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乃黄花》第七十章 进宫
时间有时候很慢,有时候就很快,特别是对于老年的朱元璋,他觉得的时间就是看得见的终点,越来越不够用。他随着身体的衰老,脾气越来越坏,猜疑心越来越重,可是想做的事和能下的决心却越来越多。
朱元璋在下着两步棋,他明着扶持朱允炆为太孙,可是在一三九五年时候,接连斩了辅佐朱允炆的宋国公冯胜和颖国公傅友德,和早先的太子太傅蓝玉和一大众武将。
朱元璋这样做就非常的有深意了,儿子,孙子,国本选哪一个?说说人心的直白如果儿子孙子只能留一个,有谁会选儿子先死呢?
大家都说是朱元璋给孙子朱允炆铺路,可是怎么看着都不像?
坊间老话说过:虱子都靠不住,会去靠虮子?
朱元璋杀了督察院御史曹铭,因为他抗旨说“那些连坐的父母妻儿都不知情,人人连坐无奈太过。
所剩开国的大臣中汤和告老还乡后,在一三九五年平安的去世了。
一三九五年,永平侯谢成,其女嫁给了晋王为妃,也因牵涉到颖国公傅友德案子一起诛杀了。
一三九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了第八次北伐,这是在一三九零年的第七次北伐后时间隔了六年后,那些那些个能臣武将都被斩后,单独指名朱棣独立统领军队,对大宁卫(内蒙宁城)北元军队的歼灭行动。
想想在第七次北伐,朱元璋是任命了晋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将军,怀远侯曹兴,南雄侯赵庸为左右傅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损格为左右参将,配合东路的燕王朱棣,西路的晋王朱纲一起出征。
这么多将领出征,三月初二只有朱棣带兵到达长城的古北口,派人侦察到了北元太尉乃尔不花的军队在蒙古的迤都,那时候天忽然降大雪,四处是一片茫茫的雪原。北元军队想当然的认为这场雪是是最好的天然屏障,根本没有料到和准备,朱棣会果断的兵出险招下令军队在大雪中奔袭千里,包围了蒙古的迤都的乃尔不花。
朱棣没有直接进攻迤都,而是派了乃尔不花的朋友观童去劝降,可见朱棣用兵和用人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结果乃尔不花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在大雪天,被明军几万大军包围,不得不感恩和恐惧下投降,朱棣直接兵不血刃的俘虏了元军数万人,牲畜几万头。
这次北伐的胜利,让朱元璋大喜,他嘉奖了朱棣很多东西,就是臊那些一起出征无功而返的武将的脸。晋王朱纲也是没有遇到北元军队返回了封地。这第七次北伐奠定了朱棣在朱元璋心中的位置,一个不能被随便放弃的角色。
第八次的这次北伐北元,只有朱棣一个人领兵,出兵内蒙宁城,在彻彻山,朱棣打败北元军,俘虏了索林帖木儿,又乘胜追击到兀良哈秃城,歼灭了北元将领哈刺儿,再次凯旋而归。
如果朱元璋要削藩,怎么会让朱棣一个人立下如此多的战功 ?不怕功高震主?
也许刘基的烧饼歌他早都听进去了,朱标在时候,他并不完全相信,也没有全部否决,要不是他给燕京配上了最像自己的朱棣,还亲自为他选了徐达的女儿为王妃,让徐达经营了燕京十几年,不就是留一手吗?
等时间到了一三九六年,朱标去世,沐英去世,秦王去世,朱棣一次次的北伐建功立业,功绩和经验越来越丰富,和京城里呆着的朱允炆小白比,两个人是素质高下是天差地别的。朱元璋看到局势一天天在朝朱棣的天枰倾斜,对于朱元璋这个政治大家,他能够不明白?
很多人会说他老糊涂了,真的吗?
