
马关条约谈判以及最后割台的结果,在台湾引起惊天波澜。历史上有大量文字记载当时台湾民众对《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悲痛反应,当时台湾的清廷命官与清廷直接关于台湾命运的电报往来,以及台政府官员,乡绅和普通民众反对清廷割台和反抗日本占领台湾的爱台行动。参见中国作家苏杭所著的《台湾抗战》一书中的文字,下文选自“台湾人民对割台的反应”一节:
节选开始:
1894年3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的《停战条约》中规定台湾不在停战范围之内。此消息一经传到台湾,台湾人民群情激愤。3月31日,台湾巡抚唐景崧奏称: “停战,台不在列,洋行得信喧传,台民愤骇,谓: ‘此停战,台独不停,是任倭以全力攻台。台民何辜,致遭歧视?’向臣及林绅维源(督办台湾团防)环问,谓:‘战则俱战,停则俱停。’众口怨咨,一时军民工商无不失望。义勇尤哗。”
1895年4月17日,在马关春帆楼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当天,割台的消息便传到了台湾。“台人骤闻之,若午夜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1895年4月17日,台湾巡抚唐景崧接总理衙门复电,略谓:“割台系万不得已之举。 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湾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又台湾孤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又言:“交割台湾,限两月,余限二十日. 百姓愿内渡者, 听;两年内,不内渡者作为日本人, 改衣冠。”此电传出后,台北立即鸣锣罢市,绅民拥入巡抚衙门,哭声震天,表达“万民誓不服倭”的决心。
节选结束。
我准备来下関时,在网上浏览了若干他人探访春帆楼的游记,也在YouTube上观看了若干他人探访春帆楼的视频。这些视频中台湾的游客占多数,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游客相对少一些。这些游记和视频一般都是对这段历史有兴趣之人士,我们所去的那一天,就遇到一个香港的旅游团体和一个台湾的旅游团,以及几个中国大陆的游客。从他们的服饰和口音,很容易得知他们是那里来的了。台湾人对马关条约的反应似乎比较复杂。日本人在占领台湾初期,为了镇压台湾民众的反抗,非常残暴。之后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和管理,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台湾基础设施,工农业,教育和公共卫生的现代化。台湾日据时期整整50年,光复至今,又几乎是75年过去。
马关条约是中日两国国运的分水岭。清廷的战争赔款的赔款被日本政府用来扩充海军和陆军,发展工业和教育,也有一小部分被用来资助台湾的发展。具体赔款使用分配见附注二。其中,著名的八幡制铁所和京都帝国大学(战后改名为京都大学)就是用这笔赔款创立的。八幡制铁所后来用从中国掠夺的煤(抚顺)和铁矿石(大冶),生产大量钢铁。日俄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使用的枪炮,军舰和坦克所用钢铁大部分就是出自于八幡制铁所。而京都帝国大学则源源不断地为日本国家和社会提供各种高级人才。
甲午战争之后,为了保持对大清国的优势,防止大清国日后报复日本,日本政府和民间在大清国内部制造混乱,包括大量资助和支持革命党人。事实上,甲午战争失败为清王朝的灭亡和辛亥革命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马关条约之后,中日两国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称之为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的GDP,钢铁产量和制造业,国民的教育水准和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以及陆海空三军的装备和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中国。结果是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重创了中国的发展机遇,给中国和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危害。幸运的是在美国为首的盟国的帮助下,中国政府没有步满清政府旧辙,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一直坚持到最后胜利。
两次中日战争分别为两个新中国的创立提供了可能。但是,两次中日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造成了几千万中国人的死亡和无数国人的流离失所,极大地延误了中国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在春帆楼的日清講和記念館仔细观察内的会议室里的物品及字画,心中万马奔腾,曾多次阅读的马关条约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不时浮现在脑海,节录如下:
李:“台湾全岛,日兵尚未侵犯,何故强让?”
伊藤:“此系彼此定约商让之事,不论兵力到否。”
李:“我不肯让,又将如何?”
伊藤:“如所让之地,必须兵力所到之地,我兵若深入山东各省,将如之何?”
李:“总之,现讲三大端,二万万为数甚钜,必请再减;营口还请退出;台湾不必提及。”
伊藤:“如此我两人意见不合。我将改定约款交阅,所减只能如此,为时太促,不能多办,照办固好,不能照办,即算驳还。”
李:“不许我驳否?”
