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个读书笔记呢?因为很喜欢这部书,连着看了两遍。我个人很少有这样连读两遍大部头的习惯。是真的很喜欢这部书。另外这部书里面的注释很多,雨果的写作方式也很特别,书里很多的内容与故事的主线并不相关,纯粹是雨果的个人发挥,当时夹在故事中间读起来却感觉不到夹入的突兀,反而有从不同的地方了解信息的喜悦。从前没写过读书笔记,这一次情有所致,断断续续了的写了很长时间,真希望自己的热情还能延续下去。把它发布在博客里,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像我当初翻译《摩托日记》一样,也有一个结果给自己。希望那些看到这篇笔记的朋友,那些同样喜欢这部书的朋友能有些批评与交流。
《悲惨世界》(序)
《悲惨世界》,雨果,《巴黎圣母院》。这些伟大的名字在我青年时代就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我并没有去读这些书,当然也没有把它们买回来放在家中的书架上撑门面,也没有在与别人的闲谈中提及这些伟大的名字来修饰自己的内涵。年轻的时候总会有多读书的冲动,也有一些选择性的烦恼。在书店里徘徊的时候总会犹豫到底哪些书能让我受益,那时候想到的收益很多是为了增添自己与朋友同事闲聊时的谈资,或是追逐时代流行的一种惯性。什么时候开始沉下心来能静静地读书呢?除掉学生时代,那就是2010年之后的记忆了。在脱离了中文环境很久之后,重新获得空闲的时间与逐渐流行的网络文化,让我开始拾回了读书的习惯,不过当时很多时候是在网上翻看帖子,在论坛里面看一些关于历史的帖子。出国后买的第一部书是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买书了。到了2013年之后开始翻看从前在国内带过来的书籍,很多好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仍然兴致很高。
为什么想到要读《悲惨世界》呢?我记得是有一年年初的时候在豆瓣看到一篇影评。具体是哪一个电影就忘记了。影评里提到什么是真正的贵族,有一个网友留言特意提到了《悲惨世界》里的卞福汝主教,说别看他穷的只剩下一套银餐具,但他才是真真正正的贵族。我当时就非常的好奇,就在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于是我就在Netflix 上找到了一部1998年拍摄的《悲惨世界》。电影拍的很不错,有一些故事情节小的时候在不同版本的电影里动画片里看到过一些片段,例如冉阿让用后背撑起一辆坍塌的板车救出来割风;珂赛特躲在椅子后面偷偷的玩一个肮脏破烂的布娃娃。我也注意看影片开头关于卞福汝主教的那段情节,明白了那个网友赞叹之所在。另外电影里警探沙威的表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过电影之后,我就产生了要买书的意念,当时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发现有不同的译本,但是绝大多数人推崇的还是1992年出版后来又多次再版的李丹的译本。
在六月份的时候开始读这本书,一直到十一月份的时候读完,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在读第一部的时候就决定这本书要重读一遍,等看到第二部的时候,我就有了写读后感的冲动,因为我觉得这部书里面讲述不仅是冉阿让的一个传奇故事,还有更多大时代的历史和朴实的人生哲理。读到这些人生哲理的时候,会引发我的思考也会让我对比自己的人生,所以我有记录下来自己读后感的愿望,为自己也为其他能看到我的文字的人留下一些参考的东西。等到全读完了,我决定认真的完成《悲惨世界》的读书笔记。
如果说每一个做什么事都需要一个理由或是目的。那我写这个读书笔记的目的有三个。第一是向这部伟大的作品致敬。第二是向著者雨果致敬。第三是向本书的译者李丹先生致敬。
《作者序》
在本书的《译本序》里面,介绍雨果是在一八六一年六月三十日完成的《悲惨世界》的写作。而《作者序》的落款时间是在一八六二年一月一日。这期间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估计是雨果在书正式出版前的修改增补的工作时间。
在序言里,雨果开宗明义告诉读者《悲惨世界》这本书的写作意义在哪里。提到了社会上由法律或是习俗所造成的压迫,提到了十九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人潦倒;饥饿让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这三个问题提的非常的具体。但是它们涵盖了世界上所有被压迫的人,男人女人和孩子。用当前流行的话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无法靠自身去抵抗社会环境中不公平,而这种不公平是人为造成的。有时候这种人为的不公平反而是以一种表面公平的形式展现在社会上的,例如某一种制度和法律。好像是中国的户口制度;一些大城市打工人员孩子的上学问题;上访制度,等等。这些法规的制定是为了保护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也是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被保护的人群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而被牺牲掉的那一部分人群却会结结实实的感受到一种压迫,空间的压迫,机遇的压迫,制度上的不平等。有些法规看起来似乎留给人们选择的空间,例如外来人口的问题,农民工可以选择不来北京,如果那样也就不会感受到制度的压迫。可是实际生活上,北京本身能够产生的就业生活几率要远大于其他的地方,它像一个巨兽在疯狂的吸引着外地人。因此外面的人来北漂就是一种变形的别无选择,因为他要的别的地方没有。而这种无比的吸引力是城市本身的魔力,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城市,但是这样有制度的限制外来人口的情况并不多见。
序言里还提到“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的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造成不可避免的灾祸”。雨果认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是人类历史上的文明鼎盛时期。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这段时期也正好是大清国乾隆在位的末期和嘉庆皇帝统治的时期,在这之后大清国也逐步走向没落。雨果认为人类的灾难多是由人自己造成的,而且往往发生在某一盛世的时代,由盛而衰,让人间重回地狱。另外一点,雨果认为人是生来幸运的,这也是一个比较有价值的观点。对比来说,基督教就是认为人是生来就有罪的。总之序言虽然简短,但是涵盖的内容却引发思考。人类的灾难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却在告诉后人,这样的灾难好像是轮回一样往复存在。灾难可不可以避免呢?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不是像基督教宣称的那样,现在是末世,人类需要等待耶稣的救赎?这些问题没有办法展开讨论,也不是我的能力能够讨论清楚的。我希望能在这部书阅读中,体会到一些雨果想要表达的东西。希望能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毕竟阅读一本书,就会有一些受益,何况是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