看看在朱棣第八次北伐胜利后,一三九七年朱元璋只争朝夕的干了些什么吧。
设立太仆寺,就是负责养军马的事宜。
设立太常寺,就是负责祭祀,礼乐之事。
设立鸿胪寺,就是负责朝会,宾客,吉凶礼仪。
敕备边十事,富民册,武官人数确定。
颁发了正式的《大明律》。
六部,督察院的赎罪事例议定。
奉天殿,策贡士,会试所取皆是南方士子,引起北方士子不满。
从各地搬迁有钱富裕百姓到应天府,共有一万四千三百多户,消除了各地土豪劣绅的社会根基和人脉。
平定了沔县高福起义。
这些事都不像一个衰老糊涂的帝王干的事,他这样就像为了下一任的皇帝土地春播,早早的深翻地,除杂草,上肥过冬。
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几个不温不火的没有大才的人及退路,说明了朱元璋既不想得罪孙子也不想失去儿子。反正都是他们老朱家的,朱元璋杀掉了一众可以成为朱棣天敌的人物,让他和朱允炆物竞天择决一雌雄罢了,也许他觉得朱允炆胜了也守不住江山,只有在朱棣手里才是最安全的。
到了一三九八年的三月,晋王朱纲去世了,安葬在山西的驼山,当这一消息传到朱元璋那里,他躺在病榻了十几天的眼里流出了浑浊的眼泪,知道自己在人间的日子也不多了,嘴里叨叨着:“果然天下是他的啊!”
在一旁的太监听到后,不敢出声 ,不敢问你,他是谁?这时候谁敢多嘴啊?太孙朱允炆每天就在床前尽孝,多嘴以后都是找死的雷。
朱元璋对三王子朱纲的感情是很复杂,以前恨他犯过很多的错误,残暴,随便杀厨师,车裂侍从,几次自己都要提着剑把他给劈了,现在朱纲走在自己前面,朱元璋难过的同时更相信他是被别人害死的。
朱元璋从朱标开始的死因就有他被人害死的嫌疑,可是找不出端倪来。然后秦王的死也是有宫人谋杀的疑云,也没有破案,现在三皇子晋王之死,如果被人害死是朱元璋早都预料过的不出奇,现在这一圈折腾下了,远在燕京的朱棣自然就是王子中最年长的,军功最大无出其右的人选
朱元璋总觉得有个看不见的手在和自己博弈,从马皇后的死,起初就是肠胃不舒服,到三个皇子的意外的因病去世,朱元璋总觉得被人牵着鼻子走,可是又找不到对手,生命日薄西山的朱元璋只有接受现实,也许朱棣就是真命天子,因为觉得只有朱棣的命最好,出征多次都无灾无难的,真的是刘基所说的,天意的推演吗?
对于朱允炆,他刚生下来时候,朱元璋并不喜欢,因为头骨扁了一块。对于不全乎的长相始终是朱元璋心里隐隐的不适,后来在以一起生活逐渐有了感情,朱允炆聪明会讨朱元璋开心,虽然年纪小可是对于王位归属感确实非常的强烈,把朱标和朱元璋的政治资产早都认为是自己理所应当的所得,如果蓝玉等人还在,朱棣没有什么动作,江山能不能坐稳还两说。
朱元璋趁着朱允炆年幼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帮他平衡朝局,教导他,可是并没有看好他,只是诏令出口不能更改,以后的继承人是立贤立德,标准被他变动后会动摇国本。
朱元璋相信,朱棣不会主动反,最好的结局就是朱允炆善待朱棣到了老年,让他守着国门。
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年纪小,能不被朝臣左右吗?
