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锟老师示范课后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张必锟老师示范课后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为了让师生掌握文言文诵读教学法,湖北省教研室特地请张必锟老师给我们上示范课。

1985年9月21日上午第一二节课,北京133中学张必琨老师在我班教学生诵读《子鱼论战》。武汉市各重点中学听课教师一百多人。当时来听课的还有《中国教育报》的孟书城、月坛中学特级教师刘腓腓、北京四中特级教师顾德希。课后,老师们还分别与几位名师座谈。

武汉市几个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实验班的执教老师们与张必琨先生座谈文言文诵读教学法。

张老师结合这两节课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文言文诵读教学。

一、为什么文言文讲授要以诵读为主?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培育语感;没有杰出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

语感起首来历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说: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说的也是这个事理:人们在“活”的语境中,之所以能较快地学好另一种语言,就是因为听得多的缘故。这不限于学方言,学任何一个语种都是这样的。只有诵读才是培育文言文语感的唯一正确的路子。

 二、用诵读为主的方法教文言文,要想达到培育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就必需有足够的诵读量。“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 ”没有足够的诵读量,功败垂成,这是多年来文言文讲授上的一个很大的失误,该当作为我们的前车可鉴。

先申明一下:这里说的诵读,是熟读和背诵的合称。熟读者,拿着书边看边背,背不出就看几眼;而背诵则必需分开书本。古人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也是这种读法,真正能从头至尾背诵的大概只有两种人:过目不忘者和读死书的人。

 三、诵读为主的讲授体例,也可以给一个堂皇的名称:诵读讲授法。这种讲授法跟旧时代私塾的教读体例有相似之处,然而本质全然不同:它不是单一的朗读练习,也不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诵读来带动其他的练习(如句、篇的练习等),最后达到天然成诵。采用这种讲授法,应当遵循下面两条根本原则:

第一、诵读和会意紧密连系,以求疏浚文义。

谁都不否定,学生在朗读时,无论读什么,其思维都在思考着文字所包含的意义,这就叫会意。在文言诵读中,这种状况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值得重视,因为先有会意尔后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除了需要的讲解(如背景常识、个别难句等)而外,教师的首要使命不是让学生记住某些现成的结论,而是因势利导,给学生缔造会意的前提,使其思维过程有秩序地进行,并养成自发会意的习惯。

学生读文言文而能会意,是无庸置疑的。文言跟现代汉语同源而异流,同为主,异为次,此其一;其二,我们并非读经,课文里没有佶屈聱牙的句子,而又有标点,有注释,当真读读,至少也能读懂一小半。一小半懂得,就有了会意的基础了。会意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心知其意而口不及言;二是知而能言,虽不中亦不远;三是言而能中,即所谓确解。我们应该帮学生求得确解,但又要看到,因为时代隔膜、用语习惯分歧等各种原因,句句求确解也很难办到,古人某些大注家尚且难免于望文生训,况且初学!所以,对学生要求应当放宽,一篇之中,对折能确解;其余,或心知其意,或言而不中亦不远,均无不成,极个别语句(例如以学生现时的阅历难以理解的语句)甚至可以存疑。如能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它给学生留下了继续会意的余地,使其倾全力于诵读,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感知文言的表达特点,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素材——从久远概念看,其结果比让学生借助完整的译文来领会文章大意要好得多。

以上是就疏浚文义说的。还有更高层次的会意——陶渊明式的会意,用他本人的话来诠释,就是“奇文共赏识,疑义相与析”。这种赏识性、切磋性的会意,学生一时自难办到,但又不能不触及,例如诗文中的警句、佳句,稍稍触及一下还是有益处的。

第二、熟练运用记诵的三要素,以求天然成诵。

记诵的三要素是:

(1)口熟,就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像磁带一样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次序“录”在大脑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凭靠的是对声音的直感,包括吐字、停顿、语气、语调等,背诵起来经常是不假思考的,如同幼儿背诵诗歌,因而带有不变性。

(2)掌握支撑点,就是在粗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起首记准若干开头语句包括名句 、佳句 、过渡句和段落的起结句 ,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串起来。这种记诵已含有显著的理解记忆成分 ,但仍然会在连贯背诵中可能呈现某些“断层” 。

(3)把握文章理路, 即理解作者行辞意图,特别是要弄清各个层次之间的内涵联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到这一步,或者接近这一步,才能顺畅地背诵全篇(段)。

