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外孙上音乐课,外孙女跟她爸爸去买水。没多大功夫,门外传来外孙女的哭声,不用问,水还没有买,父女俩闹岔了。原来在车上外孙女不听话,老是没来由地哼哼唧唧。她爸爸一气之下,把车开回家,把外孙女丢在家里,自己开车走了。外孙女明知她爸爸因为她表现不好把她丢在家里的,发现她爸爸不带自己径直出门了,嚎啕大哭:“爸爸忘记我了,爸爸忘记我了……”后来女儿问外孙女是不是出去买水时表现不好,她低下头不抬眼看人,脸上的表情说明她心里很清楚自己犯了错误爸爸才把她丢在家里的,而不是忘记她了。哭诉“爸爸忘记我了”是她自己给自己留点面子罢了,她精得很呢。后来爸爸问谁愿意跟他出去购物,外孙女抢先回答:“No me!”(反正不是我)。外孙女又一次给自己争得面子。
外孙女除颇具夸张的表情,说话也非常夸张。细细琢磨,说话夸张需要清晰了解事情的离奇走向,没有相当的想象能力,是讲不出夸张的话语的。
比如有一次,她妈妈在楼上房间里打喷嚏,声音很大,站在门口的外孙女埋怨妈妈:“你吓着我了,差点把我吓到楼梯下。”当时外孙女站在门口,离楼梯还远得很呢,哪里就会被吓到楼梯下了呢,夸张得也太过分了吧。
她妈妈喜欢吃辣的东西,外孙女夸张地警告妈妈:“你不要吃这么多辣,吃多了,会拉出很多辣的大便,会把你屁股辣烂的。”
一天我们在锅灶前做饭,没注意溢出的汤水溅到灶上滋滋作响,眼看灶上的火快被熄灭了,我们一边唏嘘一边熄火。正在看电视的外孙女从沙发那边伸出小脑袋急促地询问:“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了?发生什么紧急情况了?”
为迎接幼儿园“感恩老师周”活动,她妈妈买了配套的颜料、石头、画册带孩子们在石头上作画,就是先在石头上打底色,外后临摹画册里的石头画照片在石头上画画。这对女儿来说是小菜一碟。她教孩子们先在石头上打底色,晒干后再作画。但石头晒干了,女儿还没有抽出时间在孩子们打过底色的石头上画画,外孙女用夸张的语气批评妈妈:“你总是这样不兑现你的诺言!”她妈妈无可奈何地跟我讲:“你听听,她就喜欢讲这样的话,叫人家听了难受。”我说:“她还挺会上纲上线的呢。”但这样夸张的话还真起作用了,女儿铺开垫纸,摆上石头、颜料、画册、画笔,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外孙外孙女把石头画作送给老师后,老师对女儿的绘画水平赞赏不已,并问外孙女:“你妈妈是学艺术的吧?”还真被她猜中了。
哦,上次分析外孙女的爱美之心源自哪里,忘了重点分析女儿对外孙女的影响。女儿学的就是艺术专业,本科学艺术设计,硕士读美术理论。不过浮华的审美与她无关,她有的是一定艺术天赋和养成,
外孙女在将哭未哭的时候撇着的嘴唇抖动的很厉害,有时候抖动半天才哭出来,也有时候,抖动后并没有哭。她是在控制自己的感情还是积蓄自己的感情以便爆发表达出来让大人让步呢,别人无从得知。但周六晚饭时的一次夸张爆发并没有助她达到自己的目的。
周六吃晚饭前,在照例询问孩子们喝什么饮料的时间,外孙女说要喝果汁,并且自作主张地从冰箱里捧出果汁瓶。爸爸妈妈不同意,外孙女十分生气,开始小哭小闹。后来提出要喝牛奶,她爸爸说喝牛奶可以,并且从冰箱里拿出已经开过口还没有喝完的牛奶瓶。外孙女不愿意喝这瓶老的牛奶,自己从冰箱拿出当天才从超市买回来的还未开口的新牛奶。爸爸妈妈都不同意,告诉她:“这2瓶牛奶是一样的。要喝就应该先喝开过口的那一瓶。”外孙女执意不肯喝剩瓶子里的牛奶,哭闹逐步升级:她开始大哭大闹,情绪激昂,分贝提高,走回座位后把塑料杯子狠狠地砸在桌子上,嘴里不停地指责别人。最先指责坐在她对面的哥哥。当时她哥哥还想像往常一样笑着逗妹妹,想让她缓解一下情绪。我们看着她这么顶真也感到好笑。但这个时候孩子在气头上不允许别人笑,总以为别人是在笑话自己。外孙女对大家说:“Stop it! Don’t look at me ! Don’t laugh me!”( 停止!不要看我!不要笑话我!)还发狠:“以后我再也不跟你们分享我的东西了。”并用手指着每个人“you,you,…”。还连声狠狠地讲“Stupid! Stupid!”(笨蛋!傻瓜!)
大家都不再理她,让她自己冷静下来。过了一会,等她情绪稳定下来,她妈妈问她:“你还想喝牛奶骂?只能喝剩瓶子里的牛奶。”她点点头。她妈妈从剩瓶子里给她倒了牛奶,她平静地接过杯子。一场风波平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