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衍宁、汤小铭连环画作品《无产阶级的歌》

《无产阶级的歌(素描连环画)》全本  绘画:陈衍宁 汤小铭

 

重温陈衍宁、汤小铭的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

“文革”10年,是中国连环画发展的艰难时期。对建国17年连环画优秀作品上纲上线的批判,让画家和编辑无所适从,稍不留意就会被扣上“封、资、修”或“洋、名、古”的帽子。这种局面导致“文革”最初几年连环画新品种的逐渐萎缩。连环画所承担的政策宣传与社会教育功能的缺失,引起了政府的关注。1971年2月,周恩来总理召集出版部门负责人开会时提出下一代没有书看的问题,事隔两个月后又再次加以强调。这种压力让创作者们更加为难,于是纷纷模仿成功范例。在题材已经被限定在极小范围内的情况下,表现形式也趋于千人一面。这是后来对“文革”时期连环画艺术性评价不高的一个主要论据。1981年,全国第二届连环画评比的结果很能反映这一观点。在获奖的110件作品中,“文革”前的有11件,“文革”后的有89件,“文革”期间的只有10件。这10件作品都能够自觉地克服程式化和概念化的套路,以鲜活的形象和创新的技巧,完美地诠释主题。尽管这些主题充斥于当时所有的媒介(广播、报纸、口号、标语),但由于画家们的创作热情源于心底,其表现力远胜于当时的应景之作。在促使连环画创作向生活本源回归的道路上,《白求恩在中国》开风气之先;在借鉴其他画种,赋予连环画新鲜血液的探索中,《无产阶级的歌》最具代表性。

 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诞生在文革后期的1974年,是一部外国题材连环画作品,描绘了国际歌的词作者,“无产者诗人”,“不朽的革命家”鲍狄埃为工人阶级的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战斗生活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无产阶级的歌》最先刊载于1974年5月的《连环画报》上,同年8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他们的作品在《连环画报》1974年5月号一含有“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那一期上刊发后,反响热烈,一片好评。读者盛赞它为“一曲形象化的国际歌”,“令劳动者热血沸腾的战斗诗画”。原作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观众聚集在它面前,久久驻足,不愿离去。有的年轻学子干脆就地临摹起来。许多报刊接连选登,作品成了当时享誉画坛的名篇。

其后,人美社曾出版了60开和40开两种版本。1981年全国连环画第二届评奖,此书获得绘画二等奖,作品中彰显的炭笔素描的艺术魅力足以让读者爱不释手,赞叹不已……

陈衍宁先生1965年毕业于广州美院油画系。1971年创作了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一举成名,1974年创作的油画《渔港新医》参加全国美展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并被全国许多报刊杂志刊登。汤小铭先生1972年以其《永不休战》、《女委员》、《虎门民兵》同时入选全国美展。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美术界叹为观止,而被公认为是中国第三代实力派画家,成为当时画坛的一匹“黑马”。两位画家在70年代就已声名显赫,成就辉煌。可他们欣然受邀在北京人美社一间普通的画室兼卧室的小屋里创作完成了这部艺术精湛的力作,可以看出两位画家对连环画艺术执着的精神和情怀。

两位年轻的创作者———陈衍宁、汤小铭,今天都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名家。陈衍宁1986年赴美国留学,上世纪90年代的油画肖像作品赢得了世界声誉;他1972年创作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在中国嘉德以1012万元的高价成交。汤小铭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油画家,1990年接替关山月担任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他的名作《永不休战》,是鲁迅油画肖像中的经典,其印刷品广为流传。

 连环画《无产阶级的歌》体现了当时两位画坛未来之星深厚的素描功底和创新意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不可能深入实地体验生活,但是通过研究和借鉴法国19世纪的绘画作品(主要是浪漫主义),他们把握住了作品的基调,并通过想象,把那首悲壮、激昂的旋律演绎成令人震撼的画卷。

