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夜 素琴三两声

本博客内容均为原创,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想到的是古代书生悬梁刺股的典故,还是现代学子孜孜求学的美谈?其实都不是。本文要讲的,是我的女儿在海外学习中文的故事。
 
前不久,女儿收到了苹果电脑公司的正式录用通知书。小女子能够过关斩将,通过几轮中、英文笔试和面试而拿到这个双语职位,确实不容易。我在为她感到高兴之余,也勾起对女儿学习中文的诸多回忆。
(一)
 
女儿刚来美国时,还没到上学年纪。说话一口稚嫩的成都腔,除了会用涂鸦式的笔划写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称呼外,真正的中文读与写都还没有开蒙呢。
 
上了学前班后,不会说英语的她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呀呀学语。做父母的我们,却好似走到了十字路口。是让女儿进行全英语单轨学习,还是开启双语模式,让她中、英两种语言文字同时启蒙,平行学习?
 
我们思考再三,选择了后者。从女儿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希望通过中、英双语学习,培养她两种语言自由切换、双向沟通的能力,以助力她在千禧时代多方位的发展。从感情上,我们希望女儿即使远离故土,也要会说中国话,会写中文字,会读中文书,能够与深爱她的故乡亲人们自如地沟通和交流。
 
身处美国强大的英语环境,让我们并不担心她的英文学习。倒是中文的学习,应该如何着手,让我们颇费思量。女儿刚来美国不久,英语才起步,如果马上送到中文学校上课,会不会让她顾此失彼,力不从心?
 
最终决定,中文启蒙的事,还是当父母的来打头阵吧。家庭私塾就此开启,私塾先生就是我自己。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
 
二十多年前的海外中文教育,简体中文教学资源极其稀缺,网上有关信息非常有限,实体的中文童书、儿歌集更是一本难觅。听说几十英哩外的南海文化中心有暨南大学编写出版的海外中文教科书,赶紧和建先生开车去买回厚厚的一整套。我俩如获至宝,女儿却视同天书,看都不想看。
 
不过,想想自己在捧着童书看的年龄,有谁专门教过?都是院子里的娃娃们自动打堆,大娃小娃抢着看各种连环画册,从不要大人喊。只因为花花绿绿的图书里,全是童言童语,好看易懂又有趣。现在的我,是不是也应该在使用正式教科书前,给女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前暖身课程?
 
想清楚了,就从自编课文,教唱儿歌、教认识字卡入手,开始了我的菜鸟教学。
 
说起课文,小学时读过的课文就从脑子里跳出来:“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个人字,一会排成个一字。”,简单直白,又有画面感。于是,我自编课文的头三篇分别是“我”、“我的家”和“中国”,尽量用浅显的语言文字,讲女儿认知范围内的事物。
 
接着就是教唱儿歌,然后朗读歌词。除了当代流行的儿歌外,我从记忆中挖掘了一些陈年儿歌,诸如“春天在哪里”、“小燕子,穿花衣”和“卖报歌”等。女儿很享受这些悦耳动听的旋律,让我有开门大吉的感觉。
 
女儿喜欢听,喜欢跟着唱和读,妈妈老师顺势加码,用识字卡教认字,然后教她在方格习字纸上写字,从基本笔划到单字再到词组。女儿有中文听、说的简单基础,认识的字词多了,就乐意和大人一起玩识字游戏,接受更多的挑战。晚上睡前的读书时间,她不再满足于只听妈妈读故事,自己试着在书中寻找认得的字和词,试着连成句子读出来。虽然磕磕碰碰,但却是一个勇敢的开头。
 
好听又容易唱的中文歌曲很多,我们的歌单逐渐加长。《在那遥远的地方》、《大海呀,故乡》、《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还有电影、电视剧的插曲等。选歌时,一曲《美丽的哈瓦那》从我的脑海里跳了出来。这首歌是我父亲生前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我从小听父亲唱,听父亲吹口哨,对这首歌的旋律耳熟能详。只是年代久远,歌词我已记不完全,只能凭记忆写下印象最深的前三段歌词,也是我认为此曲最美的三段歌词,教女儿唱。前不久,我偶然翻到了这份手写歌单,睹物思人,耳边似乎响起父亲久远的歌声和悠扬的口哨声:“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 ……”我和女儿聊起这事,她说:“我记得这首歌,很好听,我晓得妈妈和爷爷都很喜欢这首歌。”我听了很感慨,一首歌把三代人的情感都串联起来了。
 