以上三个要素尽管层次不甚分明,其间却存在着彼此联系、彼此促进的因素,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例如在背诵过程中出现的“断层”现象(背完一个语段后怎么也想不起下文的开首)和“越位”现象(越过一个语段去背下文),一般说来,都是因为不熟悉理路的缘故;可是,若是在一个语段之中出现断语残句或倒置错位的现象,那原因恐怕就在口不熟或缺乏支撑点了。此外还有一种特别情况:一篇已经成诵的课文,隔上一年半载不读,记忆也可能临时“隐没”。这时,若是本来口熟,又有足够的支撑点,那么只需要再朗读一遍,复习一下文章的理路,就可以恢复记忆达到完整精确的水平;相反,若是本来口不甚熟,又贫乏支撑点,即使读上三四遍,恐怕也未必能顺畅地背诵。三者之不成偏废,于此可见。

在现实练习过程中,三者的综合运用表示为:起头注重口熟和掌握支撑点;待到半熟之后,再利用文章的理路来达到连贯背诵。记诵也要讲究技巧,例如掌握韵文、骈句、排比的特点等。但技巧又往往是有个性的,要倡导学生不断地总结本身的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巧妙的记诵法子。

 课堂诵读操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应以中等诵读能力为尺度设计同一的诵读历程,分段诵读,长段分层诵读。方式要灵活,或自读,或齐读,或领读,或轮读(一部分学生读,一部分听),而以自读为主。这些做法,刚刚在课堂上已经展示过了,就不多说了。

教师的指导可以穿插在学生诵读操练中进行,内容不外乎怎么朗读和怎么理解这两个方面。对朗读的指导必需十分具体,因为读音涉及词义,停顿涉及句子的组织,语气涉及虚词的感化和作者的豪情,读得准确可以反过来促进对辞意的理解,这就是前面说的“给学生缔造会意的前提”。对理解的指导则要求精要,例如对句意、段意、文章的大旨和理路的讲解都不作长篇宏论,只用几句话点到为止,这也是给学生缔造会意的前提,因为陪伴着诵读的历程,会意也将继续进行下去,没有需要把什么话都说完。把这两方面合起来讲,就是“具体”“精要”四字,这是指导的原则。指导不限于教师讲解,也可采用开导提问的方式。

应当指出,教师的领读领背和实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两个主要手段。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一种直观的指导方式,可以帮学生正音、读出语气,并咀嚼语句的内容。实时检查学生的背诵,发现问题当即解决,才能加速记诵的速度。在全篇(段)基本成诵后还要留出必要时间让学生提问,进一步理解课文。

 上面说的这些做法,刚刚在课堂上已经展示过了,就不多说了。

张必琨老师的示范课就像“及时雨”一样,给我极大的启示。我照张老师讲的诵读教学法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颇有成效。

【附录】我教学生诵读《廉蔺交欢》

《廉蔺交欢》这篇课文,是《文言读本》上册第三单元的诵读课文。

诵读课文的训练要求是:

一、初步理解熟读成诵。

二、准确、响亮、流利。

【诵读提示】

本文节选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题目是编者加的。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 ),字子长,汉朝龙门(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人,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本文写的是战国后期“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机智勇敢,出使秦国,廷斥秦王,终于完璧归赵;接着又在澠池之会,挫败秦王的挑衅,维护了国家尊严,使赵王得以安全回国。因为他功劳卓著,官拜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老将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要寻找机会羞辱蔺相如。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再容忍退让,终于使廉颇翻然悔悟,负荆请罪,最后两人成为“刎颈之交”。这件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和廉颇坦率公正、勇于改过的精神。本文通过典型事件,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形象十分鲜明,故事也很生动。

【教学设计】

提问: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承上启下)

连问:

“承上”,上文写了几件事?涉及哪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与选文有何联系?(概括诵读提示相关内容)

“启下”,“位在廉颇之右”。

诵读第一段。

选文第二段与全文有联系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复习初中关于“段”的知识,提高阅读效率。叙述段,把握梗概;描写段,感知形象;论说段,概括观点或特征。)

【板书】韩愈:叙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言。

诵读第二段。

诵读第三段。

【教学后记】1985年10月17日

今天接待了武钢几个中学和黄陂一中等三十多位老师听课,教学生诵读《廉蔺交欢》。

如何处理诵读课文,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今天也算是一次检验。事前未作任何布置,昨天语文早自习,学生预习课文之前,选文前面的主要情节,介绍了廉蔺两人“出身悬殊”、“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今天早自习外语考试,直到两节课后。课间操后开始上课,没有一个学生知道有外校老师来听课。学生反映良好,特别是平时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如计伟、唐胜、李映辉、王江、孙燕、谢晖等。

处理诵读课文,既要有整体观念,又要分而处之,有分有合。分要注意紧扣中心,合要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指导方法要有计划有步骤一点一点教,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如这篇课文就解决“描写段”的阅读方法。实践证明,这样教是可行的,学生基本上当堂能背诵全文。反映也比较好

听课老师反映也比较好。黄陂一中汪兆安老师和武钢的刘老师一致认为,这样教比较好,课堂节奏紧、信息量大,学活动多,收效大。

 

【附录】我教学生诵读《与宋元思书》

《与宋元思书》这篇课文,是《文言读本》下册第七单元的诵读课文。

诵读课文的训练要求是:

一、初步理解熟读成诵。

二、准确、流利、读出语气。

【诵读提示】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卷七。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障(现在浙江省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文章以小品书札见长,善于写景,风格清新俊逸。

《与宋元思书》是从他写给友人宋元思的信中节录的,生动地描绘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段沿途百里的秀丽风光。

【诵读教学】

作为执教老师该如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诵读呢?

