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 《Felix Mendelssohn Symphonies Nos. 3 & 4》
【专辑艺人】: Claudio Abbado (Conductor),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Orchestra)
【发行日期】: 1990年
【唱片公司】: Deutsche Grammophon(DG)
【专辑类型】: Classical, Instrumental
【专辑简介】:
生于富裕家庭中的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孟德尔颂颂受尽上帝恩宠,从小在优渥的环境下成长,接受最好的教育,既有俊美的容貌与气质,又具备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因此处处受人欢迎,毕生没有受过什么大苦大难,与多数音乐家的穷困潦倒相较真是天壤之别,无怪世人说他是「最幸福的音乐家」。一生共创作5首交响曲,其中著名的有第3号a小调(苏格兰)(英语:Symphony No. 3 (Mendelssohn))和第4号A大调(义大利)(英语:Symphony No. 4 (Mendelssohn ))。
《a小调第3号交响曲「苏格兰」》(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Scottish')☆☆
作于1830-1842年间,而其创作灵感始于1829年5月,应伦敦爱乐协会之约首赴英伦之时。此年7月,门德尔松到苏格兰,在爱丁堡霍里路德古堡遗迹诞生了创作此曲的灵感。
这首交响曲自开始作曲到完工,其间隔时间将近13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要从1829年4月18日说起,这天乃孟德尔颂第一次离家的日子,他前往英国伦敦登台,先后指挥及独奏自己的几部作品,随着音乐季告一段落,孟德尔颂便赴苏格兰高地旅游,他造访位于爱丁堡的圣十字宫(Holyrood Palace)遗迹,这座破败的建筑是十六世纪时著名的苏格兰玛丽女王的居所,据说玛丽女王性喜音乐与诗歌,美丽绝伦却红颜薄命,几次婚姻皆以不幸收场,一生更在贵族的阴谋斗争下苟活,连她的知己兼情夫黎奇欧(Rizzo)也遭卷入,在此宫中惨遭贵族残杀。对孟德尔颂而言,到这位传说中美人的浪漫故乡悼祭是有其必要性的,他在那儿陷入哀愁之情境,也因此萌生了创作种子。
★孟德尔颂当时感触良多,但只来得及记下十个小节的音符,旋即回到柏林参加姊姊的婚礼,结果一离开英国灵感又丧失了;1831年他在义大利旅行时,一时兴起又写了几段,却无法持续,他之后他数次重游英伦,不断加深对苏格兰的印象,终于在初游后的12年,也就是1842年1月20日,于柏林正式完成a小调《苏格兰》交响曲,1842年3月亲自指挥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首演,六个月后再于伦敦交响协会演出,当场呈献给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就是玛丽女王的九世孙。
★乐曲一开始那挽歌似的忧伤序奏,不就是作曲者初游苏格兰时,感怀玛丽女王所记下的吗?序奏之后的快板,因灰雾般的低音而笼罩着荡气回肠之宿命感,与序奏相互辉映,然后逐渐轻快的发展至强烈巅峰,又在序奏旋律中平静迈入尾声。诙谐曲的第二乐章据说植入了苏格兰民谣,朴素的木管旋律自然带起一股田园风味,苏格兰高地上的农夫们欢乐地舞着。第三乐章又进入了深邃的密林,阴郁的主题似乎象征独自行走于山地中的孤寂感。第四乐章曲风一转,变成跳跃进行的活力曲调,所有感伤挥之而去,庄严的A大调尾奏随之登场,最后终在灿烂的总奏下结束全曲,而这段华丽的终曲正是孟德尔颂停留苏格兰时,参观当地民众以风笛演奏军乐的印象呢!
此首交响曲的丰富诗意与优美旋律都让人爱不释手,这部作品有许多特点是不容忽视的:第一、为求保有乐曲的一贯性,孟德尔颂指定乐章之间不得休息,必须从头到尾一气呵成,这在当时可说与舒曼第四号交响曲同为创举。第二、孟德尔颂大抵还是依古典的四乐章形式,不过安排上颇具巧思,他的第一乐章头尾都是行板,第二乐章即以诙谐曲使之对比,然后第三乐章又是抒情之慢板,第四乐章再用壮丽的急板作总结,这种交叉变化的趣味,早已超越古典形式的窠臼了。第三、苏格兰交响曲本身就是幅交响风景画,若是只称它作a小调交响曲即失去意义,乐曲中主题的发掘常由外在感受激发而成,然后再以音符画上轮廓、涂上色彩。华格纳必定有鉴于此,故称孟德尔颂为音乐的风景画家吧! ?
