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校友的华大报告:现代留学生能否超越早期华裔的辉煌?

我先将老朋友郑兴龙教授的讲座广告帖出来,再谈点介绍,可以随后面的连接远程听兴龙的演讲,我们肯定会现场出席。老朋友也会在百忙中在我们的古董房短暂停留,圣市以前的朋友如果想见到兴龙,可以联系我。受邀在全球最著名的医学中心演讲,为学者的荣誉,但是这对于兴龙是回故乡。

郑教授已经发展成国际凝血方面的权威学者,我们关于疫情和疫苗的血栓问题都需要他把关。双重原因使他的到访格外让我们兴奋,首先他是从我们十楼出去的,他说以前每天可以在咖啡间见到阿肯森教授。第二个原因是他是我们的同济校友,他恐怕是同济唯一的在美国主要大学的横跨临床和基础的大系的主任。

兴龙在英年早逝的华大Evan Sadler实验室克隆了一个凝血系统的关键蛋白酶,ADAMT13蛋白。Evan的行为举止颇有贵族风范,普林斯顿毕业,也与太太跳交谊舞,但是轮到给新蛋白取名则是Caltech人的做法,弄得非本行的人士很难记住ADAMT13的术语。

当年Evan能与西雅图竞争大部分靠的是兴龙,为该领域的重大发现,兴龙随后带着此课题去Penn一直做到正教授。他在Penn的工作当年使HHMI的Sadler实验室都拥有压力,传出的消息是“现在做不过Long的实验室”。郑教授随后被挖去华大校友超多的UAB做临床病理主任,现在执掌阿肯森母校堪萨斯大学病理系。

我们谈及国内的80年代,那是中国人向往美国加尼福利亚的时代,出来的中国人则在90年代的美国展露才华,当年华大CSRB 十楼出了两位美国相当知名大学的系主任,另一个家伙在南方的哈佛做系主任。我需要保护他的隐私,他不希望随我的文章出名。

这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因为现在很多优秀人才出来,但是仍然难以重复九十年代老中去做医生和大学教授的兴旺景象。当时能读美国不错的州立大学都很了不起,哪里能奢望什么长春藤,现在他们尽是医生和教授,孩子们更是杰出。现在的留学生学坑爹的商科的人太多,只有回国去爸妈安排好的银行工作的一条路。

我们如果做更广泛的时空比较,现在美国华人社区来的人很多,但是至今亮眼的华裔移民人才,仍然没有接近杨振宁、李政道、吴建雄、丁肇中和贝聿铭的,思想层面也沒有任何华裔接近福山的水准的,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人文方面,郑教授的重要步骤是将学名定为“ X. Long Zheng”, 这使他在美国更容易交到朋友,因为土老帽创立的拼音使西方无人能发出Xing的音。

鉴于拼音已经给美国华裔造成困扰,我已经看到不少聪明的华裔为了自己后代在美国的前途,为他们改了拼音姓氏。下面是些我的建议,容易发音的名与姓不用改,像Yo-Yo Ma。这些可能在美国带来social awkward的姓氏可以考虑改,大家也可以集心广义:

1。Xu(徐、许)改成Hsu
2。Cao(曹)改成Tsao
3。He(何)改成Herman,变成德国人[偷笑]
4。Xia(夏)改成Summers
5。Xie(谢)改成Shay
6。She(佘)改成Sirms
7。Xiao(肖)改成Shaw,著名华裔免疫学家Andrey Shaw
8。Xing(行)改成Shaw或Shawn
9。Zhang(张)改成Chang
10。Qian(钱)改成Tsien, 美国著名华裔姓氏。
11。Qiu(邱或裘)改成Chiu

记得在疫情早期,美国CUSPEA海归和华中科大教授在武汉协和医院因新冠住院,几小时前还与太太交流,然后突然死亡,深层静脉血栓可能是原因之一。凝血障碍导致的移动血栓是致命的,新冠凝血失衡是欧洲人特别是德国病理学家发现的。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病理系主任郑兴龙教授是凝血和血栓领域的世界权威,凝血过程的重要蛋白酶是他发现的。我们知道写进教科书的瀑布凝血机制是西雅图华大教授奠定的,以此全球的凝血领域都以西雅图为风标,兴龙当年与圣路易斯华大教授Evan Sadler一起与西雅图人竞争,独立克隆那个重要蛋白酶的经历,是他生涯的辉煌时刻。如果你有新冠与凝血的问题,欢迎参加这次对全球公开的讲座。

