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山历海》是一部31集的电视连续剧,是继《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之后,我看的又一部扶贫剧。
这部剧开播于去年年末,一直看到有推送、评论,都说很好。于是我也看了这部剧。
这部剧的故事是从在区政协工作的吴小蒿,她报考了胶东半岛楷坡镇副镇长,她上任之后,来到了贫穷落后的“石屋村”,在这里,她经历了这个村扶贫工作中,需要搬迁、要拆除有安全隐患的小冷库、要为这里招商引资保护古村落文化、整改安澜村落后小码头、为渔民在网上推销滞销的海产品、建立渔业海洋牧场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来这里之前的吴小蒿信心满满,对改变贫困乡村充满了自信,但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让她每每感到了措手不及,在困难、困境面前,她有着执着、有着一腔热情,但现实是残酷的,她面对的不仅仅是贫困生活中的众乡亲,还有与她工作方法,扶贫理念不同的镇长等很多基层干部。
很多人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布置工作,先来的干部以为自己有经验,当地的干部更是对刚刚下来的人不服气。
不少干部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但工作方法简单,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和对他们意识的迁就,多于了为扶贫而极力让乡村改变的原则。
这些冲突,摆在了一个女副镇长,一个年轻的扶贫干部面前,给她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而吴小蒿的家也在这个镇上,父母姐姐都在当地生活,家里的祖上祖坟还都在这里。
在为了改建贫困乡村的过程中,要让村里坟地搬迁,吴小蒿跟家人有了隔阂。
因为她常年在外,没有时间陪伴爱人、女儿,使得家庭关系发生了危机。
吴小蒿,虽然对扶贫工作充满了热情,有着一腔要让贫困乡村改变面貌的热血,但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她也有过退缩,在爱人提出离婚要求的时候,她也想过回归家庭,放弃这份公公极力推荐,认为能为此往上走一步的工作。
镇上的书记周斌,是一个肩负重任,有能力有担当的干部,在长期的扶贫工作中,积劳成疾,最后癌症转移,不幸去世。
他对吴小蒿工作的支持、对她工作能力的肯定和对她的挽留,还有镇长贺收成,他爱人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担负了所有的家事,因长期患病没有及时就医治疗,等发现就晚了,在孩子还没有成人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
他一边要又当爹又当妈,一边还要继续艰苦的扶贫工作,虽然他工作方法简单,对吴小蒿的很多想法都有看法,但对于工作上的配合,他一直在努力去做。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搭档。
他不仅仅帮助了吴小蒿也改变了吴小蒿,使得吴小蒿最后决定留了下来,更坚定地做成了一个扶贫的好干部。
周斌去世后,贺镇长担任了书记的职务,而吴小蒿成了镇长,没有了周斌书记,贺成收跟吴小蒿成了直接的,没有人再能在中间调节的一对干部,经历了时间的磨合,他们最终达到了工作上配合的默契。
而这时候,吴小蒿接到了调令,她要调走了,这次她将要成为贺成收的上级。
扶贫工作是我们这十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大家的努力,使得贫困的乡村改变了面貌,彻底摆脱了极度的贫困。
去年宣布,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贫困乡村的改变,不是单单那点钱,送点物质那么简单的,即便派去扶贫干部,派去技术人员,帮助乡村改变落后面貌,也不是轻易能达到目的的。
中国的农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聚集地,无论好的不好的,都在那里扎根很深,真可谓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吴小蒿当上了副镇长,她父母和姐姐都非常高兴,尤其她爸爸,为了支持女儿工作,一直是很积极配合的 。
村里有片墓地,包括吴小蒿的爷爷也葬在这里,当扶贫工作需要搬迁这块墓地的时候,村里人都不愿意,甚至非常抵触。
最后大家都看吴小蒿爸爸的表现,而吴小蒿的爸爸也不同意迁走祖坟。这使得吴小蒿的工作非常难做。
吴小蒿的爱人,拥有一家物流公司,原来负责乡下海产品运输,受益很好,扶贫工作需要改建落后的小码头,使得吴小蒿的爱人失去了工作,公司也不得不停止运转。
他成了家庭妇男,每天照顾孩子,照顾家。母亲为他焦虑,父亲却支持儿媳这份工作,因为他觉得这是有前途的工作,半途而废就耽误了前程。
吴小蒿在犹豫中坚持着自己的理想,要想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但当她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尤其是爱人一次次严肃地要求她回归家庭的时候,她也有过动摇。跟周书记、跟贺镇长都提出过要辞职回家。
贺镇长虽然知道自己做不了吴小蒿的主,但他心里不情愿让吴小蒿走的时候,还是答应她可以回家。如果不是周斌书记的挽留,如果不是周斌书记的去世,吴小蒿估计也就提前回去了。
吴小蒿和爱人感情非常好,当时两人顶着家里的压力成婚。女儿的成长需要妈妈的陪伴,吴小蒿非常清楚,但走上扶贫工作这条路,当她看到贫困的乡村在她和那么多基层干部的努力下一点点改变着的时候,她舍不得放弃,所以,顶着各种压力,她一直在努力。
中国的扶贫工作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真的非常不容易,国家拿出了6钱多万亿的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排出了3百多万的扶贫干部,亲自去参与扶贫。
很多扶贫干部永远地留在了扶贫的乡村,也有很多扶贫干部牺牲了自己的家庭,也许他们完成了几年的扶贫任务后,能提个一官半职的,但对于他们的付出来说,这些都无法补偿他们的付出的。
因为扶贫不是我们看到那样简简单单地去为乡村送温暖,送物质,送钱。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改变乡村的面貌,彻底摆脱贫困。
这样的工作如果不去实际地做,永远不知道有多难。贫困的乡村有着自己固有的传统观念,要改变面貌首先得改变他们的观念,谈何容易?
