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建制派精英——从美国大选回顾魏玛共和国如何通向奴役之路

粗线条的水墨画,可能有你有他,也可能一无所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大选结果会怎样我不知道,也不怎么关注了。因为信息来源太混乱了,在纷杂的碎片化的信息里很难有判断,那就不判断。

但我说个现象,这是我基本能确定是真实的:迈阿密的古巴移民基本投川普;前东欧诸国极少政治正确。

 

因为经历过苦难的人们不愿意再傻白甜了。

 

在今年这次有史以来撕裂得最厉害的大选中,有种主流观点,就是相信美国的政治制度,相信由合众国的创立者们设计的这种制度能抵御一切邪恶,能化解一切可能通向奴役之路的种子。通俗地说,就是绝对相信美国制度的纠偏能力。

 

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不管这设计的这制度多么完美,也无论这制定的法律多么完善,都是人在执行。在再完美的制度、再完善的法律之下都必须保持对人性之恶的警惕。

 

两百年多前,合众国的创立者们在设计这套看似精密、无懈可击的政治结构的同时也对自己制定的制度忧心忡忡。

 

合众国创立者之一的约翰·亚当斯就说:

 

我们的政府不具备能力去应付不受伦理和宗教约束的人类情感,我们的宪法只为有道德和宗教信仰的人制定,远远不足以管理其他民族,此宪法只适合于有道德和信仰的人民。

 

所以,别以为灯塔就不会堕落,别以为由合众国的创立者们设计的这种制度就可以纠偏一切错误和邪恶。更何况当年五月花号承载的只相信上帝而很难被精英忽悠的英语民族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少了。

 

等那些被温水煮青蛙的欧美白左清醒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现实实际可能已经是无路可退、无路可逃了。自己所崇尚的政治正确可能就是铺就通往奴役之路上的鲜花和幻像。

 

所谓当局者迷,当白左们身处被主流媒体和氛围营造出来的美好镜像里,不会发现危机四伏,而只会认为有人在危言耸听。

 

说到这里,我认为我们应该警惕的其实并不是这套制度本身,而是执行这套制度的人,也就是在再完美的制度、再完善的法律之下保持对人性之恶的警惕。

 

说得再简单一点,就是保持对执行这套制度的人以及在这套制度之下最有话语权的群体的高度警惕,通俗地说就是保持对精英阶层的高度警惕,特别是这个群体中的建制派精英。

 

我们时间倒带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魏玛共和国是如何通向奴役之路的?

 

《魏玛宪法》设计了一套堪称接近完美的民主制度,从纸面上来说,几乎是二十世纪最自由、最民主的宪法之一。

 

"结构之严密几乎到了完善的程度,其中不乏设想巧妙、令人钦佩的条文,看来似乎足以保证一种几乎完善无疵的民主制度的实行。"(《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85页),但是被希特勒轻而易举地踢倒了。希特勒这个独裁者是被拥有选票的德国底层人民用民主的制度造就的?

 

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远远没有这么简单,显然,德国人民,特别是底层的普罗大众是被忽悠的,但是仅仅一个天才演说家希特勒再加一个天才洗脑大师戈培尔是远远不够,也是不可能的。

 

真实的情况是魏玛共和国在通向奴役之路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当时德国的精英阶层。

 

希特勒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我们也可以从德意志历史上找到相应的文化渊源,特别是从德国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如哲学家费希特、黑格尔、尼采,历史学家特莱奇克、斯宾格勒,音乐家瓦格纳的思想中,隐约听到纳粹主义的鼓噪。

 

1932年7月31的魏玛共和国国会大选。纳粹党一共获得了1374.5万张选票,在国会占230个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上一届的1930年国会大选,纳粹党获得了107个席位)。但在国会一共608个席位中,仍远远不足构成多数。

 

希特勒的纳粹党虽然是第一大党,但要取得政权,需要国会取得超过半数的席位。他在全部选票中只获得了37%,大多数德国人仍然反对他。

 

纳粹党在大选得到议席离过半还远,但魏玛宪法规定总统有权依据紧急状态法指定总理并责成其组成内阁。

 

 

当时的总统兴登堡和希特勒曾于1932年8月13日在柏林举行了一次会议,会谈的内容由总统的内阁总理奥托·迈斯纳所记录和保存。在这次短短的会谈上希特勒坚决地要求他和他的党获得国家和政府的全面和完整的领导权。

 

对此,兴登堡总统坚定地否决了希特勒的要求。他明确地回答希特勒:他没有理由在上帝面前、在良心面前,将国家和政府权力移交给一个单独的政党,尤其是一个对异见者抱有偏见的政党。

 

但此时的德国,希特勒得到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学者、科学家,以及几乎是所有媒体等精英阶层的支持,除了爱因斯坦等极少数外。

 

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在各方包括来自儿子以及几乎是整个精英阶层的巨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最终同意"按照完全合乎宪法的方式把总理一职的重任委诸阿道夫·希特勒",但这不等于希特勒已经完全地获得最高的权力。

 

在1934年8月2日,87岁的总统兴登堡元帅去世前的一年半时间里,几乎在整个德国的媒体都成了希特勒的舔狗,再加上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学者、科学家等一边倒的支持。在整个德国精英阶层的忽悠下,德国人民的狂热被煽动起来了。

 

这还不够,还需要利用暴力和恐怖的手段。到1933年为止,纳粹党的冲锋队在全国挑起的武斗案件达4万多起。连续不断地制造了恐怖事件。他们进行的殴斗、谋杀、爆炸和暗害活动,使德国陷入了严重的混乱局势。(看起来多么熟悉啊?)

 

这一切准备就绪后,等兴登堡总统去世后,希特勒立即公然违宪地将总理和总统职务合并为一,夺取了最高的国家权力,立即开始公开地使用掌握在手中的国家机器解散各党派、宣布纳粹党为德国惟一合法政党、取缔工会和一切结社、言论、出版自由。

 

德国的精英阶层悔之晚矣,就是你们忽悠了整个德国支持希特勒。之后虽然有亡羊补牢之举动,比如刺杀希特勒,还据说有科学家故意把核武器研制的方向搞错,使得德国最终没有研制出核武器等。

 

但那又怎样?因为德国精英阶层的愚蠢和短视,使得整个国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只可惜这个前科累累的民族在21世纪又在重复前辈性质和径相同的错误,只是错误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可以说是记吃不记打。相反,前东欧诸国和迈阿密的移民至少没有德国人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英语民族和欧陆不一样,英语民族自1644年后,除了一个威权独裁者克伦威尔,从来没有产生过希特勒这样的极权独裁者,英语民族很难被主流媒体忽悠,英国脱欧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我们不要忽视的是,精英(集团)独裁远比某一个独裁者更恐怖。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人口结构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当年五月花号承载的只相信上帝而很难被精英忽悠的英语民族所占人口比例越来越少了。

 

连以思辨著称的德意志民族尚不能保持对精英阶层的警惕,那么从五湖四海涌向美国的其他族裔能保持对精英阶层、特别是建制派精英的警惕吗?

 

那些沉浸在乌托邦幻像之中、陶醉于自身精英标签的、对所谓红脖子”肆无忌惮的轻蔑嘲讽的建制派精英,只不过是在重复一个并不新鲜的错误。不要以为魏玛共和国通往的奴役之路会距离你们很远,所不同的是希特勒这个人会由一个群体来替代。

 

不幸的是,人们往往要在承受苦难之后才不会傻白甜,而更多的人们是记吃不记打

 

转自微信公众号沈志伟 毛别的江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