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狄金森(Dickinson)《我是无名之辈!你是哪位?》(Fr260)
狄金森(Dickinson)《我是无名之辈!你是哪位?》(Fr260)
2020-06-28 06:40:46
(请务必不要错过留言区里七月和蓬莱阁的妙译!!)
(Emily Dickinson,1830 – 1886)
0260.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哪位?
(美)狄金森
舒啸 译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哪位?
莫非 - 你也是 - 无名之辈?
那么就有了我们一对!
别声张! 他们会宣扬 - 这你领会。
当位显要 - 该有 - 何等无聊!
像只青蛙 - 整个六月没完没了 -
对着向你倾倒的泥沼
大庭广众下 - 炫耀你的名号!
(J288 / Fr260)
-----------------------------------------------------------------------------------------------------------------
译记 : 数月前曾在与七月朋友的回复中录过这首诗的译文。此时正在诗中提及的六月,在这里贴出来,也是偷懒了。
这是狄金森诙谐的一面。有解读认为这是狄金森在思考是否应该发表自己的诗作。
狄金森故居博物馆出售的T恤、绒衣、茶杯等纪念品上印的大多是这首诗。细思起来,令人不免莞尔。
( 泰勒曼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青蛙”第2乐章 )
-----------------------------------------------------------------------------------------------------------------
Dickinson 原诗:
“I'm Nobody! 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 Nobody — too?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
Don't tell! they'd advertise — you know.
How dreary — to be — Somebody!
How public — like a Frog —
To tell one's name — the livelong June —
To an admiring Bog!
(J288 / Fr260)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15 14:24:25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也来忏悔一二:俺属于在考卷(!)上回答:“杀尸比牙”,再注明那些是“通假字”的那类。:-)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7-15 10:27:17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不敢在舒兄面前撒谎 - 我哪里是优秀,是胆小,从来都是最听话的孩子,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当然那是大学以前。 到大学以后发现迟到早退甚至偶尔旷课也没什么,还有门课(好像是哲学还是政治?)不及格暑假后补考。记得暑假时我爸爸把学校的那封通知书递给我的时候,真有无地自容的感觉。 我妹妹问咋了? 我说,有门课不及格。 我妹妹说,“这有什么稀罕的? 我经常不及格,咱爸从来没有说过我。” 可能是小时候太听话了,中年以后才有逆反的urge。 哈哈。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15 01:45:12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七月一准是优秀,只能听当年的调皮鬼炫耀峥嵘岁月了:罚站大半节课时,免不了要写字的。:-)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15 01:42:52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谢谢点点。大家都是,也都要终归尘土。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15 01:42:25
回复 '老幺六六' 的评论 : 承蒙六六光临。外出方归,迟复为歉。的确,人的纠结常常是跟自己过不去。:-)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7-14 23:13:40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哈哈, 刚刚发现舒兄被罚站的这条! 罚站应该不用写字吧? 当然,我一次这样的殊荣都没有, 所以只是猜测。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2020-07-14 20:13:48
詩人太謙虛了!~~ 我就是一粒尘土!~~
老幺六六 发表评论于
2020-07-02 11:24:29
当位显要 - 该有 - 何等无聊!很诙谐。呵呵,看透了,一身轻松。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01 00:21:51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硬汉精于炼句。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7-01 00:18:05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俺得瑟的机会来啦:这站着写字的功夫,俺可是训练有素!……嗯……小时候……在(bei)老师关(fa)怀(zhan)下(shi)……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30 13:49:56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我也学习了海式金句,谢谢分享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30 13:38:23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哇太棒了! 又学到了好多有用的东西! 感谢分享。 这里是几句让我发笑的:
Writing and travel broaden your ass if not your mind and I like to write standing up.
All stories, if continued far enough, end in death, and he is no true-story teller who would keep that from you.
After writing a story I was always empty and both sad and happy, as though I had made love, and I was sure this was a very good story although I would not know truly how good until I read it over the next day.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30 12:26:34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七月谬奖。汗颜不已了。 业余时还真的干些“毁”人不倦的勾当。:-)
那张照片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s://www.writersdigest.com/there-are-no-rules/18-quotes-for-writers-from-ernest-hemingway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30 10:13:48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舒兄一定是个好老师,学生们肯定都喜欢你!
