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简介(二、计算机技术)

有兴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接《硅谷简介(一、半导体技术)》

硅谷简介(二、计算机技术)

前文《硅谷简介(一、半导体技术)》回顾了由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下催生了硅谷,并且发现公司的成功根本原因不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因,而是自身的远景vision。那些不是仅仅为了赚钱,而是要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窥见客户的真正需求和社会客观需求,公司也会非常成功。这样的人也会豁达大度,包容、感恩和无私。只有无私的人才会设身处地替客户着想,才能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他们能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结合,生活也会非常喜乐,这就是硅谷精神的精髓。

正是硅谷的特殊精神所形成的特殊文化,让硅谷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大的孵化器,很多高新技术在硅谷发展壮大、开花结果。由半导体技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再到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和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移动通信、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航空航天、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也在硅谷蓬勃发展,使得硅谷无愧于高科技中心。硅谷一直是不断孕育、产生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几乎每隔10年,都有一个全新的产业在硅谷出现,并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硅谷除了在高科技领域高速发展外,还会向文化和生活领域发展(如饮食、电影、电视、房地产等)。

《华尔街日报》曾撰文评论指出:“在美国西部的淘金热潮中,不管淘金的人们是否发财,但那些制造圆锹、十字镐、牛仔裤的公司,都真正发了大财”。在硅谷的许多高科技公司和投资者,有些成功了,但有许多失败了、或者不能可持续发展。但许多提供服务的公司像YAHOO、GOOGLE、FACEBOOK,以及一些拥有房地产的公司,便是在互联网络上面和居住生活方面“制造圆锹、十字镐、牛仔裤的公司”。

本篇接着介绍半导体技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软件技术,以及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在硅谷的高速发展。

(一)半导体技术在硅谷持续高速发展

Intel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在经过前几个公司的经历后进行了正确的归纳总结而创立的Intel文化。这种自由、平等的文化在硅谷也逐步形成了风气和精神。诺伊斯曾是肖克利(肖克莱)的公司第二号人物,他吸取了肖克利公司的教训,努力营造一种轻松的工作氛围和没有等级的、民主的公司文化,上下级只有分工不同而已,可以自由争论,计算机主要芯片CPU的技术提高很多是在午餐桌上交流、讨论出来的。管理人员不搞特殊化,不像其它公司的高管有专门的车位。公司的管理人员都是从公司内部长期锻炼和培训出来的,不像其它公司用外面的“空降兵”。他吸取了在仙童公司被资本(投资人)控制,和有些微软公司一样把自己的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公司手里,避免被类似IBM这样大公司的资本控制,难以发展壮大。此后,计算机在Intel和AMD等公司对硬件速度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也大幅提高。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提高,又提高了半导体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使得集成电路遵循“摩尔定律”,不断地提高集成度和硬件速度。就这样形成“大鸡生大蛋,大蛋又生大鸡”的良性循环,使得半导体技术迅速成为科技竞赛的主战场,成为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硅谷Santa Clara的Intel总部有免费让任何人参观的Intel博物馆,里面展览着半导体行业发展历史和半导体器件的进化史。

IBM公司是和硅谷的成长一起腾飞的。IBM于1911年6月15日在宾厄姆顿西几英里处的纽约恩迪科特作为CTR公司注册。1944年IBM公司与哈佛大学开始合作,先后制成了电子管计算机MARK-1和MARK-2。1952年IBM 在硅谷圣何塞市中心新建了一家实验室,四年后,人类历史上首块硬盘在这里诞生。同年,为了提升自己在东海岸的知名度,IBM有了雄心勃勃的新计划、购买了190 英亩土地。1986年,IBM研究所离开圣何塞搬到了现在的 Almaden 实验室。公司做出这样的选择完全是看中了 Almaden 优美的环境,在这里设立办公室实在是太享受了,员工午饭过后都愿意在园区散步,Almaden实验室的建筑就像是天才科学家的庇护所,在这里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释放自己的创造力。1981年8月12日IBM佛罗里达州博喀拉藤(Boca Raton)的一组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唐·埃斯特利奇(Don Estridge)的领导下设计、推出了IBM个人电脑(IBM PC兼容机5150)。IBM PC在商业上成功后就又被恢复到传统的IBM管理控制下了,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竞争者毫不费力地就超过了IBM。如果IBM将个人电脑研发放在硅谷,不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全球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的前5大公司中,有3个大公司在硅谷,它们是应用材料公司(AMAT)、科林研发公司(Lam Research Corporation),和KLA-Tencor(科磊半导体)。多年来这3个公司的排名总是1、3、5。

