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与马谡之死

老:过去许多年来的原创文章
新:首次在文学城里发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七擒孟获与马谡之死

"论诸葛亮"这篇文章发表后,有几个读者写了有益评论,其中之一说"七擒孟获是一高招"。诚然七擒孟获每计必成、每战必胜,诸葛亮在此可谓得心应手。


孤立看这件事的确成功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看,全面看却是失败了。这是杀鸡用牛刀呀,如果诸葛亮在宫中正常处理蜀国更重要的民生大事,而派马谡带兵解决南方问题,应该相信马谡也能把孟获问题解决好,即令解决不好还可再派赵云等去,这样马谡就有了实战经验,以后再让马谡去守街亭,这样的成功可能性就更大了。那么蜀国的面貌不就立即改观了吗?国内民生大事紧紧有条,前线又多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将军。可事实不是这样,诸葛亮一手包办,只有他一人是奇才,其他人都是窝囊废,蜀国就只有坐以待毙这条路好走了。


再说孟获贼心不死,多次反叛,诸葛亮都以宽大仁怀之心对待,而一心一意要向诸葛亮学习的学生马谡却非杀不可,这实在是有失良心,纵观当时情势,诸葛亮必败无疑,他未被司马懿活捉算他走运。


而且确实有文章谈到,所谓空城计其实是司马懿不愿落得"鸟兔尽,走狗烹”而让诸葛亮走人而已,可见情势之危急。


其实细想起来还真替诸葛亮揑了一把汗,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他还在设计算计什么"反骨",诸葛亮究竟是可敬还是可厌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