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但凡碰到要选拔人才的时候,考试都是一种通用且有效的手段。在中国科举考试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而后又是100多年的高考史。而西方正式的考试史也就是400多年。所以,对于应付考试的经验来说,国人可要比西方人多了差不多1000年的经验。可以说这些经验成就了今天的中国,同时也造成了中国巨大的社会问题。
如果我们将考试的举办方称为甲方,将受试方称为乙方。那么,做为选拔手段的考试,对于甲方来说有两个用义,一个用义是表面上的,即对乙方根据考分进行排序。而另一个隐含的用义就是对乙方进行智商分类,套用今天的统计学语言来说就是进行智商classification。对于乙方来说,甲方的第一个用义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能被乙方积极回应。而甲方的第二个隐含用义对乙方的绝大多数来说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侮辱。因此,乙方即使看出了这甲方这个隐藏并不深的用义,但绝大多数乙方多不愿承认和接受。为什么说考试也是一种智商分类而不是排序呢。这是因为,一个好的考试,它只有筛选出一小部分高智商的应试者进行特别对待,而剩余的绝大多数还可以进行再排序和利用。因此对于甲方来说,其对考试的第一用义和第二用义是不同维度上的衡量和筛选。排序出来的人才是普通人才,分类拿到的是精英。在建造各种类型的社会金字塔的过程中,精英是用作塔材料的。而排序出的人才正好可以成就金字塔的结构。这两个用义不仅不冲突,而且还互补。
对于国人来说,士,可杀,但不可辱。更何况老祖宗还说过,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读书人,大家脚碰脚,哪有什么智商差异。纵使有,我也可以笨鸟先飞胜灵禽。难道你家孩子学习轻松不需要补课,我家孩子学习吃力,凭什么你这个灵禽就非得胜我?需求成就了供给,于是,我们有了新东方等大大小小,线上线下各类补习机构。以致其终于成为了公害,在国内,教师为中小学生有偿补课甚至上升成了需要打击的非法行为。
国人对传统的执着的追随并不会以地域转移而转移,我们的中国胃成就了世界各地的中餐馆,同样,笨鸟先飞胜灵禽的传统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圈子中也得到了完美的继承,甚至其还对所在地的其它族裔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美国,各类针对提高竞争力的补习,包装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以至于成就了一种不能以理论来解释的优异表现。殊不知,这种“优异”的表现严重干扰了甲方对于考试这们工具第二层用义的执行,被甲方看作是乙方中的一种底层的起义行为。国人在此的巨大胜利就是玩残了美国通行几十年且行之有效的SAT考试。在这里会有人疾呼“标准化考试是能力考试,哪能胜任第二含义?”。要知道对SAT第二用义最直白的披露是美国著名的Talent研究型机构JHU/CTY。其认定13岁之前SAT能取得一定成绩的少年为Study of Exceptional Talent. 而在此年龄之后,每过一个月考分要求会提高10分,一直到10个月后提高到满分为止。按这样的要求,平均每年大约能有不到200个能入选。由此我们看到,标准考试不仅可以考能力而且也能对智商分类,只不过其对智商的分类容易受到时间(年龄)等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其精确分类难度越来越高。因此,做为辅助挑选条件,挑选方在大龄时会要求参考课外活动等各项EC。
甲方既然是挑选方,那么一定也是主动权的掌握方,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镇压。既然SAT被严重干扰,那么索性取消SAT2考试,弱化SAT权重。甲方完全可以通过拉大终点距离,让先飞的笨鸟在先飞的过程中迷失自我累倒于中途,这样虽然良禽会要付出得更多,但是至少甲方对考试的第二含义又能得以有效贯彻。这不是,CB开始考虑增加更多的AP科目,今年6月份,在线微积分BC考试的难度大幅度提高,虽然可能一方面是为了预防考试在线作弊,另一方面又有很大可能是为了今后提高AP考试难度进行试水,同时收集一下牛娃们对高难度考试反馈的数据以便今后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与此同时,许多海外国人对CB的决定嗤之以鼻,最流行的说法是,你要躺平,还不许别人座起?事实上,你不仅可以座起,甚至还可以立起,只要你能够承受这个负重。CB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对于STEM, 学了微积分,还有多重微积分,还有微分方程,还有线性代数,还有离散数学等等基础课程可以来给良禽加担子,而这些重担可以轻松压垮先飞的笨鸟,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笨鸟无论如何先飞都无法承受这些重担的。而甲方要的仅仅是能够较为精确地进行智商分类。
让笨鸟有机会进入金字塔的顶端,对笨鸟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而对社会来说不仅是损失了另一个良禽,最大的失败是让笨鸟占据了优质的社会资源而,社会却无法从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啰嗦了一堆,让我们也祖宗训导来结束此文吧。
人生所贵有精神,既有精神却不纯。
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
因饥得饱饱犹病,为病求安安未真。
人误圣人人不少,圣人无误世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