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根据导游的要求,我们早早地起床,抓紧时间吃完旅馆提供的免费早餐,在七点钟之前坐进了属于我们的大巴士里。就在我与旁边的游客无中生有,没话找话地聊天时,我们的导游晃晃悠悠地露面了。以往跟团旅游,导游的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左右,一举一动老练而稳重,脸上还浮现着饱经风霜的纹理与光泽。而我们眼前的这位导游看起来简直是一位没有见过世面的大头娃娃,年龄顶多三十岁出头。虽然他有一米七八的高个子和圆滚滚的身材,却长了一对滴溜溜不停转动的,充满生气的,微微外凸的大圆眼睛,再加上宽宽的双眼皮,又浓又黑又粗的弯眉毛,宽而扁的鼻子,两片红色厚唇围绕着的忽开忽闭的大口,再配上胖嘟嘟的大圆脸,怎么看都有一些哪吒三太子的面相。可是,这位年轻导游一开口,说出的话儿却头头是道,有条有理。他告诉我们虽然他出生在台湾,家却安在了马来西亚,还娶了一位当地出生,温顺贤惠的漂亮姑娘。他还说他大学主修的是律师专业,父母都期待他毕业后坐办公室就能赚大钱,他却不知道哪根筋搭牢,偏偏爱上了导游这个东跑西颠的工作,并且一干就是十几年。说到这里,他沾沾自喜地扬起了头,短粗的脖颈来回摇动的同时,神奇十足的光芒在他的眼睛里闪动,且咄咄逼人。然后,他把身子依附在旁边的靠椅上,像刚吸足了大烟的似地长长舒了一口气,并颠动着右脚尖,拿出了黑帮老大得胜回朝时的风姿,告诉我们就是因为他的业绩好,领导决定让他带我们这个有四十位游客的大团,而他的同事却因为经验不足,领导只让他带小团,团里顶多有七八位游客。我听罢回头看去,果不其然,这么大的旅游巴士里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已经座无虚席。以后大家熟了才知道,这些游客都是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来的华人。看来“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是真的。为此,我们对他从不敬到尊敬,并称他为小哥。看来,有时候恰到好处的自吹自擂还是有必要的。
就在这位小哥夸夸其谈地介绍着他自己的生平时,我们的大巴士晃晃悠悠地驶上了高速公路,并开始不停地加速。也就是打个盹的功夫,我们的大巴士驶进了台北市区。只见窗外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大大小小的街道干净得能与美国的街道比美。与昨天晚上我们看到的一样,台北大大小小的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除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外,就是成群结队的烧汽油的中型摩托车。摩托车驾驶者都穿着干净整齐的服装,都戴着防震帽子,都戴着手套和口罩。令人称奇的是虽然摩托车群与川流不息的汽车群行驶在同一条大马路上,却你走你的,我行我的,让人感到一种互不干涉,相互谦让的默契,没有上海大街上经常出现的那种互相争抢,互不相让的混乱。此外,摩托车群中也没有你追我抢,无头苍蝇般无序的乱闯。这种台北街道上的有规有序的状况与上海街道上那种自行车与电瓶车混在一起,或行驶得杂乱无章,或在人行道上横行直撞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得不在心里为台北马路上的这种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竖起大拇指。写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我的中国行。当我在上海马路旁的人行道上行走时,不知道有多少次,被突如其来的电动轻骑或小摩托车吓得急忙跳脚呢。
就在我为此发出感叹的时候,小哥突然跳着脚,兴奋地指着窗外大叫:“你们往左边看,那几座宏伟的建筑物就是台北故宫,也是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我慌然透过车窗朝着小哥指的方向极目远望。哇!在山腰的绿树丛中坐落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巨大建筑物。虽然这些建筑物的房顶铺的是闪着油光的绿色琉璃瓦,房顶的边边角角却是由红色琉璃瓦砌成,外加米黄色的楼墙和白色的窗口,不但养眼还给人一种亲切感。虽然台北故宫建筑群的顶端都是清一色的明清宫庭房顶的模样,但它们那高大的身材让人越看越感觉到有点古罗马建筑的味道。
就在这时,小哥提高了嗓门问道:“你们知道台北故宫是哪一年建造的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摇头。
小哥得意地晃了几下脑袋,神气活现地伸开了右手掌,用左手食指在右手掌心点了几下,说:“你们不知道了吧!台北故宫真正的名字叫做国立故宫博物院,于一九六二年动工,并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七零年间陆续完成。”
紧接着,小哥从身边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长把挠痒器。然后,他眼睛睁得溜圆,满脸都是小丑出场时为了讨好观众所特有的喜光,并把手中的挠痒器高高举起,不停地在空中摇着,简直像一位在菜场叫卖的农家大妈。他高声嚷着:“下面这个问题,谁答对了,这个挠痒器就送给谁。”游客们一听说答对问题有奖品,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瞪大了眼睛。
小哥看到时机成熟,便得意地用舌头舔了几下上嘴唇,大声喊叫:“大家都听好了。台北故宫一共收藏了多少件文物?”