应用材料公司(AMAT)创建于1967年,与仙童公司同在硅谷的山景城(Mountain View)。AMAT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目前公司总部位于硅谷圣塔克拉拉,离Intel总部很近。应用材料AMAT的发展也是和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同步(有机会参观Intel总部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史的展览馆),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1967年至1979年,半导体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分工,应用材料取得竞争优势。

(2)第二阶段是1979年至1996年,半导体行业处于成长期,发生三次产业转移,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应用材料提前进行市场布局,持续形成技术竞争优势。

(3)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2013年,半导体行业回落,发展放缓,应用材料进入泛半导体市场,试图熨平周期波动。

(4)第四阶段,2013年之后,半导体行业需求回升,但是技术迭代放缓,应用材料开始寻求新的技术增长点。

科林研发公司(Lam Research Corporation)创立于1980年,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弗里蒙特(Fremont),是向世界半导体产业提供晶圆制造设备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该公司的创始人曾是HP公司半导体工艺线上的一个林姓工程师,不同于其他工程师、他们能熟悉和操作各种半导体设备,而这位林工程师只会操作等离子刻蚀设备,还被他的同事、后来也曾经是我的同事取笑过,因为等离子刻蚀设备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上下2个平行的、加上射频电压的平板电极间通刻蚀入反应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但林工程师发现对不同的材料刻蚀、平板电极间有不同的最佳距离,而当时市面上刻蚀设备的平板电极间都是固定距离,不能再工艺过程中改变、或不同工艺时预设。于是他在他家车库里研制了第一台能控制平板电极距离的刻蚀设备,优化了工艺制程,至今这个技术仍然是Lam Research设备的优点。

KLA-Tencor(科磊半导体)是全球工艺制程检测设备龙头,1976年成立于美国加州硅谷。1997年收购Tencor,原KLA专注于工艺制程缺陷检测解决方案,而Tencor则致力于各种薄膜厚度量测解决方案。合并后的KLA-Tencor凭借其良好的现金流大肆进行收购,扩充KLA-Tencor的产品组合,不断强化公司的竞争优势,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工艺制程检测设备和仪器公司。

(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不但促进了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也很快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实从需求上来说,在20世纪50年代的电子管计算机时代,通信研究者就认识到需要能在不同计算机用户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常规的通信。1960年,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署(ARPA)出于冷战考虑建立的ARPANET引发了技术进步并使其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

1969年10月29日,美国斯坦福研究院(SRI)的一台计算机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网际联网之父,李欧哪.克岚洛克Leonard Kleinrock)的一台计算机在首个使用分组交换技术的网络(ARPAN网)上实现了连接。它们相当于之后形成的互联网上最初的两台主机。到1969年12月,ARPANET网包含了四个节点,分别位于斯坦福、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犹他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

ARPANET网的创建者希望能有一种简便的相互交流方式,于是出现了一种允许网络上不同主机间进行信息交换的系统,而不只是允许同一台机器上的不同用户间交换信息。1971MIT工程师Raymond Tomlinson引入了“@”这个符号来区分用户和网络主机,他在两台计算机之间端对端传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到1973年,电子邮件已经占到了ARPANET网所有活动的约四分之三,并且连往英国、挪威等美国以外地区。

1975年,在斯坦福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UCL)之间对TCP/IP协议进行了测试。TCP/IP协议标准解決了跨越不同电脑系统连接的问题,使在一个网络上拥有更多数量的主机成为可能。TCP/IP协议由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工作的 Robert E. Kahn和Vinton Gray Cerf设计。后来美国国防部決定將TCP/IP的所有技术公开,让全世界免费使用。

