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青菜饭

切几片火腿,金华火腿。我外公的老家就在金华附近。再加一根腊肠,偏甜的台湾腊肠。一根胡萝切丁~这可是发挥了,正宗的没有这个。

 

圆米洗净,不是多少年前的中熟米。拌料加进去,水稍微减一点,用高压锅压。

 

我其实从没做过,只是记得吃过的味道。小时候的冬天,太阳正暖的午后,坐在两扇墙无风的夹角,小饭桌支开,今天吃菜饭,一人一碗,饭头上冒热气,热气里面有融化的猪油香。桌上有一碟盐水煮的花生,外公饭后嚼一粒,再喝口热茶。

 

花生和猪油在被一众砖家痛扁之后,如今已然翻过身来,我见过有人专门写文章题目很辣眼:猪油须自重,花生当自强!

这都是有挑有捡的辰光发生的争辩,可吃的东西太多了,人们就想分出高下。在我当年吃菜饭的时候,多一小勺猪油,米粒菜头就能多一层迷人的滋味,这滋味是要在嘴里多含一下下才敢吞下去,这滋味是能够穿过几十年的时间,如今想起来仍然历久弥新。

上次熬牛尾汤时积下厚厚一碗牛油,成色和猪油很像。我琢磨着那天做一次菜饭。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又快又慢。起了希望时就觉得快,断了念想时,又觉得慢,不仅慢,而且毫无边界,一种泛滥的慢,让人厌厌。起于疫情又因为疫情衍生出来的种种事端,2020一整年的日子都是低气压态,而且并未休止。每每趴在Twitter&Parler上,理不出头绪,第二天却又毫不迟疑的扑上去……前同事是个乐呵呵的西人Lady,日前发了一份email给我,show了她做的字符,她说你先看到哪样?

我先看到2021,后看到hope。当一个安心做饭的女人也不得不关心起外界大事时,那就一定是外界大事不妙了。岁月静好不是不闻不问,恰恰应该是闻了问了,听了想了,最后再按耐住跳脱的性子,且等吧?~Lady说乐观的人都是先看到hope

 

于是又折回厨房。洗净青菜,最小颗的上海菜苗,菜边菜心分出两种,菜帮菜叶切出两份。中火素油,快快炒熟,叶色不能变~绿的就得是绿的,要是菜叶黄了,我外公定会狠呛呛的说:这是喂猪吗?!

 

冬天结过霜的青菜味甜,矮脚黄和扬州青,两种都是白色的帮短绿色的叶长。隔着太平洋,十分地道的品种就不能计较了,有上海菜苗就算不错了。温哥华地界还能买到比较新鲜的冬笋,冬笋去壳过水,切的细碎些,和青菜一起煸一下。两样都是温和吸味的性情,除了让菜饭有更丰富的层次以外,不会产生任何搅扰。

 

我外公是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竹子的,我童年时竹林成片,还有几杆串到了邻家。可是听我妈妈说这些竹子不晓得种了多少趟,死了又种终于活了。竹林有春笋,但冬天我们家吃的还是外公老家寄来的笋干。笋干也可以入菜饭的,因为有荤油提点,味道就上来了。

物质拮据的时代,人也会想了法子变出一点花样。我外公家所有的改善的花样大多跟笋有关,油焖笋,笋丝豆腐,最高级的是笋干烧肉。我是这样吃着长大的,这些食物基因被刻在身体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我外公过世后我妈妈回过一趟外公的老家~漫山遍野的竹林一入眼帘,妈妈立刻明白了一条街上为什么就我们家拼命的种竹子。浅的思念可以哇哇大声说,深的思念却是不出声,在我外公是一趟趟种竹。多少次看他呆在竹林里,却从没想过他是在还乡

 

多少人能守一城而终老?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总是在离开,终有一天异乡成为故乡,然而无论如何,食物的基因总是记载着你最初出发的信息。

 

我们不再说怀念,也并不真的想回到源头,只是在一餐一饭叠加的日子里,感觉到离开的虚虚实实,虚的空间时间,实的不变的味道、喜好、习惯……

菜饭好了,打开锅盖的一瞬,热气熏上来,香!

蔡田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外面的世界' 的评论 : 他很讲究,浙江人,一辈子都在怀念老家。
外面的世界 发表评论于
你外公好像很会吃,我还记得那道玉米粒的做法。我学过上海菜饭,很好吃。
看了你推荐的韩剧,不过看字幕太费时间。如果那天剧荒看看Reply 1988,看到网上不少人推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