学习中也有意外的小插曲。自己搜肠刮肚地想起一首小时候曾唱过的儿歌《我家小弟弟,半夜笑嘻嘻》,其歌词特有的时代内容让我稍有犹豫,但考虑到曲子旋律活泼,歌词简单上口,就还是把它纳入了教唱的歌单。女儿听了几遍就学会了,还特别喜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梦见M主席”这一句,唱完后自言自语地说:“这个M主席 must be very funny(一定很滑稽好笑)。”出其不意的评论,吓了我一跳,急问为啥这么说。女儿平静地回答:“不然小弟弟咋个会’半夜笑嘻嘻’呢?”我顿时语塞。
 
几十年前的一首儿歌,被九零后的娃娃唱出了迥然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代沟吧。我那不经意间的“吓一跳”,也只有和我经历过同样时代的人能懂。哈哈哈。

(二)
 
女儿每天快乐地上学,在学校里有了自己喜欢的老师和众多的新朋友,英语口语能力突飞猛进,英文读写的范围也日益扩大。渐渐地,她勉强于说汉语,回家后英语一串串地从嘴里蹦出,对父母的问话也一概以英语回答,隐然有挑战的意味。作为父母完全理解女儿的变化,但为了她的中文学习不致半途而废,我们必须硬下心肠,坚守家庭中文语言环境这一方天地。
 
接下来女儿发现,在家里和父母交流时讲普通话、成都话可以,英、汉语混搭也可以,只讲英语不行,没有通融的余地。生活中的各种要求若用英语提出,都被爸爸妈妈以一句“重新说一遍”回应。几个回合下来,她懂了我们的意思,回家就转换语言频道,改口说中文。我们夫妻俩也在女儿学中文的头几年,下班回家后尽量陪她聊天,陪她看她喜欢的中文影碟。至于英文电视节目,我们总是在她睡觉后才看。
 
慢慢地,女儿适应了家里、家外语言双声道的模式,来回切换自如,成为习惯。这种英、汉双语加成都方言的语言交流模式,一家三口都认同并享受,在我们家一直延续至今。

(三)
 
家庭课堂持续开着,暨南大学的中文教科书启用后,母女俩开始了漫长持久的教学历程。学习进度是每个星期学一篇新课文,星期天上新课,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题。这是啃“硬骨头”的时段,比较枯燥乏味。
 
作为平衡和调节,周一到周四晚饭后,会有一段与中文有关的活动时间,唱歌跳舞、读书、看电视都行,力求轻松有趣。周五晚上和周六则全天休息,不碰中文。
 
为了拓展女儿的中文视野,我们夫妻都很珍惜有限的资源。《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外学中文”专栏,每期都被我们小心地剪下收存,作为女儿的课外阅读资料。我曾动笔把女儿喜欢的电视剧《玉观音》的剧情,写成分集的文字介绍,让她在看剧之余阅读,帮助她在大脑中建立音画与文字之间的联系。我也曾在网上广搜适合中文初学者听、读的文学作品,下载以后打印成册,在晚上睡前的读书时间读给女儿听。

(四)
 
如何让女儿始终保持学习中文的兴趣,是我一直都在面对的挑战。在这点上,我必须感谢那些年琼瑶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的神奇助攻。
 
女儿在成都时,就跟着她的大姐姐,即我哥哥的女儿看这个电视剧,听剧中的插曲,算是小小粉丝一枚。来美国后,喜爱之情丝毫不减,厚厚的一套影碟屡看不厌。中文课的学习,占去了她周末和平日晚上的不少玩耍时间,但她没有抱怨,唯独提出做完功课后要看《还珠格格》。虽然我对该剧的戏说历史有些不以为然,但也欣赏剧中人物的多样化以及语言表达的丰富;对孩子小小年纪看琼瑶爱情剧存有疑虑,但也放心琼瑶作品的唯美干净。就这样,在矛盾的心情中为女儿开了绿灯,同时还当“陪看”兼解说员。
 
年复一年,《还珠格格》剧继第一部后,又拍了第二部、第三部,家里的《还》剧影碟也越来越多。女儿将它们翻来覆去地看,听剧中人物对话的同时,跟读中文字幕。慢慢地,女儿自己观看,不再需要大人的陪伴。我有时问问剧情,发现她真的听懂了,读对了,不由地感叹兴趣爱好的力量确实强大。
 
