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市场

不管雨下了多久,雨后都将会有彩虹。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跳蚤市场

 

小樊来慕尼黑的第一个周末,我带着他们去看跳蚤市场(Flea market)。这个市场位于奥林匹克运动场不远的一个空场地。很多人把自己家里多余的、不合适的、或者认为可以换钱的东西拿出来,在那里摆一个小摊子。如果你看中了某个东西,就跟他讨论价格。这里没有什么价格规律,完全取决于各人的兴趣,以及双方谈的怎样。很可能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很便宜就能成交,而一个不怎么样的东西却要较高的价格才能买到。只要双方认为可以,或者值得,那就能成交了。因此,这个“市场”不仅东西便宜,而且经常能发现商店里没有的东西。很多中国人在休息时都跑这里来“淘宝”。至于为什么叫“跳蚤”市场,我问过好多人,好像谁也说不出个准确的理由来。

我们在那里慢慢地逛。突然,我看到一个摊子上有件浅咖啡色的呢子长大衣,好像是崭新的。我好奇地问:“这件衣服也卖吗?”那个人点点头说:“卖啊,刚做好还没有穿过,觉得不合适,就拿到这里来了。”我拿起来看了看,确实很新,料子也很好,就问“多少钱?”“十马克。”我吃了一惊,在商店里至少要几百马克啊。谁知旁边一个老太太又添了一句:“是中国人要买吗?九马克就行了。”只要九马克?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啦!我问小樊:“你看看这件大衣怎么样?”小樊试了一下说:“不行,大了一点。”我说:“这里买东西哪里有刚好合适的。稍微改改不就可以了吗?”小樊刚来,还不熟悉情况,以为所有的东西都会非常便宜,坚持不肯买。我只好失望地放下了。

但后来我们又来跳蚤市场好多次,再也没有这样好的运气了。最便宜的大衣也比这要贵好几倍,而且都不是全新的。我们都有点后悔。再后来,我们看到什么合适的,就马上买下来。一年来,买了望远镜,幻灯机和一些工艺品。真的比商店里要便宜多了。

再后来,我们逛商店的次数多了,才发现其实在慕尼黑买便宜东西的机会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商店里的换季大拍卖,如“夏季大拍卖”、“冬季大拍卖”、“圣诞大拍卖”等。这时候,一些换季的衣服、鞋子会以不可思议的低价抛售。如一件五百多马克的皮大衣,这时可能五十马克就能买到。其它商品也会降价,一个质量很好的相机长焦距镜头也会半价出售。这时,就是我们购物的大好时机。

商店有时候也会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新招来招徕顾客。一天,小樊看中一款不错的皮靴。原价49.99马克,现在半价。我们在那里挑选了半天,挑中了一双。等我们走到收银台交钱时,服务员告诉我们:“从现在起,你买的东西再一律半价。”原来商店突然宣布:今天下午四点后买东西只要一半的钱,而我们在那里磨磨蹭蹭地已经过了四点。于是,这双靴子只用十二马克就买到了手。不过,这等好事可遇不可求。谁也不清楚什么时候会突然宣布半价。

至于吃的东西,就数一个叫“ARLD”的商店了。这个商店专门卖食品,而且都是保质期快到了的食品,以极低的价格出售。中国人经常到这样的商店买东西,所以大家戏称它是“中德友谊商店”。德国人很讲究食品的新鲜。像鸡当天下的蛋就比放了几天的蛋要贵很多,连大米过了“保质期”也一定要扔掉。因此中国人往往感到很疑惑:这大米怎么会过期?在国内,城里人天天吃那种放黄了的陈旧大米,也没有谁说它过期了啊?据说非洲人曾经为此提出抗议:“你们怎么宁可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也不拿来支援非洲?”而德国人也感到很委屈:“这过期的食品怎么能拿去给非洲人吃?”嘿嘿,这就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跟他们讲这个道理,就好比是鸡跟鸭讲,怎么讲都讲不清楚的。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ladys' 的评论 : 同问:)
gladys 发表评论于
商店是 Aldi 吗?
elmonte 发表评论于
好文章!我们小时候没有“过期食品”这个词的。
hotpepper 发表评论于
我们这些80年代初来美的学生也是靠跳蚤市场来来买日用品,看来德国美国都一样。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应有尽有,价格实惠!
看风景的树 发表评论于
跳蚤市场来源于法国卖便宜二手货的市场,因为商品里经常有跳蚤而得名。作者当时没有google,要得到这样的信息还真是不容易呢。经历过极度匮乏的人消费观就是这样的,非常具体。话说食品保质期大多数时候都不严谨,食物何时变质和本身质量,处理、包装、运输、贮存等环境都有关,为了避免在保质期前出问题而惹上官司,商家一般会把保质期定得较短,发达国家的浪费是个严重的问题。看来作者在1986年就意识到并思考过这个问题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