许多人都觉得要尊重乡亲们的意愿,但实际工作中,如果那么做,永远改变不了那儿的现状,也无法真正脱贫,更谈不到致富。
扶贫干部的委派不是一件说告诉他们回来有机会升迁那么简单的,干部本身的素质,思想觉悟决定了他们的能力和能坚持的时间长短,年轻的干部、中年甚至老年干部和科技人员,不仅仅面临艰苦的工作环境,刚要面临着不肯改变的穷乡亲。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面对的困境,要自己适应还要让别人改变,谈何容易。
一份责任、一份责任心,对于一个干部非常不容易坚守。而坚守就需要付出,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没有这样的干部,改变是不可能的。
靠空喊口号,靠什么我呐喊过,奋斗过,那都无济于事,革命需要像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以及陈独秀儿子们那样舍得抛头颅洒热血。
革命胜利了,建设我们的国家同样需要有人牺牲,这种牺牲不是你跟别人对立,跟别人不一样,而是要像扶贫干部一样,深入乡亲们的每一家每一户,跟他们一样地生活工作,还要为他们而工作、生活,渐渐地改变他们的思想,要有足够的付出,去让他们认可你的付出,看得见你付出带来的改变。
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上下都一样,都有很多干部想当然地在工作着。
贫困的乡村里贫困的乡亲都有着他们的感情,那种无私的,那种淳朴的感情,是他们一代代人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正是这些朴素真挚的感情,让扶贫工作最后能得到认可,取得成绩。
扶贫工作中人和人之间产生的那些感情,也是这部剧的一个重要情节。一次救火当中吴小蒿为了救人奔入烧着了房子,结果人没救出来自己也昏倒在火海里了。
镇长冲入火海拼命救出了她们,使得吴小蒿对镇长有了感恩之情,扶贫年轻女干部郭默喜欢上了贺镇长,但贺镇长不能接受她,她以为贺镇长是喜欢上了吴小蒿,两人产生了误会,这使得吴小蒿的爱人也对贺镇长有了看法。
最后,郭默离开了扶贫村。
慕平川这个人,是乡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拥有这小码头,也拥有冷冻库,乡亲们靠着他维持生计,他对大家也是一直在默默地扶贫。
当扶贫工作需要他拆除小码头、拆除冷冻库的时候,自然他无法接受。贺镇长一直跟他关系很好,所以,最后的工作都是贺镇长和周斌书记做通的。
花鼓爷爷是村里的老人,当洪水来袭,他不顾命地要把自己墙上的党旗和奖状、奖牌拿着,这举动感动了来救他的吴小蒿。她听花鼓爷爷讲述了放羊边上那个山洞的故事,那里曾是抗日部队藏给养和伤员地地方,村里人当年为了保护这个山洞不惜一切代价。
吴小蒿决定把这里当成红色旅游点,为扶贫做贡献。
吴小蒿的父亲,为了支持吴小蒿的扶贫工作,付出了很多,转变了自己不愿意迁祖坟的老观念,带领乡亲们一起支持扶贫,支持搬迁。虽然为此打了女儿,但他的转变给扶贫工作带来了很多支持。
贺镇长的儿子贺铮也是经历了从不理解爸爸,到支持爸爸,关心爸爸这个成长过程,从小失去妈妈的孩子,希望得到爸爸的关爱,但爸爸是镇长,是扶贫干部,没有时间管他,关心他。在家、在儿子和工作之间,贺镇长付出了很多很多。
儿子最后参军离开了家。贺镇长虽然百般不舍,但也没有阻拦儿子。
这部剧的所有演员,都演得非常棒!包括村里的傻聪。
一部剧,演员能不能全情投入,是要看故事的真实性强不强的。能不能以情动人、以真实感人的。这就像我们有些人空喊口号,喊得再响都无济于事。
实实在在地做了,变成真实的故事演了,大家都能感受得到,都能体会得到。
像周斌书记、像贺成收镇长、像吴小蒿副镇长,他们的言行没一点一滴都带着真情,他们没有一次说我付出了,我奋斗了,我心目中的乡村应当是什么样的,他们在实实在在地做着,付出着。
周斌书记付出了生命,贺镇长的爱人付出了生命,吴小蒿顶着失去家庭的压力,一直坚持着工作。
她在为了支持村干部去北京打工,把他的智障哥哥傻聪留给村里照顾,当村里没人肯收留的时候,她把傻聪带回了自己家,还带着傻聪不肯放下的一只大鹅。
这些举动非一般人能做得到,而吴小蒿做到了。这跟那些前呼后拥穿得朴素一点的干部出来走走,看看还要自吹自擂的相比,还不知道谁更应当值得赞赏吗?
这种剧真的应当多拍一点,多给大家展示一些真实的,实实在在的那些普通干部再做的点点滴滴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经山历海》,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