1976年由BBN、斯坦福等大学研发了路由器(Router)设备,使得网络连接更加方便。

20世纪80年代,硅谷似乎忙于半导体的设备创新和工艺改进,网络由美国和欧洲其它大学和研究所根据需求在发展。直到十几年后,90年代,网络技术又回炉硅谷这个大的孵化器,才得以高速发展。

1983年6月23日,在美国洛杉矶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对域名系统(DNS)进行了首次成功测试。它由包括Jon Postel、Paul Mockapetris和Craig Partridge在内的研究小组创建,相比数字形式的地址,它使互联网地址更易于记忆。1984年10月,建立了七类通用顶级域(gTLD),包括.com、.net、.org和.gov。截至1987年,互联网上大约已拥有3万台主机。

1989年,在位于瑞士和法国边界的欧洲核研究机构的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蒂姆·伯纳斯一李(Tim Berners-Lee)和罗伯特·卡利奥( Robert Calliau)开始着手改进实验室的研究档案处理程序。CERN当时连接因特网已有两年时间了,但科学家想找到更好的方法在全球的高能物理研究领域交流他们的科学论文和数据。他们俩各自提出了一个超文本开发计划。蒂姆·伯纳斯一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超文本系统”。他描述了该系统如何通过“使现有的大型数据库链接在一起并与新的数据库链接”,找到一个地方用于存放,“认为重要的任何信息或参考文献,并找到一种之后用于查找这些信息或参考文献的方法。包含的信息会突破临界门限,这样的结果对使用者非常富有吸引力,因此该方法的有效性反过来将有助于它的广泛使用”。1990年,对现在称为“World Wide Web(www万维网)”的系统制定了规则,也为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统一资源标识符(URL)制定了标准。至关重要的是,该系统不仅可供欧洲核研究机构(CERN)使用,而且可供所有人免费使用。1991年,罗伯特先生开启了第一个网站,指明万维网及其目标是“实现对海量文档的普遍接入和访问”。同年,第一个网络摄像头在英国剑桥大学得到了应用。它用于监控一个计算机实验室中咖啡机的状态,这样,研究人员就可以看到是否有咖啡可以饮用。

尽管不是第一个图形化网页浏览器,但1993年投放市场的伊利诺伊大学开发的马赛克浏览器(Mosaic)得到了公众的普遍欢迎,原因是它易于使用。1994年,Mosaic的几个作者制作了网景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每个人都可以用。这些工具对万维网的推广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互联网技术回炉到硅谷后改变了世界

1993年,推出了万维网搜索引擎Aliweb,之后不久又推出了其他的搜索引擎,包括1995年推出的AltaVista和Yahoo。但是互联网(INTERNET)技术在回炉到硅谷时,由YAHOO把她发展壮大,才使得INTERNET改变了整个世界。

199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系的博士生杨致远和同窗大卫·费罗在一辆拖车里建立了雅虎(Yhaoo),一开始是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杨致远和同窗就是在互联网的蒙昧状态下,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导航信息库,每天,他们有数小时泡在网上,分别将自己喜欢的信息链接在一起,上面有各种东西,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信息等。开始时他们各自独立地建立自己的网页,渐渐的链接的信息越来越广,网页也就放在了一起。搜集的网站越来越多,两人就分类。每个目录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人们纷纷反馈信息,使内容更加完善。到1994年冬,他们把学业也扔在一边,决心将雅虎付诸商业化运作。互联网历史赋予的机会被他们敏锐地把握住了,当时网景公司的网络浏览器测试版刚刚发行,通过网络赚钱的时机开始成熟。那时候网上有许多雅虎的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站都靠机器自动搜索起家,但技术不成熟,结果不准确。雅虎的分类层次完全是由杨致远和大卫手工完成的,检索站点是用户寻找网上信息最直接和最方便的途径。

