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浪淘沙》有感(1)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其一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七绝
      观《大浪淘沙》有感
      江山纵阀乱浮倾,
      社稷推陈出杰英。
      千吼泊涛驱秽浊,
      一行负重拯民生。
      其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七绝
      大浪淘沙感
      浪淘漉石显金昭,
      天妒怀才泯政操。
      德位欠匹众贬毁,
      焘彪溢欲自出逃。  
      注:张国焘最后背叛所参与创建的党,林彪最后背叛参与所建之国。是为其一腔欲望?为了逞强赌一时之气?是为了挑战毛泽东的权威?
      其三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七绝
      十三代表
      万国吸经百试行,
      十三代表二修成。
      泊来浪去王朝溃,
      蒋萎毛伸赤县兴。
      注:十三名一大出席者,唯有毛泽东和董必武走到了最后,胜出。
      看了《觉醒年代》之后又看《大浪淘沙》。印象愈深,又是一部能动、向上的教科书级别的电视剧,以鲜明的政论体风格,强烈的纪实性和严谨的史实结构展现中国共产党党史,细致入微叙述给人们呈现出革命中每一次重大事件。当然这也同样是人们不该遗忘的一段历史,今有岁月静好,只因有人负重前行,中国大陆之所以能拥有现如今安稳的生活,都是先贤的探索,老前辈们不朽的精神,忘我的奋斗,为了理想,追求美梦而用血肉辛劳汗水换来和平的年代。
      前赴后继,岂止千万精英殉国,
      保色延基,能有多少世代传承?


      (略)          中共一大代表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荷兰人马林到达上海,提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李达所主持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作为发起团队展开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且向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2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各地加上日本小组,共有七个共产主义小组推选了12名代表出席大会: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代表:陈公博;日本留学生代表:周佛海;另外陈独秀又指派代表包惠僧带去了他的信件,其中包括四点意见:“一曰培植党员;二曰民权主义之指导;三曰纪律;四曰慎重进行征服群众政权问题。”另外,南京和徐州两地也分别派出代表郭青杰(或说刘真如)和陈亚峰抵沪出席一大。但南京代表因受无政府主义影响,不愿受纪律约束,中途退席,并“挽陈返徐”。何叔衡因为年纪偏大(45岁),被几位主要代表认为是“老夫子”不适合出席,在开会之前返回长沙。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兼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也参加会议。
    这13名代表的身份都是记者、学生或教师,他们代表全国50余名党员,但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都没有参加会议。陈独秀当时正在广州担任南方政府广东省教育厅长。同时,陈独秀考虑到陈公博刚刚结婚,让他顺便到上海游玩。对于李大钊未参加会议,中国史学界有三种主要说法,一是,忙于北京大学的校务,二是,筹备、出席少年中国学会年会,三是,领导北平八大高校的索薪斗争运动。李大钊于6月3日率代表到新华门总统府请愿时,头部受伤,入院治疗。有作者认为是北京小组成员没有预见到一大的历史意义,故未通知李大钊。即刘仁静在多年后回忆所说称:由于对一大的意义认识不足,一般习惯于在组织活动中不惊动李大钊,因而没有选举他。北京小组选举时,张国焘成为第一个被推选的代表。邓中夏、罗章龙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当选代表。最终刘仁静成为北京小组第二个代表。
    当时在法国的旅欧共产主义小组由于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也没有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但学界仍将之与七个共产主义小组一同视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另一方面,由于郭青杰和陈亚峰的退出,南京、徐州小组未被归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亦不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党员统计范围之内。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主要依靠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就其社会成分而言均属于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着当时全国的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也都是知识分子。过去有学者提出50多名党员中有工人,但是没有谁能找出谁是工人。中共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是大学教授,而13名中共一大代表都是教师或学生。在看重职称、学历的今天,人们更愿意关注陈独秀、李大钊和13名中共一大代表的学历与职称问题。

