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中国道路.杂思录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批判(3)

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评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3.8  民主主义
民主与自由一样是现代社会文化重要的思想意识。民主本意即民众或人民治理,是民众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思想意识,起源於希腊,民主主义就是以民主思想意识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是关於群体中个体共同参与管理群体事物的思想意识,以及相关的管理群体或社会的程序与机制。
由於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族群,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对各个阶层所属个体享有权力认知的不同,并非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有平等的参与民主机制的权力,民主意识形态所表现的社会群体管理机制自然也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形式不外乎拥有投票权或选举权的社会个体,通过投票决定群体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的合法性。


群体或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就是权力的行使,社会公众参与决定公共权力的行使,民主意识形态的实质就是明确公众做为社会权力合法性的真正主体,而不是少数贵族寡头或社会精英,民主思想意识的产生到成为普遍接受的意识形态,是人类思想意识的伟大进步。
如前所述,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生命有追求生存的自然属性,群体秩序也是生命的自然属性,秩序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生命的群体及社会性方面。个体追求利益而结成群体,群体秩序由此产生,秩序有利於生命本能对最大利益的追求,民主意识形态其本质就是一种关於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以这种思想意识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手段,表现形式就是公众决定群体公共事务管理的合法性与公平性,合法性与公平性有利於群体中众多个体形成最大共识基础,从而追求最大利益。


民主意识形态是关於群体及社会管理的思想意识与理论,是生命自然属性中的社会属性部分的表现随环境的改变而呈现的一种形式,这种自然属性就是秩序,一定的群体或社会秩序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是相应社会生产条件的产物。专制的秩序与民主的秩序都有其特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及社会文化,社会物质生产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都会带来社会秩序的变化,其背后的驱动力仍是生命的自然属性追求最大利益。意识形态不是真理,同样民主意识形态也不是真理,而是特定社会物资生产条件下,社会大众或某一阶层与群体追求最大利益的思想意识,当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或社会秩序能为带来更多更大利益,民主意识形态也必将为随之终结。

3.9  自由民主与文化
自由是生命的自然属性,是生命健康茁壮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人类,做为具有发达大脑及思想意识的生物,人类许多习性及意识已脱离直接简单的或明显的物质性,而包含精神与价值认知,这些精神与价值的认知的普遍化与趋同性形成一个社会群体或族群的文化基础或主要组成部分。文化是群体的共同记忆,这些共同记忆有如群体性格基因,使文化也就具有了延续性,稳定性,强势或优秀文化对外还具有扩展性或侵略性。
由於文化也含有对群体社会秩序与群体中利益分配的共同认知,表现为法律习俗等等,这对群体内部个体相互关系与利益有自洽性,对外来不相容的文化或意识又具有抗压性与排斥性。每个群体由於其发展的历史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文化历史与内涵,对自由的认知在程度与内容必然有许许多多的差异,可以很容易找到某些在特定社会文化下允许的个体行为或属於个体可以自由决定的行为,在不同群体却是不允许的或须经过群体认可,这就是不同文化对自由内涵认知的不同。


民主这种源於古希腊并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逐步成熟的社会文化与相关制度,与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一道,对西方的工业化及现代化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带来的强大物质力量,这种超强物质力量对其他弱势文化及其生存空间的排挤与挤压,使西方文化及自由民主的文化价值成为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群体为生存与自保不得不接受并学习西方工业化以达成现代化,而与西方工业化相关的文化及自由民主意识形态也成为弱势文化群体竞相效尤的法宝,自由民主也成为现代文化的最基本的价值元素或普世价值,接受或嫁接自由民主文价值成为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唯一”途径。自由与民主是工业化及现代社会的基石。


与自由不同,民主不是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然属性,而是群体秩序这种自然属性演化衍生的一种群体或社会文化。民主这种社会文化只是文化的一部分,由於并非像秩序与法律一样是必要的文化部分,可以说民主文化只是一种社会秩序演化过程中的一种文化选项,所以许多原始或原生文化并不含有民主文化的元素,民主并非像自由一样是属於生命自然属性的一部分,而仅是人类社会进步衍化中产生的一种可能的社会秩序的择优选项。
自由与民主都是一种文化元素,是文化的一部分,任何群体及社会文化都包含秩序与利益分配的内涵,以及社会群体及个体相互关系的自洽。当自由民主做为一种外来文化元素,经由政治手段强行融入到原生文化之中,必然与原生文化发生有关本质利益的冲突,由利益冲突进而引发社会的动荡,甚至秩序的瓦解。当今世界不乏这些事例,究其本质就是自由民主做为外来文化元素将改变原生文化的秩序与物质利益分配,遭到原生文化强烈的阻击。这些矛盾的可能的结果,可能是社会秩序崩溃,政府解体,社会付出巨大代价,另一种结果是做为外来文化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及其社会体制改革取得了胜利,但并未能带来预期的社会成果。
这些事例可以说明,自由民主做为一种文化元素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的选项,这种外来利益分配方式必然改变原生文化的利益分配方式,矛盾冲突不可避免,社会也必然为矛盾冲突付出代价,从这一点而言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并不普世,自由民主做为普世价值也只是强势文化的人为的标签。文化的群体性与延续性,及其物质利益基础,使自由民主做为外来文化元素水土不服,将自由民主当做普世价值,只能彰显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碾压,结果适得其反。

