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纪行(3)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我们这次南美旅行中的第二个大城市,也是我儿时就一直向往的城市。小时候跟同伴比赛背世界各国首都名字,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字数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到这个城市来看看。后来,随着对阿根廷有了一些了解,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好感日增。

我们的导游是个阿根廷人,家住布宜诺斯艾利斯。给我们介绍这座城市,对他来说,当然是如数家珍。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西班牙语中为“好空气”之意,城市的空气的确名符其实。出了机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车驶上“海滨大道”,人们都在欣赏“海景”的时候,导游开始向我们介绍起布宜诺斯艾利斯。

为了活跃气氛,导游问大家,“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在哪儿”?

“布宜诺斯艾利斯”!似乎车上的人都知道。

“世界上最宽的河流在哪儿”?这回就没人搭茬儿了。

“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世界最宽的河流怎么会在这儿呢?

见许多人都感到迷茫,导游得意地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们眼前的不是海,而是一条河,即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还真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道风景线。一望无际的水面,烟波浩淼,还有货运巨轮点缀其间。眼前的景观,彻底颠覆了我对河的印象。上网查了查才得知,拉普拉塔河是南美洲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汇集后形成的一个河口,其名在西班牙语中是“银子”的意思。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东南部阿根廷和乌拉圭之间,呈现喇叭形,其宽度从西端两河汇集处的48公里逐渐扩大至东部与大西洋相交处的220公里,最宽处约达290公里,是世界上最宽的河口。

车行不久,便进入市区,整个一个现代大都市的气派。高楼密集,道路拥堵,但显得干净有序。原来,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居住着一千七百多万人口。不一会儿,进入那条世界最宽的街道----七月九日大道。这条拥有十八车道的大街果然名不虚传,我目测了一下,步行过马路的话,一个红绿灯的时间您甭打算过去。大道中间有两条宽大的隔离带,长满绿油油的棕榈和木棉,树下是龙舌兰等各种灌木和花草及星罗棋布的城市雕塑。隔离带的两边和花草树木的中间都设有人行道,人们横过马路的时候可以在这里打个歇,也可以在这里散步,人行道有点儿像改造后的北京皇城根的街心花园。

七月九日大道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中心,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连接着许多地标性建筑。这么一条市内交通主干线干嘛非得叫这么个名字呢?七月九日大道的命名是为纪念1816年7月9日阿根廷国家独立这个日子。我们下榻旅店附近的方尖碑,也被称为独立碑,都是国家标志性建筑。

导游把我们安排好旅店房间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家了。晚饭后,出来逛街。围着旅店附近的几条街转了转,还挺热闹。小街上有不少摆摊儿的,还有一家华人开的皮货店。东西都不贵,好像比巴西还便宜。街边小贩也有黑人和印第安血统的人,但不多,大街上走的基本都是白人。不同于其他拉美国家,阿根廷的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欧洲裔,因此,看着过往的行人,感觉像到了欧洲。

如果把巴西的里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相比,前者显得更平民化,而后者则保留着一种没落贵族的风范。两座城市都有着面积不小的贫民窟,里约的贫民窟是一片片拥挤的海景房,与海边的高档饭店连成一体,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贫民窟则龟缩在城市郊区的铁路两旁,中间隔着李玉和的粥棚与鸠山宪兵司令部一样的距离。

早歺后登上旅馆楼顶,与在里约住过的旅店一样,也是一个游泳池,只不过面积大多了。站在这里凭栏远眺,七月九日大道尽收眼底。这条世界最宽的城市大街车水马龙,但空气仍然相当清新。不远处的方尖碑正在维修,城市的建筑与欧洲大城市无异,怪不得人们称布宜诺斯艾利斯为“南美洲的巴黎”呢!

上午随团游览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容。首先经过一个景点是我们旅馆对面的哥伦布剧院。导游说这座歌剧院在世界上排名第三,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等都曾在此演出。咱虽然不知他使用的什么方法给歌剧院排名,但能感觉出这座歌剧院在阿根廷人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高的。好在下午要进去参观,到时便可一窥究竟。

在前往五月广场的路上,导游为我们简单介绍了阿根廷历史,他对贝隆夫人的感情溢于言表。

七月九日大道由北向南横穿城市,下了大道没多远,便来到总统府所在的五月广场(Plaza de Mayo)。这座广场虽然不很大,但在文化意义上却颇似中国的天安门广场,是阿根廷的神经中枢。从1810年起,这里成为阿根廷举办所有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因而,被阿根廷人视为共和国的政治中心。

粉红色的总统府面对广场的阳台就是贝隆夫妇经常向公众讲话的地方,贝隆夫人曾在这里发表"阿根廷不要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的演说。电影Evita也在此拍摄。导游特地为我们讲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这里发生的悲剧。在军政府统治期间,平民百姓的示威游行曾遭到军队的残酷镇压,估计有高达三万人“被消失”。至今他们的亲人仍在为寻找他们的下落而努力。