伊:“驳只管驳,但我如意不能稍改。贵大臣固愿速定和约,我亦如此。广岛有六十余只运船停泊,计有二万墩运载,今日已有数船出口,兵粮齐备,所以不即运出者,以有停战之约故耳。”
李:“赔款还请再减五千万,台湾不能相让。”
伊藤:“如此,当即遣兵至台湾。”
李:“索债太狠,虽和不诚。我说话甚直,台湾不易取,法国前次攻打,尚未得手。海浪涌大,台民强悍。”
伊藤:“我水师兵弁,不论何苦,皆愿承受。去岁,北地奇冷,人皆以日兵不能吃苦,乃一冬以来,我兵未见吃亏,处处得手。”
李:“台地瘴气甚大,从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所以台民大概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
伊藤:“但看我日后据台,必禁鸦片。”
李:“台民吸烟,由来久矣。”
伊藤:“鸦片未出,台湾亦有居民;日本鸦片进口,禁令甚严,故无吸烟之人。”
李:“至为佩服。”
李:“无论如何,总请再让数千万,不必如此口紧。”
伊藤:“屡次说明,万万不能再让。”
李:“又要赔钱,又要割地,双管齐下,出手太狠,使我太过不去。”
伊藤:“此战后之约,非如平常交涉。”
李:“讲和即当彼此相让,尔办事太狠。”
伊藤:“此非关办事之才,战后之效,不得不尔。”
伊藤:“换约后一月内两国各派大员办理台湾交接。”
李:“一月之限过促,总署与我远隔台湾,不能深知情形。最好中国派台湾巡抚与日本大员即在台湾议明交接章程,其时换约后两国和好,何事不可互商?”
伊藤:“一月足矣。”
李:“头绪纷繁,两月方宽,办事较妥,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
伊藤:“尚未下咽,饥甚。
仔细梳理甲午战争所有事件关系,我在心中始终有两个问题纠结,如磐石般沉重:
1.t经过30年的洋务运动,清廷花了巨额资金购买了大量洋枪洋炮装备清军,但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惨遭失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并不是器不如人,而是技不如人,思想不如人,制度不如人。
2.t日本当时已是强弩之末,它的军费开支使国家经济到了要崩溃的边缘,完全是依靠借贷来维持战争,而且在战争中西方列强并不是都站在日本一边。如果满清政府有第二次中日战争国民政府十分之一之坚持,日本政府不可能坚持下去。日本人的当时的想法为:万一谈判破裂,即使达成北京城下之盟,亦难免外国之干涉,土地割让与赔偿金最终可能双双化为泡影。所以他们急于签署条约。
甲午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在史学界基本上看法一致,无需逐一列举,但思想和制度的落后是关键的关键。而且,虽然大清国甲午战争失败,但是远非到了必须割地赔偿求和的境地,清廷不采纳当时朝野的共识“拒和迁都练兵变法”之良策,不顾台湾3百万民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命运,宁愿割地赔偿,也要保住一家之政权。大清帝国确实是病入膏肓。
回顾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 》签署的历史,令人扼腕叹息。关于历史回顾,我始终认为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George Santayana)所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那些不能铭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
愿《马关条约》给国人带来的灾难和痛苦永远不会被忘却,愿这段历史永远不会重演。
附录:
一. 甲午战争年表
1840:鸦片战争失败
1861:洋务运动开始
1884: 中法战争
1886: 清水师在长崎械斗
1887: 日本参谋部制订《征讨清国策》
1892: 日本完成扩军计划
1894: 朝鲜东学党起义/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甲午战争导火线)
1894.7.25 - 1895.4.17: 甲午战争
1895.4.17: 马关条约签署日期
1897.8.16 - 1900.6.8: 孙文在日本前后9年
1898: 戊戌变法
1911.4.8: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10.10: 武昌起义
1915.2.5: 《中日盟约》写签署由孙文,山田纯三郎
二. 甲午战争兵力对比(数据来自Wikipedia)
大清国: 63万 日本国: 24万
伤亡数字:
大清国: 35,000 日本国:1132阵亡+11,894病亡/285伤亡/3758受伤
三. 日本使用《马关条约》赔款分配表 (表格对不齐,只有手机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