有了看《还》剧练出的三板斧,小姑娘追随自己喜欢的演员和题材内容,看了更多的中文电影电视剧。多年来,除去和父母一起看的,仅是她自选的,我凭记忆仍然可以列出一个单子:古装剧—西游记,宝莲灯,凤求凰琼瑶剧—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婉君,青青河边草年代剧—京华烟云,闯关东,玉观音生活喜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大长今》(中文字幕)《茜茜公主》三部曲(普通话配音版)
 
终于有一天,女儿说想读《还珠格格》的小说,问家里有没有。我说没有,我们去图书馆看看吧,希望有简体中文版。
 
图书馆里,琼瑶的书籍只有繁体中文版。小姑娘有些失望,但仍不甘心地借了《还》书第一册,说回去试试看。
 
当天晚上,她的睡前读书时间就都献给了这本书。虽然书页的竖行排版和从右到左的阅读顺序让她感觉吃力,但书里频频出现的熟悉人名让她开心不已,许多繁简同体的字词又让她如逢旧友。就这样,她在字里行间找寻认得的字句,断断续续地读着,一副如愿而享受的样子。第二天晚上起,母女俩结成对子,我读长段落,她读简单的短段落。也有女儿不读只听,我唱独角戏的时候。随着读书声,书儿一页页地翻过,母女俩的心儿被故事人物牵动,在四周俱寂的夜晚,那真是美好的时光。
 
许多年后,读大学的女儿在苹果专卖店打工,不时遇到来自台湾、香港的客户,带着繁体中文版的产品说明书来探讨问题、寻求帮助。凭借着对英文原版技术文件的熟悉和有限的繁体中文积累,女儿发现自己居然可以和他们讨论说明书的内容,并解答他们的问题,这让她挺有成就感。我知道,这都归源于她小时候从阅读繁体中文版《还》书起,所开启的“童子功”。

(五)
 
女儿上小学后不久,我们将她从课后托儿班转到了一所中文学校的课后班,这样在周一至周五下午,完成学校作业后,可以上2个小时的中文课。
 
在这里,女儿有来自北京来并说着一口悦耳的普通话的吴老师,并有一群说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的同学。在吴老师的教导下,女儿的拼音、朗读和手写能力都得到了强化训练,很好地整合了她在家庭课堂所获得的初步知识。
 
中文学校里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是高光时刻。吴老师善于通过最简单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们一笔一划地写出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那个时期,女儿写了好多篇作文,每篇都得到吴老师的高分和好评。作文发下来后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看老师的评分和批语,是她最高兴的时候。
 
我也趁热打铁,选了她的两篇作文,附上我写的一封短信,寄给了《人民日报 .海外版》的“海外学中文”栏目。其中一篇被该栏目选中,登载了出来。当女儿人生中第一次看见自己的作文变成铅字出现在报纸上,感到既新奇又开心。
 
这些愉快的学习经历,让女儿的中文写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多年来,她经常用中文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虽然时常有错别字和表达不准确的地方,但她从来不怕写,也不排斥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文字。饮水思源,这都要感谢吴老师以鼓励和肯定为主的正面教育,给了小小学子表达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六)
进入初中后,女儿的中文学习能力日益增强,我们的周末课堂便进入了学生半自助的模式。女儿成为课堂的中心,自己逐课学习课文,自己完成各项练习题。我的角色退居二线,更多的是答疑解惑和把关。当她做听写和情景对话作业时,我也会随时就位,担任“陪练”。
 
这个时期,女儿已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输入法,在电脑上打中文字轻松又自如。她的中文写作也开始跳出手写,转为使用微软的Office软件,先打出文字稿,然后加配背景图片、排版设计等。从整体效果来看,文面的美观和个人风格的呈现都上了一个台阶。
 
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了一些深度。一家仨之间可以用中文讨论时事,评论看过的影视节目,漫聊生活中的趣事,也可以一起玩家庭卡拉OK。女儿会唱很多年轻歌手的歌,对爸妈唱的老歌,她也不排斥,觉得好听的,就加入进来一起唱。
 
当然也有无奈的时候。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女儿在和老爸老妈意见相左时,中文就变成了她对着干的武器。口头怼、写留言条怼,样样来得犀利,有时真的被她气得半天缓不过劲来。