随后杨致远经过与多家公司的谈判,最后得到网景公司的帮助。1995年1月,网景浏览器一个最重要的按钮:网上搜索指向了雅虎。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那个按钮时,他会被自动地带到雅虎的网站。网景浏览器的成功使得雅虎迅速在互联网上成名。互联网巨头崛起的际遇有时非常相似,如同微软借助IBM的崛起一样,雅虎找到了网景这一关键助力,而未来雅虎也正是被谷歌“寄宿”而帮助其崛起。这就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利用风险投资方面,雅虎也引领了风潮,正是雅虎证明了风险投资能够借助投资互联网网站取得极大的成功而迅速繁荣起来。杨致远当时找到了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当时红杉公司的创始人莫里兹(Mike Moritz)起初有些犹豫,因为他没有想清楚雅虎本身只是在网上提供服务,而且是免费的,其商业潜力在哪里。但他后来思考明白后,做出了极为成功的一笔投资。1995年4月红杉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在红杉的资助下,雅虎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日本的软银总裁孙正义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虎的,1995年秋,软银开始向雅虎投资,这使杨致远的公司走向了新阶段,在当时为全球访问人数最多的网站和互联网第一品牌,在2000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美国40岁以下富豪排行榜之时,杨致远位列第四,资产58.5亿元,是最年轻的美国华人首富。

1995年9月,当时Omidyar的女朋友酷爱Pez糖果盒,却为找不到同道中人交流而苦恼。于是Omidyar建立起一个拍卖网站,希望能帮助女友和全美的Pez糖果盒爱好者交流,这就是eBay。令Omidyar没有想到的是,eBay非常受欢迎,很快网站就被收集Pez糖果盒、芭比娃娃等物品的爱好者挤爆。eBay是属于无意中撞到了客户真正的需求,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如今eBay和比它早2个月成立的Amazon公司(1995年7月)都是全球最大的网络交易平台之一。

1985年,出现了最早的网络聊天室The WELL。世界各地现有许许多多区域性社交网站。2004 年Facebook在硅谷创建、并把社交网站发扬壮大,于2006年向全世界开放。图像和视频共享网站Flickr创建于2004年,YouTube创建于2005年。2006年Twitter推出了微博。2006年eBay 收购了Skype。2011年5月10日微软收购了Skype并将其MSN合并到Skype,使得Skype的网络电话得以高速发展。

1998年,拉里·佩奇(Page)和谢尔盖·布林(Bryn)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谷歌在线搜索引擎,并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同年,发明Google Page Rank专利。这项技术直接导致了 Google 的崛起,它由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自己出资,由斯坦福大学和斯坦大学的斯坦福宿舍室以小笔预算出资。1998年8月7日,Google在硅谷山景城正式注册成立并运营。两人使用了打折的计算机零件,并用完了信用卡,然后Sun Microsystems 的联合创始人 Andy Bechtolsheim 向“Google Inc.”写了一张100,000美元的支票。据报道,Bechtolsheim 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的前沿看到了早期的 Google 产品演示后立即写了支票。

不久,更多的现金流入。亚马逊的创始人 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成为早期投资者,谷歌开始攀登互联网搜索引擎金字塔的顶端,该搜索引擎于1999年正式推出。公司使命声明很简单直接:“组织世界各地的信息,并使其普遍可访问和有用”。

在随后的几年中,Google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增长之路,雇用了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销售专业人员,行政和市场营销人员。据报道,谷歌联合创始人邀请雅虎、Excite和其他几家硅谷公司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幸运的是,对于他们俩以及今天成千上万的Google员工和数百万投资者而言,所有交易均告失败,Page 和 Bryn 得以继续前进,从而确保了他们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上的地位。

(四)移动通讯在硅谷发展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96年,诺基亚公司在芬兰提供了经由移动电话的互联网接入服务。1999年,日本NTT DoCoMo公司向市场投放了“i-Mode”: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移动万维网服务。可提供多媒体服务的智能电话为移动万维网带来了新的动力。这个技术后来在硅谷这个大的孵化器的苹果公司得到快速发展,苹果公司于2007年推出了iPhone。