想到自己时日不多了,朱元璋终于想起了自己留了多年的那张牌,刘萱。他对太监说:“招黄花入宫,帮我做道法。”
在门口严防死守伺候的朱允炆听后,千防万防的他根本没有怀疑朱元璋会有什么安排让道姑刘萱做,这个皇宫里面可以说都是朱允炆的天下了。
四月初,应天皇宫里面春天的花姹紫嫣红的开放,九重的宫阙的大门朝两边开,一线天的天空上有几只玄鹰在高高的展翅飞翔,似乎是替天道看守着神州最神秘莫测,最高的权力王庭有什么异动一样。
穿着一身道袍的刘萱跟着领事的太监朝朱元璋的寝殿走去,一路上宫内的宫女太监都是低头匆匆而过,没有人大声喧哗或是交头接耳,都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保命要紧。
刘萱来到寝殿外,看到妃子嫔妃在外面跪了一地,在这群人后面低阶的妃嫔中,刘萱只是轻轻的一瞥,看到一张美丽熟悉的脸庞,那个人在低头跪安中无意抬头看见跟着太监身后的刘萱,脸色是一喜后的凝重,刘萱想起来了,她是神霄派弟子美丽的道姑一尘,没想到多年没有她的消息,原来她果然被选入了后宫。
两个人眼神迅速交流后赶快闪开,穿着一身素色绫罗绸缎的一尘重新的跪好低头。刘萱跟着太监到了寝殿的门口,在门口看见守着的穿了一身蟒袍二十岁的太孙朱允炆,刘萱拜见了朱允炆赶忙拜见说:“殿下好,坤道七星奉诏入宫”
清瘦眉眼线条分明的朱允炆不冷不热的看了一眼刘萱,点点头没说话,刘萱低头跟着跟着太监进了寝殿。
刘萱跪在寝殿门口远远看着床上有个快风干的老人,虽然不能和平日里霸气的朱元璋联系在一起,但是看到这场景想着他就是当今圣上了,刘萱低头给朱元璋请安:“圣上吉祥,民女刘萱参拜!”
不一会就听见颤巍巍气若游丝的一句话:“你来了,,咳,咳,走近点说话!”
刘萱也不敢起身,就低着头跪着向前走了几步。
“再近一点,到床头说话,咳,咳。”
刘萱回头头看了看朱允炆,他寡长的脸点头同意后,刘萱跪行到床头附近,俯身把头埋在地上。
“把头抬起来。”
刘萱慢慢的把头抬起来,看到病入膏肓的朱元璋心里吃了一惊,半卧在床上盖着被子的朱元璋,憔悴极了,那么的苍老,面皮干瘦,身体缩水了一大截,原来高大威猛的身体变成一个皮包骨的干扁老头,白色的头发像枯草一样浮在身后。
朱元璋看到刘萱意外吃惊的眼神,没有发火责怪,以前厚重的嘴唇变得单薄的微微颤抖,吃力的说:“听说你道法高超,我想让你给我做一场安魂法事,最近我老是睡不好,蒸骨劳热,梦魇不断,非常难受,咳,咳。”
刘萱磕头说:“遵命”
朱元璋说:“你是不是需要人在寝殿外焚香,摇铜铃啊?”
刘萱心中差异有这样的法事吗?驱鬼和五黄才用铜铃呢。可是看着朱元璋本来闭合的眼睛忽然放电盯着她,就像最后的能量的回光返照都聚集在这一刻,期待她说同意,刘萱机敏的反应过来,朱元璋是要和她单独说话,摇铃就是要排除偷听的干扰。
刘萱伏地说:“圣上英明,你想那几个方向摇铃?”
朱元璋咳嗽了几声说:“都摇上,我要各个方向都驱除恶鬼。”
刘萱还没张口,就觉得身后的朱允炆不易察觉的顿了一下,似乎听到他深深的抽了一口气,刘萱回头看,朱允炆端着一张不见喜怒的脸,刘萱觉得他的眼光有一种长钩似乎要从她和朱元璋身上勾出点什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后,目光缓缓的从朱元璋的身上转向刘萱,口气却极为恭顺的说:“我知道了,你尽管做法,我帮你让宫中的道士在寝殿外布置香炉,所有的方向安排一个人专门的摇铃。”
刘萱拜谢后,走到寝殿外和宫中执事的道士交代了法事的焚香摇铃的程序,法事所用东西宫里的道士都有现成的,刘萱拿出黄纸,念诀在现场用朱砂画了些符纸,在寝殿的内外贴上,朱元璋挥手让寝殿内的太监也离去,然后刘萱关上了寝殿的门,门上从里面也贴上了符纸。
不一会寝殿外四周都响起了,嘀铃铃,嘀铃铃的此起彼伏的同铃声,朱元璋招手让刘萱走到他的床边跪下,朱元璋一下子人像打了鸡血般有了精神,低声同刘萱说:“别做法了,我有事同你说,,,,我知道你法力和厉害,蓝玉以前说过,我知道你是老四一边的,就没有动你,知道你并没有害人之心。”
刘萱赶忙低头跪拜说:“谢圣上宽宥。”
朱元璋神秘的问:“你父亲去世前的去过的村子你还记得?”
