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于科大鲜明的理实交融的风格 ,科大本科毕业生回忆甚多。本文作者何立群的本科和博士学位在另外两所大学完成,之后加入科大进行博士后研究,因此他可以从亲身经历中,通过对几所大学的一番比较,他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令他更细腻地了解到科大求真务实的风格以及科大人谦和自信和朴实温馨的特点,看到别的科大人眼中的平凡事件中的不平凡。也正因为喜欢科大的这些风格和特点,何立群博士随后加入了科大教师队伍,成为科大永久的一员。
-- 黄剑辉
1994年底,我在当时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我家在齐齐哈尔,离哈尔滨不远,因急着来科大做博士后,就没有回家,而是留在学校等通知。
1995年3月,我一拿到通知,就立即发运行李,赶赴合肥。经一路奔波,于次日凌晨抵达合肥。合肥火车站可能正在翻修,到处都是临时窝棚,很多旅客拖家带口,自带被褥,就地睡觉。一出火车站,我还以为下错了站,连忙向在场的服务人员确认,又借着晨曦,看见房顶隐隐约约竖立着"合肥"两个大字,这才定下了神。周围很安静,耳边不时传来陌生口音。6点半左右,经服务员指点,我乘上第一班1 路汽车,慢悠悠来到了科大北门。
学校大门尚未打开,一群学生正匆匆忙忙翻门而出。小门叫开,走进校园,马上就是一片熟悉的环境。笔直的校园小路,路两旁整齐的树木,以及树后面的教学楼,潮湿的空气呼吸起来很舒服,扩音喇叭播放着早间新闻。经人指点,我来到食堂门口的蛋糕店,边吃早点边好奇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大家都是熟悉的口音。这就是我对科大的第一个印象,
校内外差别真大,校内说普通话,校外全是合肥话。
在科大校园里面,教工口音很亲切,言谈举止也是熟悉的。学校著名学者很多,但都很谦和。报到后,学校安排我和一位数学博士后合住一间公寓。记得有一次,同屋这位数学博士后领我到数学系机房,向我介绍Latex软件,其间一位穿着跨栏背心的老师进来,笑眯眯地溜达了一圈,啥也没说就走了。同屋数学博士后告诉我刚才穿背心的老师是数学系的系主任。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是我们系曾老师的丈夫,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十八位博士之一的李尚志教授。
我身边的很多事情令我终身难忘。我来科大跟随葛新石教授、季杰教授做科研。我一到科大 ,被临时安排在一间博士寝室, 进屋倒头就睡。葛老师和季老师来看我, 竟然没听见他们敲门。醒来后, 他们再次来到寝室, 我们才相见。第一次见面我由衷感到亲切,陌生感顷刻间烟消云散。之后不久, 又遇到一件更让我印象深刻甚至感动的事。葛老师考虑我初来乍到, 不熟悉情况,谈完课题后,独自到图书馆亲自帮我查文献。等到他查到文献后交给我 , 我才知晓。葛老师告诉我在哪里查, 如何查, 还有哪些没来得及复印。葛老师的言传身教,也令我对东区图书馆瞬间产生了感情,经常有事没事往那里跑。葛老师和季老师的真诚和对我的信任,是我能迅速融入科大的主要原因。
科大老师之间非常讲道理, 即使在研讨会上,也很难见到脾气大的老师。很早就听说在科大调配住房 , 个人分数是关键, 挑房也会按照分数的先后顺序进行。很久以后, 当我有资格分房时, 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
科大老师对待学生认真坦诚。有一年夏天, 我路过教务处, 看见学生沿着走廊排着长龙。打听后才知道 ,教务处每年这个时节会腾出一周时间, 专门办理出国学生成绩单。我以前一直以为出国是一件私事, 办成绩单属于额外工作, 需要拜托老师的, 没想到在科大反而属于正常业务, 显示出科大温馨的一面。在其它学校, 请老师出具推荐信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而在科大也很平常。在科大许多课题组, 教授的经费本或者经费卡都是随意扔在屋里, 课题需要时学生就拿着去领东西, 我从未听教授抱怨, 说有学生拿着卡去学校制本厂乱领东西的。
科大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相互之间关系也很朴实。我接触到的一些科大校友, 无论国内国外, 大家一见如故, 来自同一母校所建立的朴素感情马上复燃。虽然毕业离校很久,依然对当时某门课程的成绩耿耿于怀,对于当时的郭奖获得者, 还是那样羡慕。留校老师身上,依然散发着当初学生的萌态和气息。
科大人谦和自信,朴实无华。在科大工作越久,体会越多,也越深。这里不仅有平等自由的教学科研环境,更有机会接触到出色的学者和优秀的学生。能在科大工作,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每每想起,都由衷感谢当初接收我来这里从事研究和工作的葛老师、季老师。
葛新石教授
季杰教授
葛教授八十华诞纪念
本文作者
文图编辑 :黄剑辉,张家干,陶李
排版编辑 :许赞华,俞霄,吴钧
《科大瞬间》编委会
投稿邮箱:kedashunjian@gmail.com
公众微信号:USTCMomen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