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识与见识
陈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是学识;《鲁迅杂文集》是见识。说成现代话,前者是智商,后者是情商;再白一点,前者是《人际关系考》,后者是《实用社交指南》。
陈寅恪“唐代科举制度是由汉至隋的士族制度缓慢地变化而成”的结论,是可以不必重翻故纸堆,拿来就能用,并可以由此延伸开去的;鲁迅“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做奴隶不得的时代”之划分,和陈丹青“民国范儿”与“这几代人长成什么样子了”的识破,同属文化水平蛮高的公婆之说。
“思想解放面对着没有解放的思想”之扰,原因在于四九之后,通通在强制灌输中专都没好好读的耄见识;七七后,又通通转向“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科学大师”的中国硕博见识;至今仍在听于丹易中天袁腾飞金一南金荣火山张文宏….. 在讲他们的见识。而这些见识的质地甭说未及鲁迅,连徐志摩的都不及。来录一段:
“徐志摩在苏联转了一圈后,为整个苏俄社会的麻木和野蛮,让他大为震惊,在他的《欧游漫录》中,他这样描述:“他们相信天堂是有的,是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世界与那天堂的中间隔着一座海……于是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他对于列宁的评价是:“他不承认思想有错误的机会……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 (录自南方乡人《老同学问我要不要出国…》)
读陈寅恪,要好脑力。读明白他的书,脑容见扩,起码不缩。沿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考”,去获得新的学识。没权威,没老板;管都不会管读懂读不懂,点击率就是个搞笑。
读《鲁迅杂文集》,像见放花炮,wow 不断,断了也就断了。
说开去。黑格尔与马克思之别在:前者是学识,后者多为见识。《资本论》,吸人眼球的是诸如“剥夺者被剥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产业工人的国际化性质”等。学识的部分大多是借用或山寨的。这在马克思著作中算是最“学识”的,其余的《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德意志意志形态批判》等等,几乎全是见识。是故,黑格尔不能变成主义助成共产国际运动,马克思主义则是大行其道一百年后,成为“靠边站站”的小混混。
见识,惊脑。老被惊,就得了不惊不醒症,即被洗脑了。中国自五四以来,脑袋被耄和鲁迅的见识轮番洗,文化水平低点的被赤化,形成左;文化水平高点的被鲁迅“救救孩子”叫得不知怎的是好,叫作右。左右晃当里,天下亡,百姓苦;天下兴,百姓苦”。觉悟得一塌糊涂,又觉悟得一塌糊涂。
几人知道王国维陈寅恪的?
见识和学识啥个关系?没法说。阅历:学识多且深的,鲜说见识的,原因,隔行如隔山。素日里闷得很,自己专业外的,多显得呆呆的。那些个“走千里路”当做“读千卷书”的,又是“少年中国说”,又是“当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又是“不读或少读中国书,多读外国书”,又是国学是基础…. 哪儿不是他们的叭叭叭叭。
阅历:学识多且深的,见识多就在专业里;“多吃几年咸盐”的,从来撸串式地扯甜酸苦辣。
见识多的,鲜罕不嘴呱呱,淌哈喇的。幼时见到从土壤研究所走出来去南京天文台上班的,都不大和人搭腔。后来才知道许多都是著名的天文学家。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当然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见识,根本不会去研究许多燕雀也飞得很高很远的知识。
扪问自个儿,是不是见识搭的假冒伪劣?都不敢大声说“不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