广场周围的建筑物上还刻意保留着当年军队开枪留下的弹痕,一个类似于天安门母亲的阿根廷民间组织在广场地面上印制了无数个戴着头巾的妇女头像,引起游人的好奇。当导游讲述了这段悲壮的历史后,我对这些寻找失去孩子的母亲们坚持不懈的精神顿生敬意。

离开五月广场后,不一会儿便来到博卡区(La Boca)。这里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早的港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量欧洲移民来到阿根廷后便在这里定居。这个以蓝领为主的地区逐渐以探戈、妓院和咖啡馆而出名;不但探戈发源于此,让阿根廷人感到骄傲的足球明星马拉多纳也从这里踢向世界。

探戈街是博卡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社区。刚下车,就被这里的色彩吸引了眼球。街两边的建筑都粉刷成异常鲜艳的颜色,比迈阿密的“小哈瓦那”的色彩更加明快和浓重。

这里的大街小巷与北京798艺术区的色调明显不同。如果说北京798艺术区是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还带有一种时代的灰暗色调,那么博卡区的演变则更加自然,色调也更加鲜亮。浓厚的生活气息,割不断的文化传统,博卡就是博卡。走在街上,你能感觉到时代的脉搏在这里不曾停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的改变而刻意改变自己的生活。因此,房子还是那些老房,新刷的油彩并没有掩盖历史的痕迹。

博卡真不愧是探戈的诞生地。徜徉在饭馆一条街上,每家饭馆门前都有探戈表演,且都水平高超。仅仅看看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舞步,颇富挑逗性的舞姿,顾盼生辉的眼神,即使您不坐下来用餐,在街上转一圈,原汁原味的探戈也会让您流连忘返。

街头儿衣著艳丽活色生香的年轻女郎,也是博卡的一道风景。一座二层小楼的阳台上,教皇保罗二世的塑像和真人一样,依然那么慈祥,引来无数游人与之照相。生活与艺术在此无缝对接。

贝隆夫人在阿根廷的影响力绝对比“江青同志”在中国的影响力要大得多。姑且不论贝隆主义的是非功过,贝隆夫人的墓地却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重要参观景点。

雷科莱塔(Recoleta)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繁华区域,却有着一片规模可观的墓地。进入墓地,一座座历史悠久精雕细琢的阴宅与周围的住宅大楼比邻而居。一墙之隔,两个世界。贝隆夫人的墓就在其中。如果用中国风水的观点看这个墓地的话,贝隆夫人的这块墓地就显得太平民化了,如同在一个小胡同里的一座小平房。如若不是经常有人前来吊唁,在这么大的墓地中能找到她的墓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虽然如此,贝隆夫人似乎仍活在人们心中。墓碑前摆放着很多鲜花,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看来长眠于此的贝隆夫人一定不会寂寞了。

参观歌剧院和观看探戈演出是我们这次旅行中仅有的带有文艺性质的活动。哥伦布剧院是一座专门上演歌剧、芭蕾舞剧和交响乐的高水平的剧院,而我们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期间,这里没有演出。不过,仅仅参观这座建筑,也令人大开眼界。这座有着文艺复兴时代建筑风格的剧院虽然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内部依然金碧辉煌,不减当年风采。

参观完歌剧院,上了一堂探戈课,然后观看正规的探戈舞演出。揉合了西班牙佛拉明戈舞的狂野和非洲舞的节奏,这场精彩的探戈表演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阿根廷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誉,其慢火牛排尤为世人称道。来一趟阿根廷,您千万不要错过品尝阿根廷牛排的大好时机。在阿根廷期间,虽然牛排没少吃,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一家农场的烤肉宴。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郊区的一家农场,刚到那里,就闻到一阵阵烤肉的香味扑面而来。地道的阿根廷牛排和常见的牛排不同,全程使用炭火烧烤,前后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做熟。在农场吃这种慢火牛排,跟在蒙古包里吃烤全羊有得一比。

这家农场有上百年的历史,规模比国内的农家乐要大得多,除了烧烤,农场主人还利用现成的资源开发出一些吸引游人的旅游项目,如把自己曾经居住的房间辟为展览馆,通过里面摆放的老家具和使用过的物件,再现农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生活状况,颇有历史感。讲解园艺,品尝水果,骑马,赛马,跳探戈,一应俱全。我们玩儿了一溜够,终于等来慢火牛排端上了桌,听着音乐,喝着红酒,吃饱喝足了还可以跳上一曲。这样的农家乐,您要是来了一趟,一准儿还想再来!

 

黄杨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溪水旁的树' 的评论 : 我们用的旅行社是Gate 1.我们大多数旅行都用这家旅行社,感觉不错。
溪水旁的树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请问你们是跟那个旅行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