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北塔题记砖铭文考

下图取自《【行走大凌河*71】走进北塔博物馆》(罗东东,张秋良)

“发现朝阳”,微信地址: >
   参考“古塔梵韵”(刘大志,王志华主编)(感谢张秋良先生提供)
   参考网络各网站有关信息。
  
注释据以上信息与笔者的理解分析。【*】中字在现代中文字中未有或不确定之字,以偏旁结构注释。
(*)为笔者所加注释。
 
 
录文(断句笔者加):
 
延昌寺大塔下(1)
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再葬舍利记(2)
【肶】砌作头成守芳 (3)
副作头李守恒;霸州南张郎中,庄住(4)
小傅(5):士(6),王惟幹, 中京镇国【X】北,裏住(7);小傅:鄭得全,萨惟真,石利赟,庒塼小士等;刘了见,徐承遂,赵玉;皇奴(8):赵從弁,王罗; 汉奴(9): 贾小厮;儿萨【**】(10)。
 
注释:
 
(1)。塔下:谦语,表达对僧人与塔寺的尊崇。塔下,塔下之人或事,即所记之人与建塔有关但非(寺中)僧人。
(2)。四月八日:佛诞节(释迦摩尼诞辰日)。重熙十二年:辽兴宗重熙十二年(北宋庆历三年),葵未羊年。重              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对应于公历1043年5月19日(星期四),为立夏之后第14天。
(3)。原字(上比下月)为现代汉字所不存,应为“肶”字之异形字。肶:音“必”意“祠”。砌:建筑;”肶“砌,寺庙建筑;作头:工程总负责人。
(4)。霸州:位于现今河北廊坊地区霸州县。宋辽时期,霸州南属宋,霸州北属辽。郎中:为官职或            有名望的人。 住:在某地常驻之负责人(类似于现今常驻代表)。例如”住持“(唐称寺主,             宋避讳禁用主,改为住)。庄:反应“住”者的级别。下“裏住”类同。
(5)小傅:相对作头(大师傅)而言;协助人员,相当于现今的委员.。
(6)士:军衔,在尉以下。小士:兵卒。盖均为保卫人员。
(7)中京:辽中京,位于现赤峰宁城。地位仅次于辽上京的陪都,接待宋夏来使等。当时朝阳为州府,归属中京道管辖。镇国【上此下日】北:中京大定府有镇国寺,位于北部的内城(皇城)与南部的外城(汉城)之间。此应指地点。【上此下日】现无此字,推测指镇国寺或与其有关。
(8),(9):皇奴,汉奴:辽大兴寺塔建设,其能工巧匠大都来自汉人,这些皇奴与汉奴可能是从汉人俘虏来的专门为建塔服务的能工巧匠。
(10):萨惟真之子?
 
  “夷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辽以佛义治国抚民。塔寺竣工常选在佛诞节,并举行庙会。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之盛大。
 
       从组织人员上,工程组织中包括管理人员(作头成守芳),技术人员。此外还有从北宋请来的具有一定身份的人任副作头,盖兼有(舍利真假)旁证人的作用。另外还有若干士兵,盖为保卫与看护舍利与其他珍宝安全的职责。这些人非本地人,来自上司中京,其头目似在中京大定府镇国寺中有类似的职务。由此可见其组织严密,考虑周全,与现代工程管理无异。
 
       辽为一国两制,以契丹文化治理契丹人,以汉文化治理汉人汉地。铭文为汉语,未有契丹字(契丹大字,当时契丹小字还未投入使用),从侧面反映了辽国对汉地汉文化的包容与推崇。(辽碑文大多正面为契丹文,背面为汉文。此铭文未用契丹文,大概和所在地为汉地有关)。
 
      其中有【上比下月】与【上此下日】二字不甚明晰,盖在现代汉字中消失,待考证。从上下文与字形推理,二字似有联系,可能同义为寺庙或与其有关。契丹人崇拜日月。盖在京城地位高,用日字底,在地方,用月字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