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1976年4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史蒂芬·沃兹涅克(Stephen Wozniak)和罗·韦恩(Ron Wayne)三人组成了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同年5月,乔布斯与一间本地电脑商店The Byte Shop洽商,店主保罗·泰瑞尔(Paul Terrell)订购50部后来被称为Apple I的设备,并在交货时支付每部500美元。乔布斯取得了这份订单后,出售自己贵重物品进行筹款,并且说服大型电子零件分销商Cramer Electronics店铺信用部经理,先给零件后付款,最终乔布斯成功的完成这笔交易。

1977年沃兹已成功设计出比Apple I更先进的Apple II。乔布斯想将公司扩充并向银行贷款,但韦恩因为冒险投资失败导致的心理阴影而退出了(另一说法是:韦恩为了健康选择放弃疯狂的工作)。当时的苹果电脑公司缺乏资金来源。乔布斯最后遇到麦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麦克·马库拉注资9.2万美元并和乔布斯联合签署了25万美元的银行贷款。得悉乔布斯贷款开始第一笔生产之后,韦恩感到如果公司破产,那么他也会承担这笔债务。可能因为缺少冒险精神,或者自己曾经失败的生意给他留下心理阴影,他很快决定把自己10%的股份出售掉。在提出想法后,乔布斯同意了,并支付了他800美元。如果当时他没有这么做,时至今日他至少可收获数十亿美元。后来这成了一段很著名的反面励志教材,被称作犯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错误”,也被许多美国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没有眼光的人”或世界上“最后悔的人”。但韦恩称如果他当年继续留在苹果公司工作,巨大的工作強度可能会令他沒命活到現在:“如果我当年仍然和他们一起工作,那么我现在可能会成为坟墓中最富有的人”。

1977年4月,苹果公司在首届西岸电脑展览会(West Coast Computer Fair)上推出Apple II。Apple II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个人电脑。Apple II 型也首度拥有输出单声道声音的架构,使个人计算机不再是哑巴。Apple II 型在80年代已售出数百万部,还拥有多种改良型号,此两种计算机一直到 90 年代末期,仍然可以在许多学校里发现踪影,成为个人计算机的代表作。

1984年1月24日,Apple Macintosh发布,该电脑配有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操作系统,成为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Mac电脑一经推出,即受到热捧,人们争相抢购,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Macintosh延续了苹果的成功,但不能达到它最辉煌时的水平。

1985年,乔布斯获得了由里根总统授予的国家级技术勋章。乔布斯坚持苹果电脑软件与硬件的捆绑销售,致使苹果电脑不能走向大众化之路,加上蓝色巨人IBM公司也开始醒悟过来,也推出了个人电脑,抢占大片市场,使得乔布斯新开发的电脑节节惨败,总经理和董事们便把这一失败归罪于董事长乔布斯

1985年4月经由苹果公司董事会决议撤销了乔布斯的经营大权,乔布斯几次想夺回权力均未成功,便在1985年9月17日愤而辞去苹果公司董事长职位,卖掉自己苹果公司股权之后创建了NeXTComputer公司。到了windows95系统诞生后,苹果电脑的市场份额一落千丈,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

1985年10月24日,时任苹果CEO的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签下苹果有史以来最坏的合同。他同意微软如果继续为苹果生产软件(如Word,Excel)就允许微软使用部分苹果图形界面技术。如果Sculley没有与微软做下这笔交易,Windows也许永远不会介入,微软也许很难形成大的气候,因为由于它与MacOS相似性,很明显苹果将会轻松的在任何反对微软的诉讼获胜。

1997年,乔布斯创办的NeXTComputer公司被苹果公司收购,并且再次回到苹果公司担任董事长。固然资本是重要的,但资本最终意识到形成创造力的想象力和眼光(vision)更重要,乔布斯回归的成功就是证明。

2001年,苹果推出了Mac OS X,一个基于乔布斯的NeXTStep的操作系统。2001年10月23日,苹果推出的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大获成功。

