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今后事随人说,是非当时有自知……
有的人很有才情,却摧眉折腰、侍奉权贵、谄上压下,留得被后人一辈子踩脚下的下场。
中国古代即有“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之说,古人论书,往往兼论人品,认为书品和人品是密不可分的。
书法是人品的外在体现,人品是书法的内涵延伸。
所以,古人很看重书家的人品,高度追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但是,书法史上却常常出现与之相悖的例子。书法堪称一时之选,但人品却极为卑劣为世所诟病。
如宋代的蔡京(蔡京原为“宋四家”之一,人们恶其为人,换上了蔡襄),
明代的严嵩,近代的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负责起草伪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
今天不得不提到现代的康生。
明代书画家徐渭曾说过:“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
康生的书法正属于“高书”之列。康生真草隶篆众体皆能,尤善章草,自成“康体”,堪称大家。著名文物鉴赏家、前清翰林院编修陈叔通认为,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分别为:康生、郭沫若、齐燕铭(主持创作新编平剧《逼上梁山》,任导演兼饰林冲一角,毛泽东曾亲笔书函予以高度评价。)、沈尹默(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据说陈叔通(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家中曾藏有康生手书的真草隶篆四条屏。
另外明朝著名文人冯梦龙编纂的《醒世恒言》,据考明天启丁卯年刻本世间只有四部,两部在日本,一部在大连图书馆,康生不知用何种办法搞到一部,并亲自校订。该书共缺佚70余处3670字,全由康生仿宋体木刻字补之,并用“康体”写了详细的说明并附于书中。几千个小楷字从头至尾无一懈怠,确实功力不凡。
据说康生还送给刘少奇一面十四折扇面,两指间宽,竟用蝇头小楷誊抄了整整一篇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更为称奇的是,康生还能双手写梅花篆字,他经常左右开弓,或竟用左手,故常以“康生左手” 落款。对于自己的书法水准,康生也是相当自负的,据说他曾经放言:“郭沫若那字,也叫书法?我夹根木棍也比他写得强!”此言虽属狂语,但与康生的字相比,郭沫若的书法确实显得俗媚了些。
不仅如此,康生还精鉴赏,通篆刻,擅绘画,他常用“鲁赤水”的名款作画,这三个字与齐白石的名字字字相对,似有与其争锋之意。
康生,其人虽废,其字流传。也许,中国书法史上要留下他的名字。
时人评论康生书法与毛比起如何,其实毛并不算真正的书法家,而康生书法是谓高书!
据说解放前的康生骑马摔跤损伤了脑神经,解放后他坚持用蝇头小楷抄写《西厢记》,一字一句,一连写了十几本,居然就治好了脑病,后来他把这些抄本都进行了装裱,估计至今尚存。
鲁迅先生曾用五个字“才子加流氓”评价郭沫若。康郭被称为伟人周围的两大文痞。
人们现在见到最多的题字就是郭沫若,尤其是各地博物馆和文化部门的牌子,多数都出自郭之手。
看到一幅书法信札,写信人是康生,收信人是“比目鱼”(可能这是个笔名),从内容上来看,应该是这位叫比目鱼的人向康生讨问郭沫若的书法,康生回信说明自己的看法……。
1982年7月廖承志给蒋经国写了公开信希望国共三次合作,同年8月宋美龄代回信,表示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内容十分彪悍。其中有一段“……此正如郭沫若宣称’’斯大林是我爸爸”,实无耻之尤,足令人作三日呕。”
可见当时台湾国民党人对郭真的鄙视有加……(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