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血案的嫌疑人欧金中至今下落不明。虽然有很多网友希望他能藏好,但更多网友明白,这么有影响的大案,警方会加大搜捕力度的,再加上天罗地网般的摄像头监控,他能逃脱的概率应该很小。
很多写手在同情欧金中五年来的悲惨遭遇的同时,又不忘加上一句“当然,他该受到法律的惩罚”,以表明自己的良民立场。
人们鹦鹉学舌般重复着一个顺口溜:“法律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也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描述的美好情景,跟“大同世界”的乌托邦是一个级别的,只可憧憬不能当真。现实世界的法律只是在向着这个理想不断靠近。好的法律能惩罚坏人,并努力使坏人变成好人;坏的法律能制造出坏人,并迫使好人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坏人。《1984》描述的世界就是以“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为目标,没有坏人就制造坏人也不能让惩罚机制空转。《十二怒汉》《肖申克的救赎》宣扬如何“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哪怕有一丝对嫌疑人有利的证据,也不放过还原好人的机会。
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不保持沉默,那么你所说的一切都会呈堂证供。你有权在受审时请一位律师。你是否完全了解你的上述权利?”及庭审的陪审团程序,都在向“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的理想靠拢,不惜承担“宁肯错放,也不错抓”的社会成本。
有的地方的法律,好像有一种饲养机制,——放纵小错,养到临界点酿成大祸时,才“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抖着网子捕人了。法律好像渔民的网目一样疏,要保护鱼群生态,小鱼漏网,长成大鱼才被捕捞。老子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是指人为的法网,而是指祸福相倚、因果相生的天道法则,勉强接近自然法吧。天网可以“疏而不漏”,法网可以“漏而不疏”。
从英美影视作品里可以看到,英美法系“恢恢而不疏”,每项证据都要讲程序,繁琐而细密。但并不排除有钻法律空子的漏网坏人,法律的严密更像是为“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人”设计的,难免有坏人搭便车而漏网。“一网打尽,除恶务尽”不是现代法律的追求。
回到我们当下的现实,莆田血案的酝酿期长达五年之久,欧金中五年的奔走呼号没能唤醒法律的眷顾,一怒拔刀后,法律迅速醒过来了,有司侦骑四出,搜山寻海,法网大张。眼看“故意杀人”这么大的鱼难逃法网了。如果欧金中被捉拿归案,再好的律师团队除了呼吁惊醒社会以外,几乎不可能减轻“法律的严惩”了。我们不信西方法律“漏而不疏”那一套,不会让欧金中在法庭上“漏网”免死的。
面对“疏而不漏”的国产法网,欧金中就没有活路了吗?
但再“疏而不漏”的法网,总有意外。历史和现实的数据告诉我们,总有逮不住的漏网之鱼。现实的枪口有时抬高一寸,有时真没准头,搜山的警犬,有时会患阵发性鼻炎,导致鼻子失灵,一无所获。
抛开法律不说,具体的搜捕工作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成功。法律确实要惩罚欧金中,但就是搜捕不到,有什么办法?搜捕任务是长期而艰巨滴,这丝毫不影响法律的尊严,抓不到案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公安部门要做好长远的抓捕规划,但公安还有更繁重的工作,不能被这起案子影响了其他任务的完成。
如果欧金中长期逃亡,公安也在长期抓捕,法庭对莆田血案在封灶等米。法律没丢面子,公安没丢里子,欧金中没丢命,网民很开心,这对各方算不算是最佳边际收益状态?比双赢还多两赢呢。
几十年前,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追捕》曾经风靡大陆,观众的心第一次被“逃犯”揉软了。今天,那远逝的记忆又被唤醒,人们又一次为“逃犯”这个词而心疼而忧伤……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