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

一杯茶,一座城,慢慢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原本计划2021新年偕家人一起去劳明达(Lavender)品尝狮城古早咖啡——协胜隆的kopi gu you,顺便到附近的兴化人聚居的一条老街转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早上一睁眼,窗外大雨滂沱,宛若渣男的眼泪,无情而有力。望着窗外如注的雨丝,只得望雨兴叹。
      吃完早餐,怅怅然打开手机,就着窗外的雨打芭蕉,随便乱翻,周文毅《是非红楼:俞平伯1954年以后的岁月》闯入眼帘。对于周文毅我知之不多,但俞平伯可是如雷贯耳,以前经常听学术前辈讲述其在信阳学部干校烧茶炉的故事。闲来无事,泡一杯茶,听作者拨开历史的迷雾,讲述一代红学大师坎坷却豁达的人生。
      1949年中共执政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毛泽东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了一场场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学术界成为中国政治的晴雨表。胡适被毛泽东确立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靶子,但因其远在天涯鞭长莫及,与胡有师生之谊且持同调的俞平伯成为老师的挡箭牌,变成毛泽东批判的对象,代师受过。领袖介入学术探讨,1954年在全国展开“《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俞平伯身处漩涡中心,成为举国知识分子共同批判的对象。直至1986年中国社科院为俞平伯从事学术活动65周年举行庆祝会才得以平反。时间已经过去32年!一半的人生就这样无谓地消耗、流逝!难怪俞平伯慨叹:“往事如尘,回头一看,真有点儿像‘旧时月色’了。” 往事,不可追!

      旧时月色!2019年夏曾与家人游览苏州虎丘,在品茶的冷香阁邂逅俞平伯书写的“旧时月色”匾额,当时不解其意,原来却是字字心酸,既折射出俞先生坎坷遭难的人生际遇,又凝结着他克艰度危的人生智慧。人活在世不可能永远处于顺境,俞平伯忍辱负重,秉持乐天、知命、安闲、养拙的人生智慧,虽历经众口铄金的批判及文革的惊涛骇浪,却依然挺立,不失斯文,树立了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典范。
      回顾刚刚送走的2020年,从新冠疫情引爆武汉,全球疫情蔓延,人心惶惶,封城停工,学生停课。以狮城为例,15万人离开新加坡,五万家企业倒闭,160年的罗敏申关张,1年花掉20年的储蓄……加之中美外交博弈,美国大选闹剧,难!难!难!
      放眼2021年,疫情变异,政治强人再起,政府变大,民粹/民族主义勃兴,中美博弈加剧……未来不可期,风云变幻之际,或许更应借鉴俞平伯的人生智慧,没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开的生活。前行不易,珍惜当下,且行且珍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