《a大调第四号交响曲「义大利」》(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Italian')☆☆
1830年5月,二十一岁的孟德尔颂再度告别柏林,步上为期两年的游学之旅,途经威玛、慕尼黑、林兹、维也纳与布达佩斯,最终到达义大利。他先目睹了秋天为水都威尼斯所带来的美景,然后游历了波隆纳、佛罗伦斯与罗马。年底时,他对此古老国家已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于是开始创作《义大利》交响曲。
☆创作途中写写停停,孟德尔颂觉得有必要再四处撷取更多灵感,1831年春天他又起身前往义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然后重游佛罗伦斯,啜赏乌兹美术馆的画作,夏天则逐渐北行,取道热那亚、米兰返回德国。此时,孟德尔颂在义大利感受到的热情与朝气,仅止于转化成片段的优美旋律,但要等到被整合为完整的乐曲,则有赖其他特殊机缘来推波助澜。 1832年11月伦敦皇家爱乐协会委托孟德尔颂创作一首交响曲、一首序曲和一首声乐作品,孟德尔颂心中打着如意算盘:何不利用前些日子写了一部份的东西交差呢!主意打定,写起来可就认真啰,很快地,他在隔年4月完稿,5月即亲自赴伦敦指挥此曲首演,结果相当成功。
然而,孟德尔颂对草草完成的义大利交响曲并不满意,没事就拿出来修改一番,直到1837年才告一段落,不过这份二次定稿的总谱在作曲者生前都没有出版。要等到1851年,也就是孟德尔颂死后四年才正式付梓,这足以说明为什么早些写完的义大利交响曲,虽然竣稿在先,编号却排在苏格兰交响曲之后。
充满活力的第一乐章快板主旋律,是孟德尔颂到达义大利的第一印象,南国的明亮阳光与湛蓝海水,让久居北国的孟德尔颂喜悦万分,即使是温柔的第二主题,也难掩心中愉快之情。第二乐章是略带哀愁的歌谣,有人说是从罗马的宗教仪式得到之灵感,但听起来没什么宗教味,反倒是低音声部固定节奏行进着,带来一丝严肃的感觉。纯朴优美的第三乐章主题,让人感觉像是快活地漫步于乡村中。最后是急板的末乐章,拉丁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随着标明为「萨塔瑞拉舞曲」(Saltarello)的快速节奏出现,这是从罗马狂欢节得到的灵感,激烈、热闹、喧哗的气氛下,旋律之间的进行越是接近结尾速度就越快,终于在兴奋的高潮下结束全曲☆☆
----- MUZIK☆★★★☆
克劳迪奥·阿巴多(义大利语:Claudio Abbado,1933年6月26日-2014年1月20日),出生于义大利米兰,世界著名指挥家。阿巴多上任伦敦交响乐团后,成功挽救了当时质素低下的百年老牌乐团,令伦敦交响乐团起死回生,并能于后来与柏林爱乐乐团及维也纳爱乐乐团并称欧洲三大乐团。阿巴多的指挥尊重原谱,非常有生气。他最拿手的曲目是德国、奥地利作曲家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录有贝多芬交响曲(DG)、孟德尔颂交响曲(DG)、马勒交响曲(DG)。
阿巴多在1985年与伦敦交响乐团录下了孟德尔颂交响曲全集(DG),他用的速度非常快,似乎要营造一种轻快明朗的印象,如此一来,乐曲的行进显得特别紧凑,加上他对比分明的丰富表情,也雕塑出富有特色的孟德尔颂。
【曲目简介】:
Mendelssohn: Symphony No. 3 In A Minor, Op. 56, MWV N 18 - "Scottish"
01. 1. Andante con moto - Allegro un poco agitato - Assai animato - Andante come prima
02. 2. Vivace non troppo
03. 3. Adagio
04. 4. Allegro vivacissimo - Allegro maestoso assai
Mendelssohn: Symphony No. 4 In A Major, Op. 90, MWV N 16 - "Italian"
05. 1. Allegro vivace
06. 2. Andante con moto
07. 3. Con moto moderato
08. 4. Saltarello (Presto)
【专辑播放】 · · · · · ·
- 01. Andante con moto-Allegro un poco agitato
- 02. Vivace non troppo
- 03. Adagio
- 04. Allegro vivacissimo - Allegro maestoso assai
- 05. Allegro vivace
- 06. Andante con moto
- 07. Con moto moderato
- 08. Saltarello (Presto)
----- all music copyrighted please purchase original materials -----
----- 所有的音乐只是试听音质请购买原装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