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永远的张爱玲:《十八春》人物名字解析
永远的张爱玲:《十八春》人物名字解析
张爱玲笔下人物的名字不但符合其身份性格,而且都寓有深意。她自己在《必也正名乎》就明白说过,“名字是与一个人的外貌品性打成一片,造成整个的印象的。” 而且她紧接着承认,“我喜欢替人取名字”。由此推论,张爱玲在给笔下人物起名时,肯定不会 “敷衍塞责”,因为 “除了小说里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实的”。她再进一步解释,“适当的名字并不一定是新奇,渊雅,大方。好处全在造成一种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我认为张爱玲给《十八春》里几个主要人物起的名字完全做到了这一点。我打算逐个解析主要人物的名字,来证明我的观点。
《十八春》讲述的是沈世钧,顾曼桢一对有情人,历经种种磨难却终不得成眷属的故事。从两人的初次见面开始,到几经波折后再相聚,中间已隔了十八年。
女主姓顾,名曼桢。这个顾姓,寓意颇深。其一,“顾 ” 即回顾,刚好用来点题。十八年后再重逢回顾,感叹两人 “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却经历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安乐都经历到了”。(见《十八春》) 再一层,“顾” ,是照顾,顾念。曼桢年轻时一身兼数职,为家人付出任劳任怨,“一门老幼都依赖着她生活,她好像还余勇可贾似的,保留着一种娴静的风度。” 其三,一个 ”顾” 字不露痕迹地借用了倾国倾城的典故。李延年的《佳人歌》里所述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暗示曼桢为佳人。如张爱玲半开玩笑所说,这一点其实 “很要紧 -- 有几个女人是为了她灵魂的美而被爱?” (见《我看苏青》)
曼桢的 “桢” 也有两层含意。第一印象自然是 “贞洁”,因为 “桢”,“贞” 同音。其次,“桢” 指的是古代筑土墙时树立在两端的木桩,也就是支柱。这样一看,“桢” 字就与“顾” 姓里的照顾之意呼应,再次强调了顾曼桢照顾家人,责无旁贷的使命感。
最后,这个 “曼” 字也有深意。一是曼妙的 “曼”,暗点曼桢容貌柔美。二则,“曼” 指空间上的长和远。“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曼桢的人生和爱情之路,漫长而不可测。
男主姓沈,名世钧。张爱铃让男主与《浮生六记》的沈三白同姓,我觉得是有意为之 。第一个,自然是因为张爱玲很喜欢《浮生六记》;四十年代被搬上舞台剧时,她还专门做了点评。其二,细究之下,二沈有很多相同之处。比方说,对待感情,沈世钧和沈三白都心思细腻,且专一重情。在身世和际遇上,二沈也惊人地相似。两人同样出身富庶,却因为“不善于理财”,后来变得 “实在是很拮据”。(见《十八春》)最后,“钧” 是古代重量单位,寓意沈世钧在女主心里的分量重如千钧;“那样的恋爱大概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回吧?也许一辈子有一回也够了”。(见《十八春》)
许叔惠。为什么偏偏姓 “许”呢? 许叔惠与石翠芝一见投缘,但无法给对方一个 “许诺”。 一则因为两人家境悬殊,面临重重的世俗阻力。二则在理智上,叔惠 “也觉得像翠芝这样的千金小姐无论如何不是一个理想的妻子”。(见《十八春》)
石翠芝。“石” 是石头城,而石翠芝是南京人,算是人以地名。“翠” 字寓意其出身小家碧玉。“芝” 为芝兰香草,既隐喻石翠芝无需为生计奔波的不食人间烟火气,也照应了她养尊处优,锦衣玉食的生活方式。少女时代的 “翠之脚上穿着一双簇新的藕色缎子加金钱绣花鞋” 踏在雨地里一下子毁了也毫不在意;婚后 “的生活一直是很平静的。在一个少奶奶的生活里,比在水果里吃出一条肉虫来更惊险的事情是没有的了”。(见《十八春》)
张慕瑾。张爱玲让张慕瑾与自己同姓,表达了她的敬意同情:张爱玲既敬重他的医生职业,也同情他不幸的家庭遭遇。简单一个 “慕” 字,点出了他与顾家两姐妹的缘分纠葛。只不过,他慕的 “瑾” 是顾曼桢,不是姐姐曼“璐” (虽然 “瑾” 和 “璐” 都是美玉)。
《十八春》1997年改编成了电影《半生缘》,精准的选角完全达到了量身定制的高度。吴倩莲就是那 “单纯可爱” 而又处事得体的顾曼桢本人;当年的黎明玉树临风,再加上那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演活了一个 “随和起来是很随和,可是执拗起来也非常执拗” 的 “落难” 公子;彼时黄磊还是翩翩少年,完全当得起 “聪明漂亮” 又 “有几分自我恋” 的许叔惠;葛优更是“那个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 祝鸿才的不二人选。(见《十八春》)
被改编为舞台剧的《浮生六记》,张爱玲看过之后惋惜 “话剧里的拍台拍凳自怨自艾的沈三白有点失了真”。(见《论写作》)我猜想,如果张爱玲有幸看到许鞍华导演改编的电影《半生缘》,应该不会觉得 “改得非常牵强” 吧。
也希望张爱玲不会觉得我的这篇分析穿凿附会吧?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xyz' 的评论 : 谢谢小 C 觉得有意思,很受鼓舞:)
我只看过许鞍华的《半生缘》,但感觉是最接近原著精神的;看其它版本的选角和剧照,总觉得多了点,或少了点什么。。。
cxyz 发表评论于
解析得很有意思。张的散文集我都读了,小说读得少。什么时候找许鞍华的 《半生缘》来看看。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帖' 的评论 : 删帖不至于,但是,我接受你的道歉。
不论张迷与否,我相信只有本着一种友好平等的交流态度才能够把有意义的文本探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顺祝周末愉快!