       具有大学学历的有9人,其中有6人曾留学日本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895年入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907年夏考入刚刚创办的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夏毕业。同年底东渡日本留学。1914年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在那里,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8年1月,29岁的李大钊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大图书馆主任。从1920年7月起,李大钊担任北大教授,仍然兼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职务。他为北大史学系学生开设“史学思想史”、“史学要论”等课,在经济系开设“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课,在法律系开设“社会主义”课。同年9月,又与人在政治系举办“现代政治讲座”,还开设“唯物史观研究”。李大钊除在北大授课外,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授“女权运动史”、“史学思想史”、“社会学”、“图书馆学”等课程。由此可见,这时的李大钊就是以教书为主业,图书馆主任仅仅是个兼职。
  陈独秀(1879~1942),原名乾生,字仲甫,曾用过陈仲、陈由己、陈铎生、三爱、只眼、方桓甫等笔名或化名,安徽安庆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6岁开始随祖父读私塾,17岁时中秀才,而且是第一名。1897年8月,去南京考举人,却没有考中。1898年,陈独秀到杭州求是书院学习法文和造船学,因有反清言论,被警察追捕,逃回安庆。1901年10月,陈独秀首次赴日,先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补习日语,就读于东京专门学校(早稻田大学前身)。1902年3月回国,与柏文蔚等组织“青年励志学社”,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科学与民主”的口号。1902年9月,陈独秀进成城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陆军科,1903年4月因进行革命活动被日本政府遣送回国。1906年,陈独秀第三次留学日本,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学习,后入早稻田大学学习英语。1909年回国后,在杭州浙江陆军学堂任国文史地教师。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和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很快声名鹊起。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同月,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一职。因为北大的教师们都有高学历,为了能让陈独秀静下心来做教授,蔡元培还为陈独秀办了一份日本东京大学毕业的假档案,以防教师们起哄。但陈独秀的北大教授的日子并不长,他在北大以《新青年》为阵地掀起的新文化运动,遭到了守旧势力的仇恨,社会及学校的各方旧势力集结在一起,对新文化进行“围剿”。1919年3月,陈独秀被迫离开北大。
  李汉俊(1890~1927),原名书诗,又名人杰,湖北潜江人。1902年,只有12岁的李汉俊在哥哥李书城的好友吴禄贞的资助下,去了日本。他先进了一所法国教会学校读书,1915年7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学科,成为清政府的官费生。李汉俊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位把唯物史观列为高校教学科目的教授,他的《唯物史观讲义初稿》(甲、乙)两册原本现保存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内。直到遇难,李汉俊始终是以教师为职业的。
  李达(1890~1966),字永锡,湖南永州人。1909年中学毕业,同年秋考入北京京师优级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读书,并立志教育救国。1912年秋,京师优级师范学校暂时停办,李达只得回到湖南,先在一所中学任教谋生,后来先后在湖南工业专门学校、湖南优级师范读书。1913年,李达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湖南留日官费生,赴日本留学。留学的第一年,李达在日本集中精力学习日语、英语、德语,因用功过度,身患肺病,1914年回国养病。在养病的3年中,李达与人合伙开了家药店,做了3年的药商。1917年,李达再次赴日,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后改称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理科。日本第一高等学校是日本最好的学校,也是日本5所国立学校之一。当时中国政府规定:凡是考进5所日本国立学校的中国学生,都算官费生,按规定李达成了官费生。1920年8月,李达由日本回国后,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并于同年11月主编《共产党》月刊。
  1921年7月,李达参加了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宣传。后来,因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激烈争论,遂离开党组织。此后,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1923年至1926年,任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学监兼教授。1927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官,兼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3月,回长沙筹办国民党湖南省党校,任教育长。9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30年,任上海法政学院及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至1937年,先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兼经济系主任、中国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朝阳大学教授。1938年到桂林,任广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至1949年,任湖南大学教授。1949年12月,重新加入共产党。同月,被毛泽东任命为湖南大学校长,成为由中央政府最早任命的大学校长之一。1952年11月,李达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直至去世。可见,李达的一生是以教师为职业的。
  董必武(1886~1975),原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从小跟随教私塾的父亲读书,1903年考中秀才,随后在家乡高等小学任教。同年到武昌考入中学堂,未上。1905年入湖北省文普通中学堂。毕业后赴黄州任中学英文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董必武赶赴武昌投奔军政府任秘书,后曾担任过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员、湖北省军政府总务科长。1913年,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东京。1914年赴日本留学,同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毕业于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法律专科。同年回国任律师。1920年创办私立武汉中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副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家副主席等职务,197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1973年,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周佛海(1897~1948),湖南沅陵人。周佛海的父亲是举人出身,曾经在曾国藩手下做幕僚。周佛海出生不久,其父病故,家境败落。起初,周佛海在乡塾接受启蒙教育,后考入沅陵县高等小学堂。1917年,家境十分贫寒的周佛海在好友和学校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周佛海面对600名报考者只录取50人的困难,考进了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成了官费生。他与李达同时考进了同期的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这也算是历史的一种巧合。周佛海于1923年毕业,应邀出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并任广东大学教授。1924年秋,周佛海脱党。脱党后,周佛海走上了反共的道路,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和蒋介石的心腹。抗战期间,周佛海投靠汪精卫成为大汉奸。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终年51岁。

