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十五:预防针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爸妈:

最近,毕业生申请大学的事暂时告一段落,学校把目光转到十一年级学生身上,开始给她们来年申请大学打预防针。今晚就有一个会,请了三所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来给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

作为第一个孩子将要申请大学的新手妈妈,我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全场。按照提问及解答,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虽然宣称标准考试成绩,如SAT/ACT,只要上线就可以,并没有那么重要。实际上还是重要的,因为“考试成绩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帮助学校了解一个全面的你”。

二,学生不需要在申请信里着意突出对学校的兴趣,因为申请本身就表明了这种兴趣。当然,报名提前录取(ED/EA)更能体现这种兴趣。

三,课外活动:全面开花或者专攻一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去做,怎么做,学到了什么。因为高中生对于所要学的专业尚无概念,上大学本身也是一个寻找毕生方向的过程。

四,申请信可以由老师家长审阅,但一定要学生自己写。代笔是很明显的。申请信不是把简历拼成段落,只突出自己的成绩,而要展示一个独特、全面的你。

五,录取只在同校学生之间比较,不会和其他学校甚至外州的学生比。换句话说,你能否被录取,取决于你是否比与你同时申请这个学校的同学优秀。

六,高中成绩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录取,要看所学课程的难易。

七,是否申请经济资助并不影响录取。因为录取在先,资助的申请在后。但各校都有财政预算,能资助多少取决于不同学校的财力。

最后,她们建议:一,家长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她们自己决定申请哪所大学;二,家长不能整日唠叨申请大学的事,要与孩子商量好,每周或每月固定一个时间专门讨论这件事,所要讨论的内容由孩子自己做研究,收集信息;三,学生要从现在开始了解各种大学,多查看一些学校信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四,学生要有思考,放弃没有意义的活动,专注于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

听起来,申请大学并不麻烦。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那将会是一段令人焦头烂额的过程。但愿一切都顺利吧。

即此,保重。

晚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