自由民主概念的出现到其思想意识的成熟,并成为人们的精神价值与意识形态,建设理想生活的手段,是人类从落后的封建农耕时代,经过思想与实践的交互激荡,各种思想意识的斗争,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经济政治及阶级利益斗争,逐步演化而来。自由意识总是相对於群体而言,超越或脱离群体秩序的自由毫无意义,而民主意识就是个体自由对群体秩序的平衡与回归,通过民主的方式保障个体在群体中的自由,在自由与群体秩序之间找到适合相应社会物资条件的结合点,即相应环境下的最大利益与自由。民主自由群体是三位一体的,粘合剂就是利益,个体为利益结合成群体,自由是个体的天性,民主使个体的自由天性在群体中得到保障,民主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益的同时兼顾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平衡。在此之前,社会利益的平衡则是各种社会阶层或群体社会力量博弈的平衡,丛林法则模式的平衡。

如前所述,意识形态是物质利益与价值及理想三者合一的认知,当一种世俗思想意识成为社会群体或社会主要意识形态之前,宗教的思想意识就起着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宗教信仰是意识形态的雏形。宗教对社会文化道德的长期影响,使社会大众对宗教信仰或主流意识有着盲从的社会文化心理作用,当世俗意识形态成为社会思想意识,以及文化媒体的长期宣导,社会大众同样会产生从众的盲从的心理作用,使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大众追求的信仰,成为大众信仰而不容任何质疑,不容实践检验,这就埋下脱离社会现实隐忧,成为具有像宗教社会作用一样的社会信仰,意识形态也最终成为世俗化的宗教信仰,从而忽略了意识形态可能含有的超越现实的不切实际的理想成分,使意识形态成为超越现实的空中阁楼。

3.10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也许有不同的定义,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既是私有资本(企业)与自由市场,由此为基础而展开或形成的思想意识及理论,就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私有资本(企业)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基础,私营资本(企业),私营企业主或经营者以自由意愿根据市场需求经营企业,资本(企业)的目的就是利润,而自由市场意味着免於政府干预或尽量少的政府干预,就是小政府大市场。让市场机制的供需与价格这些所谓看不见的手自动调节生产与需求,政府的作用仅停留在市场秩序维护者的角色,零干预在理论上是政府是最理想的角色。


资本生产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形式,有别於在此之前的以土地或自然资源做为主要物质生产要素的封建领主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物质生产最基本与普遍的生产要素,基本的主要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都围绕着资本展开,资本家或企业主参与及主导物质生产的目的就是利润或资本增值。市场是资本最终达成资本功能或增值目的最后及最重要的一环,最终无法进入市场及无法在市场达成交易,或交易后资本回收无法弥补资本投入的,都可认为资本经营失败。
在资本物质生产过程中,所有物质生产的参与者都得到与其投入相关的报酬,劳动者得到工资,投资者得到利润,经营者得到利润或工资,这些物质生产参与者所得到的报酬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的基础。由於资本投资者与经营者是资本生产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组织者领导者,使其在具体企业的资本生产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这里的不可替代是指资本投资者与经营者做为一个特定企业的不可替代性,而不是指某些个体成员的不可替代。投资者与经营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关键的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在物质生产中创造的社会财富及其分配中占有着绝对强势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财富分配过程的主导者分配者,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拥有者,这些财富的拥有者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富有阶层或群体,即资产阶级。而劳动者由於其在物质生产过程的参与者角色,是可被替代的追随者与配合者,这里的可被替代是指个体劳动者的可被替代,不是整个社会劳动阶层的可被替代,这也是劳动者必须组成团体才能与资本经营者相抗衡的原因。劳动者所处於的被动及弱势地位使其成为社会财富分配过程的被支配者,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劳动者在资本生产中的弱势地位,使劳动者在社会财富分配中成为被盘剥,甚至被剥夺压榨的对象,资产者与劳动者在资本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其在财富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地位,这种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与不公平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危机的原因之一。


