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每天傍晚看美国白宫的新闻发布会是一个“铁打不动”的任务,而这还是我这几年来虽订有电视节目但几乎不开电视的破例行动了。
之所有每天还必须看一下这个新闻发布会,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充满了正能量。如果只看手机上诸如CNN等美国主流媒体推送的消息(不要钱的),那头脑再正常的人估计精神也会崩溃,因为那些如泣如诉地描述让你感到令人不得不痛苦的恐怖。
所以,我最喜欢听川普每天报告利好的消息,我非常佩服川普以70多岁的高龄不仅可以坚持站着讲那么长的时间、而且还能说出那么多具体的数字。
好像川普还经常回顾历史,每每念叨那场百年之前的瘟疫。是不是美国将要诞生一个百年才遇一个的伟大总统?
我想,如果川普领导美国人民很好地战胜了这个百年才遇的一场瘟疫,那么他老人家不仅将是一位名垂千古的美国总统,也将继续再当四年的美国总统,毕竟在可选的总统候选人里矮子里面选长子、川普个子最高。而且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后,恢复经济是个艰巨的任务,会做生意的商人川普,估计还是搞好经济的一个老手。
话说远了,还是言归正传,说说那百年之前的瘟疫是怎么一回事。
坊间传说:
一百多年前,也就是1918年,全球爆发了“西班牙大流感”,最终这场大流感蔓延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几十个国家,持续时间长达2年,导致全世界死亡人数不完全统计5000万,实际估测超过1亿人口死于这场大流感。当时因为西班牙死亡人数最多,高达2000万人,所以命名西班牙大流感。
最开始,大家以为西班牙是流感发源地,而西班牙认为法国才是流感发源地,而美国人说中国劳工是流感发源地。但是最后查明,美国军营才是“西班牙大流感”的最初发源地!
“西班牙大流感”名字的由来并不是因为此流感从西班牙爆发;而是因为当时西班牙媒体报道时已经有约8百万人感染了此病,甚至连西班牙国王也感染了此病。当时大流感已经在世界流行,而只有西班牙率先爆出本国爆发了流感,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型大流感”。
这个说法直到西班牙发病人数最多、法国发现第一个病人、最终确认美国军营是发源地,中国才被取消大流感罪魁祸首的罪名。
这个说法好像有些“政治不正确”,于是我还是想找一下比较正统的中文介绍,嘿,这传统繁体字的中文介绍估计屁股不会坐歪。而这年头写文章要是不会抄袭,那就是浪费时间、白费苦力。所以,我先抄袭一段维基百科关于那个瘟疫的介绍。
1918年流感大流行
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18%E5%B9%B4%E6%B5%81%E6%84%9F%E5%A4%A7%E6%B5%81%E8%A1%8C
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語:1918 flu pandemic)是於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間爆發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1]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億人感染[2],1.7千万至5千萬死亡,傳播範圍達到太平洋群島及北極地區[3];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為2.5%-5%(當時世界人口17億人),和一般流感的0.1%比較起來極為致命,為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事件之一。
1918年3月4日,疫情在美国堪萨斯州芬斯顿军营出現。其后也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出現。一般流感通常死亡的是幼童及老年人、或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本次流行事件死者最多的卻是青壯年。現今的研究將病毒株從死者的冷凍屍體中分離,顯示本病毒致死的原因是因為引起細胞素風暴,導致自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因此免疫力最強的青壯年反而最容易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而死[4]。
该次疫情其后被国际广泛称为“西班牙流感(英語:Spanish flu)”,但该疫情并非发源自西班牙。有觀點指當時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各國對傳媒有嚴格管制;只有中立國西班牙能大肆公开報道,令時人錯覺西班牙疫情特別嚴重。亦有观点指是因為當時西班牙的疫情最為嚴重、8百萬人受感染,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亦感染此病。西班牙国内以著名歌劇命名为“那不勒斯士兵(英語:Naples Soldier)”[2][5][6][7]。此一疾病在多處亦被暱稱為西班牙女士。
读到这里,我不禁对川普总统肃然起敬,他老人家惦记这场百年之前的瘟疫,难道体会到历史与今天有什么惊人的相似?
没有科学依据,俺不敢瞎想。不过,俺看到一个对1918年流感大流行在美国流行的可视化回顾,觉得对理解现在美国的瘟疫流行有所帮助,所以也把那个动态视频的截屏搬到这里实现数据共享:
这瘟疫太厉害了,一个月扫遍美国!
看来,这“第三次世界大战”没有硝烟,但损伤也不小!
有人在微信群里贴了如下美国的统计数字:
美国新增病人数
3月30日21491人
3月31日23841人
4月1日 27533人
4月2日 28987人
4月3日 32530人
4月4日 35199人
4月5日 26001人
4月6日 29972人
4月7日 31899人
4月8日 31870人
4月9日 34525人
美国新增死亡人数
4月1日 死亡2588人
4月2日 死亡1090人
4月3日 死亡1196人
4月4日 死亡1388人
4月5日 死亡1159人
4月6日 死亡1235人
4月7日 死亡1900人
4月8日 死亡1898人
4月9日 死亡1864人
这悲剧不能再看下去了!
突然想起,川普给每个美国人要发钱过难关。高兴地问一下LD,结果扫兴而归。LD说,你就别想了,比你工资低的人都没有份,我们家的税你赶紧找会计师交了吧!别以为我们也是可以被允许推迟交税的人群之一!