这是郑教授的演讲连接:

Topic: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 lesson learned from zebrafish to human

Speaker: X. Long Zheng, MD, PhD
Join Zoom Meeting
https://wustl-hipaa.zoom.us/j/93940376597?pwd=M2lTa0g1aDdBZHJ4ZUZKc2dwNzNOZz09

 

 

西北东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同意老生常谈12的意见,改掉祖宗华人姓氏的建议不可取,自19世纪中叶百多名留美幼童以来,自清末民初千多名庚款留学生以来,还有更多自费留学生,没有(或很少)改姓的。更没有提倡改姓的。更何况,华族不仅来自两岸三地,还有很多其他国家。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雅美先生,对不起。我在Dr. Davie 生前,曾经多次参加过的他的一个公司董事会活动,非常敬仰老先生。Dr. Davie 是“瀑布学说”理论创始人,从蛋白到基因。新冠初始,闻知先生己病重。他生前最喜欢夏天去Alaska 捕鱼。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欢迎留言,但是攻击博主的文字会被删除。道理很简单,我辛苦写的东西,凭什么任你攻击?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早上好,没有提Earl Warren Davie的名是因为我不熟,怕弄错,因为不知到底是与谁竞争。三套马车:华大研究教授,咨询和写文章,我都喜欢。不做横向比较,咨询生意不错,感谢上帝。分享我放朋友圈的帖子:“ 年轻中国父母应该长点志气,以前我们是穷怕了,希望孩子们能在美国有饭吃,现在看来他们的饭碗都比我们好。

转读者:“到“子女教育”栏目去走走就知道了,那里全是推崇怎么进华街炒股票怎么去硅谷当码农,最差也得当医生。别说当杨振宁、李政道、吴建雄、丁肇中和贝聿铭,谁要在那里鼓吹当教授当科学家必定被众人嗤之以鼻。”

从事创新知识和追求艺术成就(文学、音乐和绘画)应该是最崇高的职业,中国古代也是推崇做学问,只是对自然沒有兴趣,美国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鼓励自己孩子拥有理想?

做个小镇医生实质上是很无聊的人生,在个小房间为犹太人做统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偷笑][呲牙][呲牙]”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优秀人才”,压根就没有什么标准,尤其不是用什么教授学者去衡量。这应该是共识。更况雅美先生你本人,好像应该更喜欢来自留学咨询的business, 那个收入肯定比大学的职务收入高很多。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雅美先生写凝血因子, 瀑布学说理论,居然连Dr. Earl Warren Davie 老先生的名字都不写出来?!

Dr. Davie 先生非常谦和,压根不在乎谁与他竞争。但是他老先生在凝血机制领域的地位早就奠定了。新冠开始时,五月份,Dr. Davie 悄悄的走了。

老生常谈12 发表评论于
姓氏也是族裔的标识,我以华夏血统为傲,改姓不可取,忘宗数典。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人口增加,华裔取得的成绩增多,华人的姓氏会逐渐被更多地人熟悉。
全球战略 发表评论于
您的文章我看了不少,包括这篇在内普遍不错。但有一点,不敢苟同:"现在的留学生学坑爹的商科的人太多,只有回国去爸妈安排好的银行工作的一条路。" 这反映了天朝几千年来的轻商思想,我以为您在美多年,和精英称兄道弟,会从这种害人的思想中解放出来,看来我错了。没有商学院,会有现代经济的大发展吗?我就是西雅图华大商学院的校友,我很赞赏“回首前尘”网友的评议,不重复了。
回首前尘 发表评论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与第一代华人挤在自然科学领域不同,第二代以后的华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遂渐在各领域发展,这是大好事儿。谁说只有拿诺贝尔奖才是伟大成就,如果华人多产生一些巴菲和盖茨这样的金融家和企业家,比做杨振宁式的科学家,其实对社会贡献更大
枪迷球迷 发表评论于
到“子女教育”栏目去走走就知道了,那里全是推崇怎么进华街炒股票怎么去硅谷当码农,最差也得当医生。别说当杨振宁、李政道、吴建雄、丁肇中和贝聿铭,谁要在那里鼓吹当教授当科学家必定被众人嗤之以鼻。
localappleseed 发表评论于
xia改Summers,好主意!
现在第二代,用中国姓,美国名,如David Wang,Google能找到几亿个,取名取成这样,简直笑话,除非想做间谍隐姓埋名,本来就有人说华裔缺乏个性,取名正好证明了这点!
雅美之途 发表评论于
CUSBEA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