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外华人博士等高学历人士从事低端工作(体力工,又叫勒脖工)说开去

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也许还有些轻度的社交障碍。但是,我喜欢表达,所以,喜欢写。我写过很多很多题材的东西,一直在努力把心掏出来给愿意听我絮叨的人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有朋友在我的一个视频下面评论区留言,说老陈仅仅展示移民在加拿大生活中幸福快乐的一面,而没看到很多新移民在适应期的苦日子。

其实,老陈也做过苦力,但是觉得那种体验也不错,没觉得 悲剧的干勒脖工作多么悲催。如果不愿意做体力工作,那就好好学习技能,学习语言,去做自己喜欢做,市场需要的工作。

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士在海外从事看上去很低端、纯粹出卖体力的工作,这并不是华人移民的专利,几乎在所有族裔背景的人士中都存在。

加拿大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的Marc-Aurele Fortin曾经是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的高才生,但是也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走街串巷当邮差。他的画作那幅名画《Sunday at St- Helen's Island》加拿大很多一流大学美术系学生必须学习的样板。画中主要表现从圣劳伦斯河心一座小岛上看蒙特利尔老港的景致,画面很美,色彩很亮丽,但是气氛却很压抑,表达了艺术家对全球化的进程的一种距离感和担忧。

出生于蒙特利尔低收入社区移民家庭的Sidney Altman,曾经在自己父母亲开的小杂货店里长期干体力活,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还一起在DNA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

即使在墙内的天朝,高学历人士从事体力工作也不是很稀罕,很多人都有过打扫办公室,当保安,在建筑工地搬砖的体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Fp65JQnN0

 

老陈杂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大汉唐' 的评论 : 谢谢指出来,刚刚改正
老陈杂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赞成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类比有些不当。
北美的这个士那个士, 找不到工作啥也不是,要吃饭就得干体力活, 否则若无老可啃只能做homeless,老美见到不奇怪。
中国传统中, “士”就是“高端”, 怎能去把盘子“端”?
倒是文革期间, 99%的“士”(除钱老等1%
大汉唐 发表评论于
"蒙特列让"应该是“蒙特利尔”的笔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