我去搜了他的照片,没有看到你头像的这张。 这张是最好的,他的眼神透着慈爱和智慧,还有温暖, 跟你的文风非常非常一致。 难以想象另外一个头像。哈哈。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30 00:15:45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只能说我是徒劳地希望自己能有那打猎斗牛出海登山塑成的形象。 :-)
那几大爱好中我喜欢一个,厌恶两个。我知道自己此生,或下辈子,写不出《老人与海》。不过这或许也意味着,等到我61岁时,不会把双筒猎枪顶进口中。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16:13:02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哈哈,舒兄对那幅画的描述太形象了! 我去搜来看了,and learned something new! 一直纳闷你现在的头像是不是你本人的照片还是哪位名人的?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9:42:05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傍晚进城探个头,见大家聊得高兴。再好不过。
光临驻足为尊客。有更动之命,自然遵从。网上是大家玩笑放松的地方,料了无妨碍的。
七月的花园之说,倒让我自以为有了Grand Wood画的“American Gothic"中那位手持草叉、长面谢顶的男士形象。或许那天应当换来做头像。:-)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38:53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也许我们应该叫她格格,因为城里有另一个博主ID就是阁阁呢。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连俺都在城里混,真是个笑话(不敢乱说文学城已经堕落) 高手在哪里? 容俺慢慢发现,一点点学习。 差点叫你"格格",长期短期记忆力都不灵光。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36:56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哈哈,谢谢小冒!(我直接跟风了)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29:38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七月和阁阁的,我都喜欢啊,一起赞!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17:25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谢谢小C喜欢!你也觉得搞笑,我太开心了!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14:26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谢谢舒兄包容,让我们这些小草花们在你家花园里肆意开放:)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12:28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阁阁的版本很有趣很有才!通过你的译文,我可以断定,你的房子一定干净整洁/井井有条。对不对?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8:03:35
昨晚的搞笑版有一点点不妥,请舒兄把上一条留言删除吧,这里是早上头脑清醒时再改的:
心血来潮,把舒兄的翻译略改动,来一个搞笑版:
我是吃瓜群众,你是谁?
你也是 - 吃瓜群众?
那么咱俩凑一对儿!
别说出去啊!他们会宣扬。你懂的。
当个名人 -该有 - 何等无聊!
像青蛙一样 公开呱噪
整个六月 - 炫耀你的名号
对着倾慕你的泥沼!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7:43:38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连俺都在城里混,真是个笑话(不敢乱说文学城已经堕落) 高手在哪里? 容俺慢慢发现,一点点学习。 差点叫你"格格",长期短期记忆力都不灵光。
蓬莱阁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7:28:15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我只是开个玩笑,可别当真。文学城里高手如云,我这点儿微末道行差得远了。
cxyz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6:41:12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哈哈哈 阳光很好, 夸自己就是夸别人 :)
欢迎蓬莱阁光临寒舍,可以一起研究育儿经 :)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6:13:58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一声叹息,有才华的人才有资格故作神秘。 不像傻冒,啥都敢乱写,汗颜。 幸会阁同学,在舒兄家, 握爪。
蓬莱阁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5:58:25
回复 'cxyz' 的评论 :
你真是好眼光!赞一个!
我早就去你的博客窥视过,没好意思开口。这下可以登堂入室了。
蓬莱阁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5:56:23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悄悄地答一句,我偏不开,保持神秘感。
再补一句,小冒是有趣之人,我喜欢。
cxyz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5:33:19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这个也好,很有趣 :)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49:14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弱弱的问一句,阁同学不开博客吗? 正想去访问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38:28
回复 '蓬莱阁' 的评论 : 哈哈哈!妙译。拍案了!拍案了!
哈哈哈!!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34:00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光临。这大约是狄金森没意想到的。 :-)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32:41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哎呀!小时候出黑板报的先要握手了!-- 哦,现在不兴握手了,那就拱手吧。
谢谢小冒/一景爷鼓励。
母爱和父爱表达方式真是大相径庭。举例来说,同样是出声音陪孩子,你那里爱意满满的读物。我相识的一老美,属于乐于和儿子共度时光的,但是要讲Klingon。对,就是《星际迷航》里外星人的语言。自他儿子出生起,他太太和孩子讲英语,他只和孩子讲Klingon。直到孩子终于不理睬他了。 :-)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27:33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佩服七月机智大才!!!
在泰勒曼的“青蛙”协奏曲和海顿的“青蛙”四重奏之间犹豫过,还是觉得泰勒曼的与这首诗“气氛”相当。 :-)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24:36
回复 'WaldenPond' 的评论 : 很巧,两次去狄金森故居“朝圣”都是在Walden Pond先走了一圈。
对于狄金森来说,publicity is banishment。然而,在“They'd banish us”里,“banish”是要从主语的角度看,即“banish”是从主语所prefer的地方放逐。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18:57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谢谢小C光临、鼓励。哦,还有数数。:-)
刚刚去拜读你温馨感人的佳作。
蓬莱阁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4:03:34
哈哈,七月译得有趣儿,分我一些瓜可好?