(七)
 
高中生涯开始后,女儿告诉父母,她想参加“AP”中国语言文化课程的考试。

     “AP”是大学预修课程的英文简称,美国学生可以在高中时期选修AP课程,然后参加“全国大学理事会”举办的统一考试。通过自学达到同等学力的高中生,也可以直接参加AP考试。考试取得的合格成绩,将被折算为大学课程的学分,计入学生的大学成绩。
 
对于女儿的跃跃欲试,我有些担心,因为她所在的高中学校并没有开设AP中文课程,她这样直接应试无异于“裸考”,没有什么把握。但想到女儿学习中文多年,还没有参加过这样正规的考试,倒是个检验学习成效的好机会,也就积极地支持她。
 
考试前夕,考试机构寄来了考生须知。考试内容方面,没有命题作文,阅读和听力部分是选择题。口语部分是人机互动,考生根据从耳机中听到的指令和要求,口头作答。
 
于是问题来了,女儿在多年的中文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口语考试的经验。我向中文学校咨询,得知他们有考试机构提供的模听样本,赶紧缴费20美元,购得一盒磁带。磁带内容不多,但讲解老师的中文发音字正腔圆,对口语考试的答题方法也做了简单示范。女儿把磁带反复播放,听了多遍。
 
考试当天,由于附近几个学校的联合考场就设在女儿的高中校园里,所以女儿如常上课,考试时间快到时,带上自己的学生证走去考场就考,倒也方便。
 
几周后,考试成绩单寄到了家里。女儿和我看后的第一反应都是,分数怎么这么低!
 
我看着有些发懵的女儿,问:“这个考试成绩是百分制吗?”女儿摇头说不知道。我这才意识到,考试前后我们居然谁都没有去了解一下AP考试的评分标准,不禁有点哑然失笑。
 
晚饭后,女儿忙功课,我坐下来仔细阅读这张小小的成绩单。在分数报告页的背面,有一段说明文字:考试评分共有5个等级,从1分到5分。1分最低,意为“不予推荐”, 5分最高,意为“非常合格”。
 
原来女儿成绩单上的“5分”,并不是我们直觉反应的百分制评分,而是5分制的评分。这场考试,女儿拿到了满分。
 
事后,我对口语部分的考题仍然抱有好奇心,问过女儿。她说完全不是事先想象的一问一答,而是只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答题时间2
分钟。
 
女儿说,她没有选大家都喜欢的春节,而是选了“七夕节”。“我从小就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晓得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我无需再问细节,考试成绩已经证明,她应该答得不错。不由地在心里暗赞一声:孺子可教!


      AP中文考试旗开得胜,让女儿对自己的中文能力多了一份自我肯定。高二期间,她又参加了SAT的外语考试(汉语类)。SAT,是美国高中毕业生申请本科大学的标准化考试,被称为“美国高考”,它的外语考试属于SAT通用考试之外的单科考试。
 
相比之前AP中文考试的“裸考”,女儿这次是“说考就考”,原因是课业之外还要备战SAT
通用考试,没有时间复习中文。我和建先生这次当起了甩手掌柜,一切由女儿自己安排。
 
考试成绩出来了,800为满分,女儿考了790分,又是一次凯歌高奏。

(八)
 
从我的“家庭私塾”开课起,到女儿完成AP和SAT的中文考试,是整整十年的时间。
 
这十年里,女儿自始至终喜欢中文,坚持学习中文,让我这个业余老师深感欣慰,虽辛苦也乐此不疲。最想感谢的人是建先生,有他做坚强后盾,在无数个周末和晚上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杂事,女儿和我才能心无挂碍,专心学习。记得有位教育专家曾说,家庭的支持是最好的支持,亲子共同成长是最好的成长,对此我深为赞同,深有体会。
 
十年“寒窗”,女儿一点一滴学习中文的过程,好似她自己一笔一划写下的个人成长笔记,既包含了辛苦和挫折,也收录了精彩和硕果。我认为值得家长花时间把它记录下来,于是就写了这篇回忆小记,算是朝花夕拾,敝帚自珍吧。
   

围城里的故事 发表评论于
改做
围城里的故事 发表评论于
标题如果该作“十年寒窗夜,两三素琴声”是否会更对仗工整些呢?恕我班门弄斧!
寒墨 发表评论于
值得尊敬的妈妈!教女有方!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教育好文,好经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