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鼠年可以被定义为隔离年了。春节过后在北京除了买菜就没逛过商店,没见过朋友,没去过餐馆;回来前一周除了倒垃圾就没出过门。但是依然感到海外朋友的紧张,对于他们来说,大概从北京出来跟从武汉出来没什么区别。
看看我上飞机前的装备:手套,纸巾,酒精试纸,吸管,口罩若干(长途旅行真不建议N95,我戴了半个小时就摘了,虽然戴上不至于感染病毒,但是把自己憋死更不值当,可以戴两个外科口罩。)老公建议我带浴帽被我一口回绝了。O同学让我别带多余的衣服,少带物品,人不回来也没意见。手机可以用食品袋包着,除了照相和付款其他功能可以操作,就是有点儿白内障的感觉。
从家门口到登机口只用了一个小时十分钟。托运行李,过海关,安检都不用排队,太奢侈的享受了。原来机场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呀。
既然机场人少,就加个大餐吧。
长途旅行还是别把饭省了,虽然又少又不好吃,但是饿着对免疫力没好处,盖着点儿就行。水少喝,最好用有盖的杯子,插上插管。厕所真是尽量别上了,空间过于狭小,你哪知道之前的人有没有摘口罩,有没有咳嗽打喷嚏,冲马桶有没有盖盖子。考验肾功能的时刻到了。
终于到了加拿大,不得不说海关太松了,连个测体温的装置都没有。
回家以前换衣服换鞋,就差换本尊了,行李现在还在车库呢。进门啥也别碰,直接被送入隔离区。回来以前老公做好一切准备,买了大量手套口罩和各式各样的消毒剂,一副严防死守的姿态。拜拜了您呢,两周以后见,有事微信联系。其他各项措施很严格,万不得已进入非隔离区,要换衣服鞋子,带口罩手套,而且哪怕手套碰过的地方也要全部消毒。这让我这个搞了二十多年病毒研究的人很是诧异,咱这是要在家里建个P5?
好处是熬到了饭来张口的日子:)
猫咪穿越隔离区。真爱!
最后还是想多啰嗦几句。媒体一般是不会报道岁月静好的消息,他们感兴趣的一定是不好的消息,集中和连续的报道会影响读者的情绪和心态。希望大家可以保持冷静,尽量阅读专家的专业报道,通过微信向当地的人了解他们周围的情况。要自己对数据有所分析。举个例子:绿灯过马路,还是有可能碰到闯红灯的车:酒驾的,吸毒的,恐怖分子或是刚学车的把油门当成刹车踩的,但是这一切会让你终生不过马路吗?肯定不会,因为碰到的概率非常小,你要做的是过马路前两边仔细看看。再举个例子:爱干净是好的,但是洁癖是个病,为什么?为什么会老觉得脏?老觉得有细菌?不是逻辑的问题,而是忽视了概率问题,把极少出现的可能性扩大做为正常状态处理,从而影响了日常生活。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碰到几次已知的和未知的病毒大规模传播的事件,大家要尽快掌握自身防护的技能,不要恐慌,恐慌于事无补,反而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要不怎么说好多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