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欣赏近现代改编或创作的国乐合奏曲。
先欣赏一首根据传统乐曲改编的合奏曲“月儿高”。“月儿高”原是一首传统的“弦索”合奏曲,最早的曲谱见于1814年蒙族文人荣斋编的《弦索备考》,是琵琶,三弦,二胡与筝的合奏,由“桂枝香”等七首曲牌连缀而成。“月儿高”还作为琵琶独奏曲出现在稍后年代的琵琶曲谱中,在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谱》,及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中都有收录(在李芳园琵琶谱中被更名为“霓裳曲”),各段曲调由原曲牌变化发展而成,并根据唐代白居易的诗《霓裳羽衣舞》中所描述的情景,改为描述性小标题。在“华秋苹琵琶谱”中全曲分以下十段:海岛冰轮、海峤踌躇、银蟾吐彩、素娥旖旎、浩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1960年,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1931-1996)先生把“月儿高”改编为国乐合奏曲,其结构和分段小标题与华秋苹琵琶谱大体相同。关于合奏曲“月儿高”的更多信息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88%E5%84%BF%E9%AB%98
下面是“月儿高”的一个视频,由本曲的改编者彭修文先生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
月兒高 | 彭修文指揮 | 中國廣播民族樂團演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0eyyylvxbU&ab_channel=HerbertCheung
下面欣赏国乐合奏曲“喜洋洋”。这是1958年板胡演奏家刘明源(1931-1996)先生以山西民歌“卖膏药”和“碾糕面”为素材改编创作的。曲如其名,乐曲表现人们喜气洋洋,欢度传统节日的情景。自问世以来,这首乐曲广为流传,深受喜爱,已成为国乐合奏的经典曲目。关于合奏曲“喜洋洋” 的更多信息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6%9C%E6%B4%8B%E6%B4%8B/8243426
下面是“喜洋洋”的一个视频,由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演奏,本曲的编曲者刘明源先生板胡领奏:
春节歌乐15《喜洋洋》民乐 刘明源曲 板胡领奏 中央制片厂乐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oP9um32tfQ
下面欣赏国乐合奏曲“丰收锣鼓”。这是1972年由彭修文,蔡惠泉(1925-1990?)二位先生创作的。彭修文先生前面介绍过了;蔡惠泉先生是昆曲鼓师,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对传统打击乐有很深的造诣。“丰收锣鼓”借鉴民间吹打乐的节奏和旋律手法加以发挥,表现农民喜庆丰收的热烈场景。关于合奏曲“丰收锣鼓”的更多信息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B0%E6%94%B6%E9%94%A3%E9%BC%93
下面是“丰收锣鼓”的一个视频,由本曲的作曲者之一彭修文先生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演奏:
豐收鑼鼓 - 彭修文指揮中國廣播民族樂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1bQIfdh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