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八)学会放下,善待自己

献给我们这些六七十, 八九十的新新一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不断地说服并鼓励自己:老了,在变老的路上,要学会逐渐退出孩子们的生活,回归自己的日子。我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天下太平,安度晚年,可是,现实生活可真不是这么简单的。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的家庭,时常需要老人们来帮忙照看孙辈;同时,有些老人,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只能和儿女同住。由此引出许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我见到过一对出国给女儿带孩子的老夫妻,两个人都是退休的大学老师。他们的女儿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因为姥爷还没退休,是姥姥自己出来带孩子的。她说,当初也是有矛盾的,不开心的时候,不想让女儿为难,只好躲在小屋里哭一下,总算是把孩子带到可以送托儿所,完成任务回国了。还没过两年,第二胎来了,老俩口又应招来带孩子。姥姥原以为这次两个人一起带孩子,可能关系会缓和一些,没想到更难受。姥姥姥爷说,其实也说不出什么大事情,都是小事,但伤感情。

有些矛盾是关于怎样带孩子的问题。网络上有很多由各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指南,还有许多的育儿专家,心理学家以及早教机构,也常常在试图引导这些话题。两代人都从网络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吸取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不免有些偏差,因意见不同而发生矛盾。 比如夜间是否需要频繁地把孩子叫醒喂奶,比如是不是哭了不能抱不哭才应该抱,还有什么时候可以分床睡觉,等等等等。 其实当今的老年人,许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家中常常被指为愚昧落后,被直接否定,心里不免委屈,何况道理也不可能都在年轻父母的一边。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聊天,谈到这个问题时,觉得心里的苦处没处存放,感慨万千。一位老先生说,既然是帮忙带娃,就要以孩子他们的意见为主,要记住自己帮忙的角色,不要抢了主角的位置。如果确实觉得有问题,耐心诚恳地说一下就够了,千万不要纠结谁对谁错,更不能厮破脸皮。要知道,年轻人永远自以为是,我们年轻时也一样。有些事情,需要时间去化解。这位老先生的意见,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老年人生活的智慧。 

还有一些矛盾,听着都是一些家里的小事。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姥姥,看到女婿让姥爷帮忙抬柜子的时侯大声责备,心里难过;又看到周末女婿什么活都不干,自己和小伙伴上山滑一天雪,心里难过。这种种的难过常常说不出口,也不愿意说,因为说出来就会伤人。不仅伤了女婿或儿媳妇,也会伤及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知道我们自己养大的儿子或女儿也不是完人,此刻在他们自己的家里,可能也做着什么让公公婆婆或姥姥姥爷伤心难过的事情呢。所以,对这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把。忘掉了才能放下,放下了才能解脱,这就叫善待自己。

当上面提到的两位退休老师终于完成了带娃任务,准备回国的时候,他们如释重负,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去了。

我至今仍记得那位姥姥最后用玩笑的口气说出的那句“我们解放了”。它意味着这些日子里所有的酸甜苦辣,是非对错,恩恩怨怨都已经成为过去,成为生命中一段虽不完美却充满亲情的旅程。也期望孩子们能或多或少地读懂这一代老人们在生命最后阶段中为了爱所选择的隐忍。

老了,对于生活中自己和它人不够完美的地方,唯有放下,才能真正的善待自己,好好活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