 《无产阶级的歌》以鲍狄埃的生平和创作《国际歌》的过程为主线,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后数十年间法国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着重描绘了巴黎公社浴血奋战的史实。这部作品与以往的素描连环画有着显著差异。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和董洪元的《高尔基三部曲》注重线的运用,木刻效果很浓。《无产阶级的歌》更强调黑、白、灰的块面关系,层次丰富,具有油画的厚重感。两位画家对光与影的设计,既反映出对客体清晰、准确的感知能力,又渲染出典型环境,积极调动了读者的情绪。例如第2页,年幼的鲍狄埃在阴暗的作坊里埋头劳作,一道亮光从高窗直射在他背上。悲苦的童年磨砺着他的性格,真理已经开始召唤他。

blob.png

图1

再如第25页(见图一),“国防政府”与普鲁士暗中勾结,出卖祖国。几个人物被安排在拱形门的角落中,狭长的影子一直拖到扶梯口。诡秘的气氛,预示着一场阴谋正在酝酿之中。整部作品的构图伸缩性很大,可能是两位画家风格有别,画面也因此富于跳跃感。取中近景时角度多变,常用较为稀薄的光晕衬托人物的轮廓。取远景时,则用炭笔擦出涌动的气流,与高空中凝聚的云团、迷蒙中的古老建筑共同营造出两大对立阶级决战阶段的壮烈景象。

 《无产阶级的歌》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作品所蕴含的激情。为了凸显力度,人物造型多用直线,笔力奔放,气势磅礴。很多群众性的场面,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blob.png

图2

第37页(见图二),六个装束各异的公社战士围在一起,阅读鲍狄埃的诗作。尽管斗争环境艰苦卓绝,但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却洋溢着乐观主义的革命情怀。交错掩映的身体,呈山形排布,画面中央紧握长枪的手臂显示出坚定的信念。第32页,鲍狄埃身先士卒,率领公社战士奋起冲锋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德拉克洛瓦的传世之作《自由引导人民》。挣脱锁链的无产者,义无反顾地冲向摧毁旧世界的最前沿。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从诞生到被扑灭的过程,使革命者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也孕育出《国际歌》这样伟大的作品。

三十多年后重温这部连环画,除了热血沸腾,更多了一些关于艺术创作的理性思考。

政治色彩强烈的作品,只要它体现的精神实质是积极的、进步的,创作态度不是抄袭的、跟风的,就不能轻易抹杀其艺术价值。退一步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艺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政治观念发生着联系。谁能否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鲜明的政治立场?沈尧伊的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难道不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吗?反过来再看美国的那些越战大片、反恐大片,其意识形态的指向性更是昭然若揭。由此可见,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源于它和读者、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像《无产阶级的歌》这样的作品今天依旧为读者所珍视,恰恰说明艺术创作首先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恳劳动。

本书由连环画著名编辑吴兆修改编,这次的再版,出版者采用了四色印刷,在连环画出版印刷中实属难得,每一幅画面都清晰详实的再现了画家采用的素描技法的丰富层次和效果。轻轻地翻开每一幅画面,你会被画家精湛娴熟的艺术手法和深厚扎实的绘画功底所打动,作品产生在文革后,两位画家不急不躁,精益求精,几易其稿,完美的再现了历史的一页,他们通过多视角的构图设计和场景的烘托,极力避免概念化和图解化,使之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人物的塑造生动鲜活,准确的刻画了鲍狄埃和众多工人群众的形象, 如第二幅画面,童年的鲍狄埃家境贫寒,十三岁就开始了艰苦的劳作,画面中一束阳光映照着鲍狄埃劳作的身影,画面那束斜射的阳光不但烘托了童年的鲍狄埃劳动的身影,并使画面极其具有丰富的感然力和美感。 作品中,细节刻画的细致入微,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征,工人战士的高大不是刻意的夸张,而是用艺术的视角突出人物的神采和气质。特别是少数几幅大场面的场景设计,更是独具匠心,手法精湛。可以看出画家在审美观和创作方法上的信念和追求。


《无产阶级的歌》共67幅不算很长,却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两位画家的笔下,素描的形体结构准确生动,明暗色调的黑白灰关系构成了具有立体感,整体感的艺术效果的完整性。严谨,凝重厚实,新颖别致的格调铸造了坚实,唯美的画风。在这部作品中,也许不会找到60年代顾老铅笔素描连环画《渡江侦察记》的淡然;它却有独特的艺术气质与风貌。40多年岁月荏苒,这部素描连环画经典盎然的矗立在中国连环画历史的丰碑中,期待着将来的岁月,充满才情的来者,去超越,去树立连环画艺术新的丰碑!汤小铭:生于1939年,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原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多次入选各级美展,多次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和广州美术馆等也分别收藏其作品,《永不休战》、《女委员》等画作曾印制成纪念邮票发行。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