于是本来要写博文的我又去找报税的各种文件。居然发现我还有股票收入要交税。但我都好多年没看这股票了。
好不容易找到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去一看,嘿!虽然大家都喊这段时间股票缩水,几年赚的钱都又赔了进去,有的401成了201,但我的两个股票表现却不俗:
这样的“炒股”业绩,估计巴菲特也望尘莫及!
嘿!牛人就是什么都牛!一不小心,竟然成了一个股神!
有人讨教:@刘实怎样建立一个美股账户?
我只好说了实话:
XXXX 其实我都忘了我还有股票,LD催我把缴税的文件搜齐交会计师报税,我才发现自己无意中竟然“炒股“发财了
但不经心就发财(我的电脑文件记录显示上次登录看这股票是2014年4月10日,那是6年之前啊!),也是一个可以被敲竹杠的事情。校友群里一些过去对牛人有“敌意”的家伙表现最为积极,立马发帖:
@刘实请客
@刘实请客+1。
看这架势,不把我股市赚的钱吃光是不会罢休的!于是我赶紧回复:
“等疫情结束,股票大涨,川普连任,美中结婚,我一定请大家喝喜酒!”
这一招还真管用!因为大家或许知道,这一仗可不好打啊!
因为在我报告现实生活中极为罕见的股市利好消息之前,我的那位德国校友“燕”已在微信群发表了如下的宏文:
《论新冠抗疫持久战》
新冠开始攻击印度印尼南美及非洲,这第一波三大战场算是凑齐了:
武汉歼灭战~现在是手里捧核弹,一松手就可能“轰”,炸了。
西方持久战~大家正在玩平衡木跷跷板,不小心也可能“啪”,摔了。
穷国放弃战~真正是大家传言的牺牲老弱病残换自然群体免疫,准备一声“叹”吧,不便多说。
新冠已经很大可能不像萨斯那样突然消失了,中间宿主未知、潜伏期长、无症状传染、千倍于萨斯的病毒浓度及传播速度、热带国家也有疫情~不care夏天是否到来,简直罪大恶极。
英国约翰逊提了一下“群体免疫”,那里生活的人逃的逃躲的躲,当然更多的是骂。
他说的大实话呀,传染病停止传播,不就是要群体免疫吗!没有疫苗靠自然感染;有了疫苗靠人工接种。
这么狡猾的新冠病毒,找到完美遏制它的疫苗,概率可能不亚于中彩票吧?
能不能退而求其次曲线救人呢?比如新冠夺命的是重症,就先来个防重症疫苗?
德国学者发现一个现象:新冠病人发病一周时如果产生一种早期抗体,往往病情轻,容易好转。如果没有这种早期抗体,病情重,预后差。
他们还不知道这种抗体的功效,应该快马加鞭的在研究吧?
有没有可能借用这种早期抗体产生机理,同时短平快开发只防重症的疫苗?我这个外行可能在异想天开。
时间退回到抗日战争时期对日作战,当时也和今天一样,有投降派、有轻敌派、有摇摆不定派,那种乱像下毛主席说《论持久战》。
先说说新冠战役口罩的持久措施。
有很多节省口罩的妙招,比如太阳晒一晒、热风吹一吹、或者密封起来煮一煮,各显神通。有一篇论文说将病毒液滴在口罩上可以存活7天,弄的大家又手足无措了。其实真不用害怕,我们口罩过滤的是空气不是病毒液!
要扔口罩我也心疼的,不扔反复使用又慎得慌。
我开始自制布口罩。一块长方形布块横着竖着各折一下,将布贴嘴上吹蜡烛,火苗不摇曳就OK。我用的是要淘汰的旧棉毛衫。两头打小折收紧成弯弯,安上要扔的一次性口罩的松紧带,就好了。
又舒服、又环保、又贴肤。用完涂肥皂搓洗一分钟,病毒没了,污渍也没了。
真话不错!
也为我家关起来的猫咪想了一个环保大小便办法。准备两个厕所换着用,尿湿了的放太阳下晒,晒干再用。像从前火炉烘尿片。
衣要持久丰、食要持久足。
比如上次看到一件原价79现价15欧的防雨冲锋服,黄蓝拼色,给老公买了,德国朋友说穿起来像邮差,本来有点尴尬,疫情时期却成了主打。去森林散步,我采野菜他拍照,一抬头就可以看见万树丛中一块黄。买打折服装的故事太多了,一百元人民币三件的旗袍,我的天啊,可以武装几个加强排。
食嘛,已经开发的有野韭菜、野蒜、野葱、野芥菜、枸杞叶、艾叶、蒲公英、荠菜,下个目标是荨麻、苜蓿、榆钱、槐花。再不济,我拿着中药图谱满地找芽。
仅仅艾叶,除了还没做青团,艾叶饼、艾叶馒头、艾叶米饭、艾叶燕麦粥、艾叶鸡蛋羹,天天不重样,新鲜好吃健康又省钱。
其实,这场抗毒战役持久战是要打的,但防止战争引入硝烟、及时振兴经济也同样重要。
所以,面对我的大学同学群关于我的炒股奇迹的讨论:
我发表了如下总结:
我买的两个股票代号: Science(科学), Justice(正义)
对此,有人指出:
你应该买:science, peace!
我的答复:
science + justice ->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