刘萱点点头,“,嗯,,”
朱元璋叹口气说:“我和天道斗了半天,还是输了,朱标,沐英,秦王,晋王都,,,,现在这个太孙我怕他以后不能善终,所以托你以后万一他遇到生死危机,你要救他,送他去那个地方,我死后也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刘萱诚实的点头说:“民女何德何能,不敢答应,圣上!”
朱元璋这时候也不咳嗽了,说话也不喘了,霸气的说:“这个你必须答应,只有你才能救太孙。”
刘萱流泪的点头,这是什么事啊,自己是风箱两头受气,朱元璋明明知道自己心偏到朱棣还要自己亲手救朱棣的对头朱允炆,简直就是死路一条,行不通。
朱元璋看着刘萱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终于放下心往身后的枕头一躺,望着少女的刘萱已经是中年的样子,心中有些感叹,忽然的问她:“你记恨朕吗?拆散你和老四和龙虎山那个?”
刘萱摇摇头说:“民女八字不好,我爹爹从小就让我不嫁人的。”
朱元璋道破天机的说:“我早知道你八字和我重合,虽然你爹给你改了出生时辰,因为你是刘基之女,他能算尽天下,怕你是武则天的命数。杀不杀你之前,问过高人说你是暗夜凤凰的格局,只要不婚就对大明朝无害反而又非常大的补益作用。所以我让你为我办事,为大明朝服务,嫁一个男人可惜了,看! 以前你帮了应天的妇女,后来又帮了沐英,现在你既能帮老四又能帮太孙,我留你留对了。“
刘萱一听惊吓的一身冷汗,回头看庆幸听了父亲的安排没有结婚,父亲大人果然算准了自己命在朱元璋手里,要不然自己早都被咔嚓了,不婚的她没有丈夫子嗣就翻不出大的风浪,对朱元璋的家天下没有威胁才留了一条命啊。
刘萱跪拜说:“谢谢圣上的信任,不杀之恩。“
朱元璋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说:“等到了那一天再打开,如果没有危机发生,,,你就直接烧掉它。“
刘萱接过锦囊揣入怀里放好,朱元璋嘱咐说:”万一你真的救了太孙,你最好想法在老四的眼前消失吧,他,,,,“
朱元璋没有把话说完,知子莫若父啊,刘萱接了这个任务,等于就是背叛朱棣,朱棣登基后缓过神了,她没有再活下去的机会了。
可是整个大明朝里,没有人比刘萱更合适的人了,天选的背锅侠,背着他们家三代人的恩怨。
刘萱在朱元璋的床边跪着,看见朱元璋龙眼里居然淌出了两行老泪,顺着脸上风干的皱纹流下,就像是万年荒漠里流出的河水,刘萱想他这个泪是给自己流的吗?
静默了一会,朱元璋好像一下子衰弱不勘,嘴唇使劲的拱动,喉咙里呵呵呵的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刘萱赶忙上前,将衰老的朱元璋扶起坐好,给他轻轻的拍拍背,终于老皇帝吐出一口脓痰,干枯的双手抓住刘萱的说:“你可以走了,此生就这样了,我对的起天下人,对不起的让他们梦中来见吧,咳,咳,咳。“
刘萱把朱元璋扶好躺回到靠枕上,磕头拜谢后,打开了寝殿的大门,见到了门口守卫的朱允炆说:“法事做完了,可以给圣上熬一碗安神汤药,他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