“十万件。”我抢先举手答道,心想:“管他哪,先蒙它一个数字再说。”
小哥摇了摇头,表示否定。
“二十万件。”车后面一位老者不甘落后地高声喊道。
小哥仍然摇了摇头。
我左边的一位女士不慌不忙,拿捏出了“小桥流水”般悠闲的动作,娇嗔地说:“七十万件。”
“答对了。台北故宫一共保存着七十万件宝贵的文物。这个挠痒器属于你了。”小哥说完便把挠痒器递了过去。得奖的女生撇着嘴,得意地笑了。后来才知道,这位女士太狡猾了,她是现场通过手机查到的正确答案。
就在大家被小哥的有奖猜谜的游戏逗得欢天喜地的当口,我们的大巴士徐徐地停了下来。我急忙朝窗外望去,台北故宫竟然到了。
下车后,导游在前,众人叽叽喳喳跟在其后,四十一个人组成的大军浩浩荡荡朝故宫拥去。
当故宫前门的大广场出现在我的视野之内时,我脑子“嗡”得一声。没想到那么大的广场已经人满为患,其中还不乏金发碧眼的洋人。
小哥却不以为然。他熟门熟路地来到售票处为我们每一位游客买了门票。然后,招呼我们群集在他的身边,并告诉我们台北故宫好看的东西太多,许多游客在故宫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他还说由于一人难称百人心,再加上我们还要赶路,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他只能带领我们观看故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即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然后是自由活动,一个半小时之后在停车场集合。大家频频点头称是,并纷纷打开了手机看了看时间。
紧接着,大家在小哥的引导下鱼贯而行地走进了故宫大厅。我前脚刚迈进大厅人便傻了眼。这大厅内的游客竟然比故宫外大广场上聚集的游客都多。我急忙快走了几步,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小哥身边,抬高声音问道:“导游小哥,今天来故宫参观的游客为什么这么多?”
小哥听了我的问话愣了半天,说:“今天参观的游客多?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为什么这样说?”说话时我的心儿为之一沉。
“今天来故宫参观的人数比往日少了至少一倍。”小哥看到我满脸的难色,又问道:“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我被小哥问得有点莫名其妙。
“是因为北京政府最近禁止大陆人来台湾自由行吗。”
“哎呀!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我怎么忘记了。”我一边恍然大悟地自言自语,一边好奇地注视着人来人往的参观者。的确,有四五成的游客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其他的不是本地人就是世界各地的华人。还真没有不拘小节,说话大嗓门的大陆观光团的游客呢。当时我就在心里想:“大陆的中国人真可怜啊!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连自由行的权利都没有。”
不一会,当小哥看到我们旅行团的游客陆续地聚集在一起之后,便探头探脑地用手指数起了人数。然后,他便走在前面,表情严肃地对着我们挥了挥手,意思是“跟我来”。
我们上楼直奔三件镇宫之宝所在的展厅,看到的第一件镇宫之宝是毛公鼎。经小哥介绍得知古代的鼎其实就是做饭的锅。这个重达三万四千七百公斤重的青铜鼎是西周晚期,二千八百多年前铸造的。
其实,我过去见过的鼎多了,这种鼎不但北京故宫有,中国许多的地方博物馆也有。所以,鼎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吸睛之效。而眼前的毛公鼎却让我瞪起了惊奇的眼睛。难道是因为这只鼎有久远的历史?不是。难道是因为这只鼎个头巨大?也不是。令我惊叹的是这只大鼎的腹内竟然密密麻麻地雕刻了近五百个汉字,不但字数之多实为罕见,而且字形优美得令人不可置信。别忘了,这些字是直接铸上的,说明在西周晚期,中国的古人已经掌握了铸造工艺。给我的另一个惊叹是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字和现在的中国汉字完全不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别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啊。
镇宫之宝毛公鼎
我们看到的第二件镇宫之宝就是远近闻名的翠玉白菜。其实,来台北之前我就听说台北故宫有一棵价值连城的翠玉白菜。当小哥把翠玉白菜称为台北故宫的镇宫之宝时,我在心里还出现不屑一顾之感呢。心想把翠玉白菜当成镇宫之宝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这棵翠玉白菜是晚清之作,历史并不悠久。再说了,天下翠玉白菜多得是(虽然都是近代雕刻的)。即便近代雕刻的翠玉白菜不算数,北京故宫也有两棵出自清朝皇宫的翠玉白菜。不过,当我亲眼目睹了台北的这棵被称为镇宫之宝的翠玉白菜(台北故宫一共有三棵翠玉白菜,我们看到的这一棵最逼真,最有名)时,心儿还是为之震动。这棵翠玉白菜的确美得惊人。首先是它太逼真了。你看它以白玉为菜帮,绿玉为菜叶,其外形简直能以假乱真,与真正的白菜一模一样。其次是它带有文化的印迹。也就是在这棵翠玉白菜的菜叶上还雕有一只蚂蚱和一只蝈蝈。没想到在清朝这两种昆虫竟然代表着多子多孙的好意思。