从我读书时起,到现在,还有许多中学语文老师,教学生学习文言文都是“串讲”。所谓串讲,就是老师一句一句把文言文给学生翻译成现代汉语,串起来讲,让学生逐字逐句记录下来,整堂课都是老师一个人在不停地串讲。

 还记得,1986年暑假,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全国备课会在太原举行,不知道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大会组织的“文言文诵读教学示范课”,居然还是老师“串讲”。当时,责任编辑周正逵先生在下面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嘱咐大会组织者,下课后,让学生不要离开。立即找到张必锟先生,请先生再上去给学生和听课老师上一节文言文诵读课。文言文功底深厚的必锟先生,在不到半个小时内,就准备好了教案。上课伊始,他对学生说:“你们刚刚上了一节文言文课,累了吧?(学生齐声回答:‘不累’。)那好!我现在换一种方法来教你们,好不好?”学生热烈鼓掌欢迎。接着,张老师给全体与会者上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文言文诵读课。真没有想到,坏事变成好事,让在场的学生和听课老师,从两位老师的不同教学法中,理解了文言文“诵读”教学法的教法和学法,认识到了像张老师这样教学生学习文言文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有幸参加语文实验教材实验六年,每年与张老师一起开会,听他讲课,还请他到武汉给我执教的实验班上过文言文诵读示范课,后来又请他到海南我工作的学校当过顾问,亲聆謦欬,如沐春风,深受教益。

 文言文诵读课,以学生诵读为主,关键在于老师如何“指导”。该讲的一句不能少,不该讲的半句嫌多。以《与宋元思书》节选的三段文言文为例,要让学生通过45分钟的诵读,就能当堂背诵出来,该讲什么呢?

 学生预习之后,书上的生字难词不必再讲了。

但是,必须讲清楚关键词。

【讲】请同学们从分析结构入手,运用整体思维方式体会关键词语的色彩。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的,这篇课文的三篇文字是一个整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段是总写,第二三两段是分写。

一段文字对句子而言又是整体,因此,它也可以划分成部分。根据相似思维方式,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段运用的是“先分后总”的写法。最后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这一段文字的总写,又是引领全篇的关键。

【诵读】点到为止,开始诵读。

全班学生齐读,女生读一遍,男生读一遍。集体试背。

【讲】接着先写“异水”之“异”,异在哪里?先写水色之清,再写水流之急。请大家在书上画出关键词,自己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说“异在哪里”这个问题。

【诵读】集体齐读之后,同坐互相读给对方听,讨论辞采。分组试背,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讲】第三段写“奇山”之“奇”,奇在何处?先写山高峰多,再写地上的“泉水”、天上的“好鸟”、山中的蝉鸣猿叫,全方位描绘山中动听的声音。最后借山中晦明变化,劝极力攀高的人“息”名利之“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讨论】请付杰同学分析这一段的层次,全班讨论。作者描写奇山异水的观察点,是既有动点,又有定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诵读】分层诵读,再诵读整段。老师试背,全班轻声跟着老师一起背诵。最后大家一起背诵。允许背不下来的同学看一眼接着背。

请汪深同学试背全文。他背诵吐词清、声音大。一字不落地背完全文。

【小结】分段诵读,抓住重点,适时点拨,反复给学生灌输: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自己要明白,说什么,怎样说。总说分说是对文章布局谋篇而言;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展现文章的思路;多说什么少说什么要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材。

我是在1986年3月19日上午第一节给学生上的这一课。

【教学后记】

付杰平时写作文有层次不清的问题,于是特地让他分析“奇山”的层次。他开始分析是正确的,后来自己又修正错了。还是阅读能力出现了障碍。以后还要帮他提高分析能力。

一节课下来,汪深就能流畅地背诵全文,声音大,吐词清。同学们为之叹服。还有几个同学也可以背下来,但是,关键词要提示一下,有的还要看一眼课本,这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允许的。而且这样不仅可以鼓励学生继续背诵,还能培养“一目十行”的快速阅读能力。可见,只要指导得法,学生就能掌握方法,背诵全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