狄金森这首诗用词浅白、语气轻快,倒也适合打油诗的形式。试译一下,凑个热闹。
我乃无名一小卒!
请问你是啥人物?
原来你也是小卒?
那么咱俩是一路!
莫要大声讲出来!
你懂他们会公布!
才不要去当名家,
多么无聊又疲乏!
招摇像只大青蛙,
整个六月呱呱呱。
对着沼泽吹不停,
仿佛人家崇拜它!
舒兄的译本从内容、格式到意境均高度尊重原文,自是精品。我的这个,属于“戏说”、“趣谈”之类,只图一乐。
cxyz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3:25:58
回复 'PeonyInJuly' 的评论 : 哈哈哈哈 七月这个太搞笑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20-06-29 03:19:01
回复 'cxyz' 的评论 : +1
哇塞,这里这么热闹,I'm Nobody! Who are you?:)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8:37:13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忘了汇报,下面这首也是我喜欢的:
一个人可能会说出一句 -
本身 - 波澜不惊的话
但是却把导火索提供给了
休眠状态的火花 -
10年前,陪S读儿童读物,印象深刻的有2本
I love you forever (Robert Munsch)
The giving tree (Shel Silverstein)
我小时候老是出黑板报,所以留言比较占地盘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7:24:17
噢,忘了一条:还有风格,句子节奏,和原文完美吻合。绝妙!
谢谢舒兄配上了轻快的音乐(我是乐盲,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可能不太对哈),这样我就可以经常来享受它啦。
PeonyInJuly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7:15:05
这是我最最喜欢的一首 — both the original and translation。这首的译文尤其完美,从意思到语气到情绪。非常感谢舒兄分享!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6:26:17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忘了说,特别喜欢这两句"在人间 - 如果没有找到天堂 -?到了天上也会同样 -",还有那首"荒野","早晨分离",我的小本本全记下了。
WaldenPond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6:20:38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瓦尔登湖和 Dickinson 算是非常close :-) publicity is banishment.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6:20:34
回复 'cxyz' 的评论 : 反正我记不住,你帮忙数吧。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ta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Ta的背影渐行渐远。" 不必追,我们都晓得。
很幸运在你家,偶遇舒啸兄。 跟着你混,总是碰到好人。
欣赏你们的才华,对于小冒来说,94荣华富贵,享受不尽。
cxyz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4:08:44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现在三个人叫你小冒了 我帮你数着 :)
cxyz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4:07:30
真不好翻啊 舒啸功夫深 :)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2:36:51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谢谢!那就跟着小C称呼了。我在城里年头不少,但是人太懒惰,很少走动。近来更连首页都每每跳过。得遇小冒/(一景爷),唯有心怀感激了。
与孩子一同欣赏音乐,真是位好妈妈。难怪俺可怜的女儿会悲悯地看着我轻轻叹气。两年前曾陪女儿去一个音乐会。她和同学们在前面不亦乐乎,后来偶然发现我在角落里带着耳机自得其“乐”。这花岗岩脑壳的一幕让俺一举成为她同学们眼中的“legend”,神一样的存在。:-)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1:37:05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二个月前,我刚刚开博,只有两位网友跟读我写的东东,小c是其中之一。
Gary小盆友为我设计了小红帽头像,可惜有一天我弄丢了帽子,却仍然冒冒失失地在城里混。
我从小听古典音乐,跟我哥一样。 后来儿子钢琴考级,一路古典音乐相随。 去过维也纳,贝多芬墓地献花。 近两年,流行音乐听得多一些,跟随teenage的脚步,也算是与时俱进吧。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0:53:15
回复 'WaldenPond' 的评论 : 幸会WaldenPond。谢谢光临。头像照片看着亲切。
狄金森把“banish”改成“advertise”或许是因为对于她(和Susan?)这样的“Nobody"来说,被advertise要比被banish更糟:一旦被advertise,就当不成Nobody了。
这首和“I like to see it lap the Miles”都是美国的小朋友们经常接触的狄金森。
舒啸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10:50:19
回复 '一步一景' 的评论 : 谢谢小冒(希望没有冒失地称呼错)喜欢。
我有个歪理谬论:喜欢古典音乐的人都比较“懒”。现在的“古典音乐”都是当年的“流行音乐”,经由时间和几代听众筛选,留了下来。而现在听古典音乐就是懒得自已去筛选。:-)
WaldenPond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08:07:04
我还是感觉初版更好些 :-) They'd banish us (they'd advertise). 孩子们呀呀年纪就天天听这。
一步一景 发表评论于
2020-06-28 07:56:30
嗯,喜欢这首六月小诗,没有生涩难懂的字。 大家都是无名之辈,精神平等最最重要。音乐选的也好,不得不说,古典音乐多听几遍,也不会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