镇宫之宝翠玉白菜
我们看到的第三件镇宫之宝当然是肉形石啦。据说这块由玛瑙做成的肉形石是当年蒙古阿拉善左旗的地方官员给清朝皇帝康熙送的贡品。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这颗肉形石已经运到它处展览,我们只看到了它的图片。从图片上看,这块石头的确像一块红烧肉。不过,我仍然认为把这块天然的,没有经过雕刻的,用于做为古玩的,历史并不长的肉形石选为台北的镇宫之宝实在是太过牵强,要知道台北故宫里真正有历史,有文化,有价值的宝贝可多了去了。是不是因为这块肉形石造型独特,或是因为是皇帝喜欢的玩物,或是因为世界罕见才被当今的世人高看一眼?带着这些问题,我一有时间便上网查找关于肉形石的信息。还真让我猜着了,世界上出土的被人们称之为宝物的肉形石竟然有六十多块,其中许多肉形石与真正的红烧肉非常相似,并能与台北故宫保存的这颗肉形石媲美呢。所以,造形独特和世界罕见并不是把台北故宫的这块肉形石称为镇宫之宝的原因。难道这块肉形石被誉为镇宫之宝是因为它曾经被康熙皇帝收藏过?于是,我又查看了有关资料,才知道这块其貌不扬的肉形石被选为镇宫之宝是因为观众的喜爱,是多年前网上投票的结果。显然,它得到了台湾人民的偏爱。
镇宫之宝肉形石
看完这三件宝贝之后,我们开始了自由行动。
台北故宫真大,我和领导从一间展厅走到另一间展厅,从一件文物看到另一件文物,走走停停,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把我的两只腿累得酸疼,二楼的展厅我们才刚刚看完,三楼的展厅我们还没有去呢,故宫外面的景观我们还没有仔细观看哪。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满脑子都是中国古代的故事,仿佛人在无意间进行了时空跨越,漫步在中国夏商周,唐宋元明清的古老年代里。
不得不承认,台北故宫里的宝贝太多了。简直是古董收藏家云集的天堂,必去的圣地。在那里,再不起眼的东西也有久远的历史,也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宝物,其背后也藏有一段美丽动听的故事。在那里,有夏朝,商朝和周朝的铜器,有唐朝和宋朝的文物和字画,有四百多岁的犀牛角杯,有三百多岁构型独特,外观华丽的象牙雕刻,有几百岁的红珊瑚,有各种各样的名画,有千奇百怪的古董,古玩和文物。当时,把我给看得简直是眼花缭乱。毫不夸张地讲它们一个个全是世界罕见的珍品级的宝贵文物。把它们分开来看,个个都是价值连城,无与伦比;把它们对比起来,又似乎有“站在这山看着那山高,站在那山又看着这山高”的感觉;再把它们放在起来,带给观众的便是火山爆发般的惊艳,山崩海裂般的震憾,美得简直令人始料未及,深深地袭进骨头里,想忘掉都难。直到现在,我一静下心来,许多在台北故宫看到的文物便在我的脑子里生龙活虎般地不停出现着。
清朝初期的犀牛角杯
清朝年间的红珊瑚
全金的三多如意
后来,当我上网查找有关台北故宫的资料时还发现了一种怪现象。有少数的大陆作者写的文章动不动就用攀比的语气来贬低台北故宫收藏的文物,说什么台北故宫收藏的文物无论从价值上还是在数量上没法与北京故宫相比。那我倒要问问写这样文章的作者,台北故宫收藏的文物北京故宫有吗?台北故宫收藏的文物多达近七十万件,难道这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吗?这种攀比心态简直像没有见过市面的小学生在互相攀比谁的爸爸干部级别最高,谁家最有钱一样哩。
游台北故宫游到这个时候,导游小哥给我们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当时我俩也意识到这一点,竟然同时分别看了一下自己的手机,并异口同声发出了惊叹:“抓紧时间去故宫外走一走?”
一出台北故宫的大门,迎面扑来的是层层叠叠的山影和厚重的云朵,还有让人不得不驻足凝神观望的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山林,至于鸟语花香则只不过是这幅自然美景中小小的点缀。这一切无形中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远离尘市,充满幻想的自然世界,一种被称为“心旷神怡”的心念便开始一点点地沉淀在心里。当时,我看在眼里不得不从心里称赞台北故宫建设者们的精心设计。由于他们的努力,那些沉睡千年的古藏才有机会呼吸到绿水青山产生的灵气,才有机会听到山林哼唱的风歌,才能远离这个有七百多万居民的嘈杂的闹市。
台北故宫外景
就在我凝思之时,时间这个催命鬼终于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该是去停车场与小哥他们相聚的时候了。”想到这里,我拉起领导的手,小声地说道:“我们走吧!”领导深情地看了我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