  在国内获得大学学历的4人中,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有3人
  陈公博(1892~1946),广东广州人。1914年,陈公博考进广东法政专门学校读书。但他对于法律毫无兴趣,后于1917年夏天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
  张国焘(1897~1979),字恺荫,原名张特立,江西萍乡人。1916年暑假,张国焘毕业于江西有名的心远中学,并考入了北京大学,被编入理工预科一年级第三班,后转入理学院。
刘仁静(1902~1987),又名亦宇、敬云、养初,湖北应城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学习,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武昌高师毕业的陈潭秋
陈潭秋(1896~1943),原名陈澄,字云先,又名秋荪,化名徐杰,湖北黄冈人。1916年,陈潭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
  具有中师学历的有4人
  毛泽东(1893~1976),原字咏芝,后改润之,湖南湘潭人。8岁开始读孔子的圣贤书,13岁时由于父亲的干预而辍学三年。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到湘乡县东山小学读书,以其作文的出众而受到老师、学生的称赞,在校内小有名气。20岁考入公立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第二年四师并入第一师范学校。
  何叔衡(1876~1935),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1902年7月,何叔衡遵从父命,到县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秀才,时年26岁。1913年春,已37岁的何叔衡到长沙报考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为该校年纪最大的学生。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俊瑞,字灼斋,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县)人。1918年4月,王尽美考入济南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包惠僧(1894~1979),原名包德芬,又名晦生,湖北黄冈人。1912年,包惠僧考入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开天辟地》、《建党伟业》、《光荣与梦想》、《开国大典》、《星星之火》。
    《觉醒年代》以如椽巨笔生动描绘了从1915年到1921年6年中社会文化思潮风云激荡的历史嬗变轨迹,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所植根的思想文化基础与社会背景,生动展现了觉醒年代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民党内部也曾爆发了“蒋桂之战”以及“蒋冯阎大战”。而共产党军队内部,没有过部队间火并或大战的记录。
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四川籍元帅最多,有四人,分别是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次之是湖南籍元帅,有三人,分别是彭德怀、贺龙、罗荣桓。这些人中哪两个最先相识呢?是朱德和刘伯承,而且俩人曾发生过生死之战。
朱德,四川仪陇人;刘伯承,四川开县(今属重庆市)人。
1916年,朱德和刘伯承都参加了护国战争,但朱德效力于滇军唐继尧部,刘伯承效力于川军熊克武部,两人并不相识,却有一个共同敌人,复辟帝制的袁世凯。
袁世凯倒台后,西南地区陷入军阀割据,战事频繁。1918年1月,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与云南、贵州的滇军、黔军联合,讨伐由北京段祺瑞政府任命的四川督军刘存厚。刘伯承在熊克武的手下,担任第5师第9旅参谋长;朱德此时为滇军旅长。一次,刘伯承奉命前去与滇军谈判,由此与朱德相识。
后来云南军阀唐继尧图谋占据四川,与四川军阀熊克武发生冲突,双方遂爆发战争,朱德和刘伯承已是各自名将,双方各为其主,在战场上难免兵戎相见。1920年,由于川军与客军发生矛盾,川军以“驱逐客军、净化四川”为口号向客军大举进攻。刘伯承率部在潼南一带,击溃黔军王天培部。接着,向重庆挺进。在友邻的配合下,于10月15日一举攻占重庆,并在官井巷口击毙滇军旅长、重庆警备司令鲁子才。旅长张冲听说刘伯承获得大胜,喜出望外,致电称刘:“千里转战,凌厉无前,乘胜追锋,奏此奇捷,劳苦功高,至堪佩慰。”
兵力强大的滇军旅长朱德率部接连打垮川军,川军急召时任团长的刘伯承应战。刘伯承虽为团长,但战时指挥旅级部队。在两人的直接交锋中,刘伯承治军严格,大发神威,连连取胜,而朱德指挥的滇军纪律相对松弛,不服管教,导致节节失利,损失惨重,最后在战争中落败。朱德最后仓皇出逃,后化装从小路逃回云南。
后来,朱德去了德国留学,回来后已是一名党员。1926年,他受党的委派,到四川万县策动军阀杨森易帜参加北伐时,却因杨森屡屡失信而束手无策。而这一年5月,经四川党组织的主要创建人杨闇公和老同盟会员吴玉章两人介绍,刘伯承成为中共党员。11月中旬,杨闇公、朱德等人,到重庆刘伯承家开会。 “仇人”相见,又惊又喜。在这次会议上,他们根据中央的意图,成立了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由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组成,地委书记杨闇公兼任军委书记。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在两位开国元帅之前的杨闇公是国家主席杨尚昆及总政治部主任杨白冰的胞兄。
     两位老帅由此开启了长达50年的合作历程。二人共同参与和领导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一个总司令、一个参谋长,在与张国焘的路线之争时,二人立场一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1957-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中,朱老总不合时宜地保持了沉默,用他独有的方式对刘帅给与了支持。

 

 

辛泰浩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谨祝秋怡,平安是福!
雪中梅 发表评论于
没看过《大浪淘沙》,谢谢介绍,有机会看看。欣赏了,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