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神通广大的二系学生会
原创:池涵 7 8 2,科大瞬间 第40期
【编者按】上篇说到,生机勃发、丹荣吐绿的1980年代初,二系(物理系)学生会主办的古典音乐沙龙像濛濛春雨随风潜入夜,滋润着科大学学子们干渴已久的心灵。不久,神通广大的他们又抓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邀请到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到简陋的校园举办古典音乐会。殷承宗文革前就获得第二届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亚军,文革期间他因参与改编并公演钢琴协奏曲《黄河》和钢琴伴奏《红灯记》而家喻户晓,媒体曝光率比第一届柴赛亚军的刘诗昆髙得多,是七十年代最走红的明星钢琴家。本文作者生动地忆述了殷承宗来校访问的往事,其中科大车队司机姗姗来迟的瞬间也折射了当年计划经济的时代特点。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一个单位的车队司机是可以有架子的。 ---刘扬
李德伦、殷承宗来中科大的前前后后(二)
---殷承宗来科大演出
八十年代科大古典音乐欣赏的第一个高潮,当属著名钢琴家殷承宗来科大演出。
1980年11月,听说殷承宗和中央乐团几位同事来到合肥,二系学生会组织了五位在科大各系的厦门同学,以老乡的身分到三孝口他下榻的酒店拜访他。殷承宗对我们的来访倍感亲切,十分高兴。当我们告别时,他送到门口,这时我们邀请他来科大给同学们演奏,他爽快地答应了。
殷承宗在科大演出的盛况
两天后,我们把殷承宗接到科大。他顾不上吃午饭,直奔当时的六食堂试琴。由于当时学校的钢琴很破旧,音准也不是太好,我们一直担心这台钢琴无法用于演奏。在他试琴期间,我的心一直吊在嗓子口,忐忑不安。还好,他试弹了半个多小时后肯定地说“这台钢琴可以用来演奏”。我才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午饭后,殷承宗都没顾得上休息,就来到151楼一楼的副楼教室,给同学们讲述他 的成长经历和音乐生涯,以及他在前苏联留学时,曾经在寒冷的莫斯科一天练琴十多个小时的励志故事。我们也得知他小时候每天练琴完全是因为自己酷爱钢琴而非家长逼迫的结果,以及他参加"国际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时发生的轶事。
遗憾的是,当时的教室比较小,讲台四周和过道都挤满了人之后,许多没法进教室 的同学只能站在窗外听,场面感人! 讲座之后,殷承宗来到六食堂。科大当时还没有正规的大礼堂,六食堂有需要时就兼做大礼堂。殷承宗在六食堂为老师和同学们演奏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和其他一些曲目。当天,六食堂挤满了观众,这是我进科大之后见到的户内师生人数最多的一次活动。由于时间有限,几次加演之后,我不得不打断掌声,告诉大家殷承宗当天晚上就要赶回北京,请老师和同学们谅解及〃放行〃。
独奏会之后,二系学生会又受学校之托,以老乡的名义,在五食堂旁边的小餐厅宴 请了殷承宗。晚宴前他并不知道会有这么多老乡学生与他共进晚餐,当他走进餐厅时,显得十分惊喜和感动。如此温馨的晚宴,给刚走出逆境不久的殷承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以后的来信中,还再次致谢。
晚宴之后,我们要送殷承宗去合肥火车站乘晚上7:30的火车回北京,不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学校安排的小车原订6:40在小卖部前面接我们,可是我们左等右等不见小车来。开始他还很沉得住气,说“没关系,来得及”。等到快7:00了小车还是没来,他也紧张起来。好在当时校团委副书记马宪萍老师等在场,几个电话催促之后,科大车队的队长终于亲自开车来了。但那时大概只剩20分钟,要从学校赶到火车站,时间真是不多。还好车队队长车技高超,一路飞车 ,在火车开车前三分钟赶到了车站 ! 记得当小车一到火车站还未停稳,我和殷承宗就跳下车往检票口冲,边冲边喊“等一等,等一等”。当我们冲进检票口,只见他的同事站在车厢门口急着大叫“快点,快点”,恨不得一手把他拽上车。当殷承宗的脚刚踏进车厢,火车就缓缓移动了,好惊险的一幕!
殷承宗回到北京之后,曾来信说对科大的访问是他那几年最精彩的一天 那年寒假在北京,他还邀请我和杨力祥去他的琴房看他排练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1992年我在美国再次见到他时,他还记得当年在科大的很多场景,以及合肥火车站那惊险难忘的一幕。
文图编辑 :《我们心中的科大》编委,刘扬,陶李
排版编辑 :许赞华,俞霄
中国科大《科大瞬间》常务编委:
许赞华 803 | 刘 扬 815
黄剑辉 815 | 滕春晖 8111
投稿邮箱:
kedashunjian@gmail.com
公众号:
USTCMoment2
文学城博客: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