一帖 发表评论于
哈哈,用错"张迷"了,抱欠。如果不是错认你是张迷, 我是不会跟这个帖的。实话实说,?跟帖时只想与博主对张的文字作一对一的探讨。博文在城头掛了很久,我一直没跟帖,等到在最后沉下去的前刻才评论,就是希望尽量不要让跟帖的负面观点影响读者网友对此文的看法。举小说名字有关的典故,只是举例解释为什么我认为张的文字的含蓄比较高雅,絲毫没有"学术探讨"的意思。所以最后才归结小说主人公名字解读的本人看去。如果不作中间的解释,不就更是不讲道理的扣大帽子吗?
谢谢你的回帖。也很同意你的见智见仁。我用"自嘲"就是非常肯定你的open mind. 错以为既然你自己犯疑,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直说,以解疑惑。看来我跟帖是事与愿违,应不跟为好。您觉得有冒犯,把我跟帖删了,我不会有異议的。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帖' 的评论 : 看了留言,觉得有必要澄清几点。
一,我文章的题目说得很清楚,是《十八春》人物名字解析,所以我只解析小说中的人物名字;而没有对《十八春》这个小说题目的变迁追根溯源 --- 因为它不在我文章的讨论范围之内。
倒是听上去您对这个议题颇有话要说,那何妨另外开篇写一写?
二,不论是我自嘲的 “牵强附会”,还是您认为的“天马行空”,我的文章对各个人物名字的解析完全做到了自圆其说。如果您非要说,“我以为曼桢,世钧只是南方小资中产市民的常用名而已。” 那么不要忘了,这恰恰证明了我开场的第一句话:“张爱玲笔下人物的名字符合其身份性格”。
三,我喜欢张爱玲,但不是张迷。所以您说 “我和你同是张迷”,恐怕用错地方了。
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说明。文学城不是什么学术论坛,大家写博文只是因为有感而发,借用文章的宣泄疏导的功能;跟写学术论文不是一回事。如果看到有持不同观点的,或者一笑而过,或者留言阐述,都适宜。但是像您这样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说我的解析“俗了一点“, ”太小儿科”,恐怕不合适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方能百花齐放。谁又比谁高明呢?如果自认为占据了水平的制高点就随便下判语,徒然自曝其短而已。
如果仍有异议,欢迎留言切磋啊。我相信平等的,友好的意见交流可以促进对文学的理解和阐释;反之则不然。
一帖 发表评论于
最赞成博文中的首尾两句,首句"永远的张爱玲",我和你同是张迷,尾款"或许张爱玲会觉得我这篇分析穿凿附会吧?",我以为然、不过你能自嘲,不失有点自知之明。您的解读牵强之处是俗了一点太小儿科。张的文字如有含蓄的隐喻,会雅緻得多。如题目"十八春",源于京剧《汾河湾》,薜仁贵与妻子分别十八年重逢的故事。另外此小说张曾改題五、六次。68年在台 《皇冠》发表时用的是《惘然记》,借喻李商隐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后改为《半生缘》是香港宋淇的建议,题目大雅,拍成影剧不能卖座,半生缘俗,易为大众接受。我以为曼桢,世钧只是南方小资中产市民的常用名而已。张不会在这里面伏筆,如你天马行空那样解读出那么多种含意。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边公园' 的评论 : 问好并谢谢分享!不过您好像把书名和时间顺序弄反了。
在网上查了一下,搜索信息如下。
“《十八春》是张爱玲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于1950年以梁京的笔名开始在《亦报》上连载,1951年报社为其发行单行本。1967年,张爱玲改写《十八春》,并更名为《半生缘》。”
所以正确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初名《十八春》(1951年);后改为《半生缘》(1967年).
海边公园 发表评论于
《十八春》和《半生缘》应该算是同一部小说。后者是张爱玲50年代初还在国内的时候写的,囿于当时的情势,不得不给小说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可以说她当时写这篇小说时是身不由己的。前者是她去了美国之后对后者的改写,主要是改写了结尾部分,按她自己的真实意愿去写。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嗯嗯,单看照片可能会觉得她 “幸运”;但是如果联系顾曼桢在书中“阴惨的离奇的” 遭遇(张爱玲语),大概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所谓照片者,“照骗”也!哈哈!
谢谢来访!
雪中梅 发表评论于
啊,有两个帅哥在旁边,应该说那个女子很幸运哪。欣赏了,平安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