资本私有及自由市场既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要素,也是资本生产的基础,同样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产生社会危机的根源。利润是资本经营的根本目的,市场就是利润就是资本的生命,为了抢夺市场,击败竞争者,赚取更大利润,避免在竞争中失败,种种原因诱使企业经营者甘愿冒失败风险经营企业,或者说资本经营与自由市场,及风险是同在的。而社会消费相对於生产的滞后,流通的不完备,市场资讯远非即时,也不可能即时,种种这些因素都会诱使及误导资本经营者对生产的盲目投入,社会信贷高度膨胀,其结果是生产过剩或泡沫的危机,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资本主义既是伴随着资本的出现与成熟乃至壮大,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发展起来,而资本的拥有者与生产经营者,也即资产阶级成为资本生产的社会财富主导者与支配者,资本主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代表资产阶级共同利益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主要诉求,就是私有资本与自由市场,本质仍是生物生命的本能追求,既是最大利益。然而资本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资源,资源总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决定了社会个体拥有资本资源的不平等,也不可能平等,这也就决定了资本生产关系的及其社会思想基础自由民主只是理论上的平等,资本决定了社会物质生产相关方的不平等,即资产者与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的不平等,结果是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最终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资本决定了以自由民主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最终是资本的平等。以资本增值或利润为唯一目的的资本运作,往往仅是符合社会中某一阶层或部分群体的最大利益,不是所有群体或所有个体的最大利益。


由於每个社会个体所处阶层及群体的不同,对於物质生产利益分配认知也不同,必然带来社会各阶层及群体对社会利益分配的力量博弈,由此产生许多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相关或衍生的意识形态,如福利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等,以及站在资本对立面挑战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成为现代工业化社会相互抗衡的两大意识形态。
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相互衍生的关系。自由民主是社会文化思想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意识形态,其内在本质是一致的。自由民主不仅在资本主义的早期,或前工业化时代,成为资本生产与新生资产阶级进行社会政治斗争及资产阶级社会革命的思想理论,更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石。没有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及资本生产关系就缺乏坚实的社会思想理论基础,从而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在近代的迅猛发展,没有资本主义带来的强大生产力及社会财富做为新生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自由民主也不可能像洪水猛兽一样迅猛改造旧有上层建筑,以及摧毁封建领主与教会神学的意识形态,成为强大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资产阶级也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意识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意识形态,是相辅相成的一体的两面。自由民主是资本社会及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基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思想意识是自由民主具体化的社会实践。
表面或理论上看,自由民主作为社会文化思想价值惠及每一个社会个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个体所享有的自由与民主权力是等同的,然而社会现实并非如此,资本的本质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最终是财富的自由,而民主也将随着选民基数的扩大最终走向民粹,自由民主将从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石成为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斗争的手段,成为社会撕裂的根源与发展的阻力。

3.1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做为生物生命体,人类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物种,出於生命的本能,寻求最大利益而结成人类群体或社会,由此形成的群体秩序也是一个从野蛮到文明,不断进化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社会制度就是一种以资本运作为主要物质生产手段的社会生产关系或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其发展初期,资本积累期是相当血腥与野蛮的,而这种物质生产关系就是以自由民主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任何意识形态都以一定的社会物质环境为基础,自由民主同样需要物质基础,而掌握社会物质生产资本的资产者也必然成为代表自由民主的民主体制的主宰者,民主体制在相当长时期,自由民主本质上是资本的自由民主,表现形式往往是永远财富独立的人才能成为选民,而并非社会大众的自由民主。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就是这样一个从资本主义初期对资本野蛮生长,及对劳工血腥压榨进行批判,在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相互对立与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的反思与批判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现实基础,其中包含三个方面,资本对劳工的压榨,劳动者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这三个方面都是将追求利润做为唯一目的资本运作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些因素从本质上也违背了生物生命的自然属性,自由与自利,或群体与个体的最大利益原则,这必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给社会物质生产及社会秩序带来伤害,也最终违背群体或社会最大利益。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原始阶段或资本积累阶段的物质生产仅是实现了资本拥有者的最大利益,却同时剥夺了劳动者的基本利益,这也是这些时期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层社会矛盾严重对立,社会危机不断,社会革命情绪高涨的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发展,社会人文道德的进步,以及劳动者群体与资本拥有者和管理者长期力量博弈,劳动者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前两个方面因素,即资本对劳工的压榨与劳动者的异化,不再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或主要的社会危机因素,然而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危机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是一把高悬的利剑,它的爆发将造成社会生产与秩序极端的破坏,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思想理论就是要解决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根本性危机,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对大多数社会个体都更为公平公正及人道的物质生产环境及利益分配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通过生产资料公有进行有计划的社会物质生产,从而避免资本私有为追求利润造成的盲目生产及其带来的浪费与破坏,公平的利益分配,避免社会劳工阶层的贫穷,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就是一个强大的政府机器。毫无疑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要求的资本私有及自由市场,以及资本物质生产以为基础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有着相当大的距离,而现实中两种意识形态所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利益,并做为政治斗争工具,成为天壤之别,势不两立的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理论上,并不反对自由与民主,正如共产党宣言也追求民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也将自由民主当做社会奋斗的目标,然而由於社会条件局限及历史文化的种种原因,主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上,往往将社会革命做为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造的主要手段,暴力与强制是所有社会革命的基础,这就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自由民主在本质与基础上产生必然对立,这种对立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及其以为基础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成为水火不容的两种思想意识,成为近代人类社会思想的两极。

 

大鱼 谷歌博客
大鱼 - YouTube
华夏文摘
中国文化与社会的过去,今生与未来, 电子书 中国道路.杂思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