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大的一个题目。其实归结起来只有三个字: 宅, 省,宁。
宅, 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了,而且现在在许多城市,也已经成为了法例。我所居住的多伦多,现在基本处于半封城的状态。所有的商场都已经关闭,而商店,除了超市和药房,基本上也都关了。省府倒是很贴心地,把酒铺(安省实行酒品管制,酒精饮品只能在特许店以及指定的超市购买)和大麻店,列为了“必需品店”。看来很了解民众的生理需求。所有酒吧,餐厅,只允许外卖和送餐。省政府正在考虑把人群聚集限制在五人之内。新闻,以及各种社交媒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吁“保持距离”,“尽量宅家”。不过目前看来,天气是个主要因素。昨天是一个难得的温暖天,于是操场,湖滨又开始拥挤起来。可怜的多伦多人,刚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冬季,都盼着出门放风。
自从我们公司在两周前开始远程工作之后,我已经谨守“怕死压倒一切”的原则,每天宅家。中间除了外出散步,只出过两次门买菜。而且只去华人超市,毕竟华人比本地人更谨慎,超市入口就要求必须戴口罩才能进入。每次都是速战速决,戴口罩,手套,连帽衫套头。回家除了肉,蛋,奶,喷完酒精入冰箱,其他蔬菜杂物等等,通通留在车后厢,至少摆三天。还好现在气温仍然偏低,室外就是一个大冰箱。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再说省。眼看着这几周失业率急剧攀升,深感这次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会比08年的金融海啸更大更深。虽然目前我们家两个上班的,公司都还没有即时危险,我也立马开始了勒紧腰带。第一个砍掉的,就是今年打算装修厨房的项目。然后上两个月刚订的夏威夷酒店,本来准备暑假出游的,也取消了。以前每天线上线下的买买买,现在才发现,都不是什么“必需品”。仍然想享受购物的快乐?去自家衣橱 “血拼”吧!这两周,我已经翻出了各种衣服鞋帽,包包首饰,至少二三十样。通通都是价钱牌都还在的。有些自己都忘了曾经买过。这种惊喜,不亚于在外套口袋里忽然发现了五块钱。
省还要贯彻到生活细节。以前家里的两位,不吃剩菜,现在我一锅做出来,马上拿出一些急冻,反正肯定不会比超市买的冷冻晚餐差。一次买回来的青菜,所有有根的,都种起来。生菜,香菜可以水种,葱可以直接在花盆里土埋。
最后说宁。这里的宁,是指心理安宁。每当大的灾难发生,心理建设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铺天盖地的坏消息,每日飙升的感染人数,在在让人看不到希望。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隧道里,我们多么需要知道尽头在哪里,多么渴望看到尽头的哪怕一丝亮光。所以在疫情下,就有了全加一百多名心理治疗师联合,向战斗在前线的义务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就有了在小区里,大家在窗户上贴上彩虹,贴上“hang in there”的大字;就有了抖音里,那些苦中作乐的超级搞笑段子。
危机中,保持心态平和真是不易。我常去的论坛,还有身边的微信群,每天都在争论不休,很多人都自认为是“明白真相的吃瓜群众“。可是又谁也说服不了另一边的“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几乎每天都是闻着硝烟味儿,看着火苗蹭蹭地长。
自家的人,也开始了焦虑的情绪。孩子学校停课了,功课跟不上怎么办?工作上多了很多突发的项目,每天上班忙的像打仗。身边还有一位老人,可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任何的岔子。
还好,虽然我们无法控制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
最初每天被媒体轰炸,现在我只在一早一晚看一下新闻,了解一下本地是否有什么新的政策出台。连总感染人数也不再关心了。反正自己如果染上了,就是100%,如果没染上,就是0%。然后,虽然每天都在家,仍然保持正常作息。该吃吃,该睡睡,该锻炼就锻炼。
我的所有国内的认识的人,包括亲戚群,同学群,两百多号人,没有一个人被感染的,连听说的被感染的都没有。听说过的人里面,哪怕是当时没有能够离开武汉的,最后也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了。只要自己做好防护,远离感染源,就一定能保全下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首先自己不要在慌乱中落水或是堕崖,沉着前行,总能看到希望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