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谈谈“赢在起跑线”这个美丽的谬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人才的培养上中国传统一直是强调德才兼备,这个大家基本都赞同没有异议。从目前的教育体系和运作模式来看,学生在各种校外培训班接受的基本是以才(技艺)为主,而德的培养主要在于平时的学校和家庭,很多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和终身的老师,反正就是那个意思吧,家庭的教育也很重要,不能忽视。小孩的才德培育都要重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要兼顾。不能说把孩子送学校、培训班就完事了。平时家长也要花心思培养孩子性格和处事方式,因为言传身教更重要,会潜移默化。
 
关于天分和基因,父母的基因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聪明离开了勤奋和正确的方向就等于分子是零,分母再大也是白搭,始终是零。正确的方向就是德的培育,这个德是广义的德,不局限于狭义的道德品质概念。笼统地说就是要有大智慧,这种大智慧的具体表现就是有全局观,能分出轻重缓急,正确的是非观等。必须强调的是勤奋是必须的,老话说“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等等,意思就是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比先天的聪明更重要。不要跟我说天才爱因斯坦、小扎什么的,他们当然是天才,但也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达到那个高度。三字经说的很明白,“玉不琢,不成器”。
 
关于赢在起跑线这个话题,我只想说“赢在起跑线”根本就是谬论,因为人生不是百米赛跑,是马拉松,培养坚韧的精神更重要。你看长跑比赛那有人刚开始就拼命跑?小孩的教育是渐次展开的,随着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而不断提高学习的难度。你让小学生学微积分,那不是明摆着让蜗牛拉磨吗?!天才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别说微积分不懂,就是最简单二元一次方程式他都不懂,但这不妨碍他后来成为最优秀的数学家之一。我说这个意思就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重要,人生是由无数场战役组成的,输一两场战役没什么,关键是要有清晰的全局观,始终在战略层面上保持胜利。军事讲胜败兵家常事,历史的经验也很多,刘邦刚开始不是被项羽打的屁滚尿流,最后人家还不是得了天下?为什么呢?刘邦能容得下人,这就是战略上胜和德上面的胜。说起军事才能和打仗刘邦哪里比得上项羽的才?这样的历史很多,还有刘备等。在文化上,三字经里说的很清楚了,后天的努力更重要。“苏老泉,二十八,始发奋”,苏老泉就是苏东坡他老爹,苏洵二十八岁才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浪荡了,于是努力发奋,取得了成就。反面的例子就是《伤仲永》,大家都知道的不用讲。现实生活中例子也很多,在小学到初二之前,很多班级的一些优秀女学生一直名列前矛,但是到了初二初三以后就完全让位给男同学了,更不用说到了高中几乎都是男生名列前矛。难道这些女生不是赢在起跑线吗?难道那些男孩不是没赢在起跑线吗?(这里用男女生做例子,没有一点歧视女生的意图,只是用直白的现象来说明赢在起跑线根本就是个美丽的谎言。)
 
所有的历史和现实都说明赢在起跑线是谬论,我说这么多不是说我不重视小孩教育,我也肯定重视,只是做父母的不要那么急切焦虑,否则真是拔苗助长。小孩的教育重点在于灌输总体的人生规划,这个我提倡越早越好,不是说一定要孩子做律师、医生什么的,是要家长注意观察自己孩子的优势和性格爱好,早点确定发展的大方向,不至于高中毕业了就要上大学了还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多半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没有尽心。其次,注重对思维方式的培养,让他们能多从战略层面上看问题,要有全局观,不能因一时一地一城一池的得失而乱了阵脚,甚至闹出跳楼自杀的悲剧。这就要家长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能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和态度。通过有意制造一些挫折让孩子明白不是什么事都是一厢情愿就能实现的,意外总是会出现的,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具备基本的应付意外、挫折的能力。
 
这种孩子教育的话题说来话长,用一句话来结束车轱辘话吧:小孩的教育是长年累月,渐次展开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做父母的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尽心尽力地做好儿女的培养工作。

WXCTEATIME 发表评论于
谢谢各位的点评,说的都有道理,
飯盛男 发表评论于
“赢在起跑线”其実還有個側面、就是”成功体験”。成功体験影響到自信、対于内向的孩子、有没有自信很重要。如果“赢在起跑线”一開始就有個良好的循環、并不是壊事
現在有許多発達障碍者、対他們来説、”成功体験”至関重要。可以諮尋下教育心理指導者
星战风云 发表评论于
同意作者的观点。教育孩子重点教做人。而且自己终身努力,终身学习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就是好的教育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好文,多谢分享。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到了高中都是男生领先的说法现在越来越不准确了。查一下近年高考,各省市越来越多女生高考状元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非也。赢在起跑线是残酷的现实。权贵阶层直接去藤校。中产阶层努力去藤校。穷困阶层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