2004年8月31日,苹果展示了基于G5处理器的iMac型号,并在9月中旬推出市场。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台式电脑,大约5.1厘米厚(约等于2英寸)。

2006年,史蒂夫·乔布斯发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分别为iMac和MacBook Pro。2007年,苹果推出了iPhone,一个结合了iPod和手机功能的科技产品。它也是一个上网工具和流动电脑。

2008年,史蒂夫·乔布斯在Mac World上发布(从信封中取出)了MacBook Air,这是当时最薄的笔记本电脑。2008年7月11日,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3G。iOS2x版正式提供全球语言。以后iPhone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产品问世。

(五)本篇

2000年之前,在硬盘比较贵和容量较小时,出了一个和CD读盘差不多的PD存储设备,但因为速度太慢和容量不够大,很快被可读写DVD存储设备取代。但仍然是因为速度太慢和容量不够大,很快被后来的USB和半导体存储芯片、以及新一代的硬盘取代。许多技术持续的时间很短。另外好东西和好技术不一定有人接受,计算机的C语言是很不严谨的语言系统,比它严谨的如PASCAL语言最终还是被淘汰了,它就像“世界语”一样不被大部分人接受。上世纪90年代发明的网络通讯协议和技术IPX/SPX是比较先进的、数字式的、快速的,而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原始的TCP/IP网络通讯协议和技术是模拟式的、速度较慢,但因为TCP/IP简单、被大众喜爱,于是IPX/SPX网络通讯协议和技术在2000年之后就淘汰了。技术创新一定要有大的改变、能兼容或容易升级现有的技术、和能被大众接受才能可持续发展,否则就是短命技术。

很多美国人看到YAHOO的成功后、都会悔恨地拍着脑袋:“这么简单的技术我怎么就没有把它实用化呢?!”看过吴军的《数学之美》,其中有很多Google早期发展的具体技术过程,我和几个朋友看后都有“入错行”之感,因为在技术上搜索技术看起来并不难。但是这些公司,从一开始当作兴趣,继而为他人着想,再到满足大众客户需求,把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最终改变了世界。

了解这些成功者,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能真正了解人们真正的客观需求,而不是追寻主观的技术价值。很多人不了解客户需求、或错误地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从而不能使得创业成功或公司可持续发展。客户需要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再好的、先进的东西,不能帮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对客户来说,都是没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指出:“完美的搜索引擎需要做到确解用户之意,且返用户之需”。谷歌致力于成为搜索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尽管谷歌已是全球公认的业界领先的搜索技术公司,但其目标是为所有信息搜寻者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

表面看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一直在引领iPhone,但其实是乔布斯一直在根据苹果公司能够达到的技术能力来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更高的需求。乔布斯有一句名言:“通常情况下,人们并不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直到你把产品呈现在他们面前”。这是知道客户需求的最高境界,是知道了连客户自己都不知道的客户真正需求。为了推出更薄、充一次电使用时间更长的iPhone,乔布斯不断地探寻高效电池。在他去世前几个月内,当他听说一个创业公司的电池利用纳米硅管技术可以替代目前用碳粉的阴极在理论上能提高10倍的效能,就主动和这个公司联系,尽管当时这个创业公司的实际效能才提高2倍。

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很多相似的故事。下篇将介绍在2000年网络泡沫和2008年经济危机之间成立的PayPal,由于是在非常时期和恶劣环境下,早期为了生存、竞争而产生的类似肖克利(肖克莱)实验室的不成熟的恶质文化,导致许多科技人员带着痛苦的经验离开PayPal,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同时出来,从而先后产生许多新的公司,如YouTube公司、特斯拉公司、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公司等,继而推动了硅谷新一轮科技创新。使得经济危机就像是大浪淘沙,大浪淘过,硅谷才能再次轻身前进,一代一代,如此循环,以螺旋式上升发展。

(未完待续)

下接《硅谷简介(三、互联网技术

 

古树羽音 发表评论于
“他们能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结合,生活也会非常喜乐,这就是硅谷精神的精髓” ,真棒!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