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陈村往事 (1)

作者:阿强 

2015年7月,三姑婆去世了,享年102岁。

三姑婆是我祖父的同胞妹妹,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所以,我父亲叫她三姑姐,我叫她三姑婆;广州人通常称父亲的姐姐为“姑妈”,而称父亲的妹妹为“姑姐”。

三姑婆在顺德陈村出生长大,说一口纯正的顺德陈村音,让我听着亲切而舒服。我小时候,她常给我讲他们上几辈人的故事。虽然都是些支离破碎的小故事,没有修辞,也不连贯,却让我听得入迷,回想起来是那样的精彩。三姑婆并不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也不大会表达,她所讲的每一个小片段,每一个小情节,就像一幅图画里的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片小树叶,或者只是一朵小浪花,一片小云彩,就这么简单,但当你细心拼凑起来,你会发现,那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让人感到震撼。

陈村镇位于广东顺德的北区,是有名的水乡。珠江有众多的支流,北江支流就是其中之一。而北江支流的四条河流,潭州水道、东平水道、陈村水道、和文海河,就流穿陈村境内而过,与新栏河、新旧墟大河、屯教大河、弼教大河、文登河等一起,共同构成了陈村河网交错而发达的水上交通。以前,陈村人过河,都是靠摆渡小木船,陈村人称之为横水渡,这些小木船又称为艇,乘摆渡船过河就叫做搭横水渡过海。三姑婆说,陈村镇有上百个横水渡口,到底有多少,大概她也不大清楚。而三姑婆讲的故事,都总离不开河道上的那些摆渡船。现在,陈村已经建起一座座的跨河大桥,过河方便而又快捷,古老落后的横水渡已经成为历史。

陈村镇的得名,相传东汉时此地出过一位姓陈的太尉,后人建祠纪念他,地名为陈村。其实,陈村姓陈的人也是相当多的,三姑婆的祖母和亲生母亲,也就是我的高祖母和曾祖母,她们的娘家都是陈村人,也都姓陈。

粵語有句歇后语“陈村种”-- 洗脚唔抹脚,就是来自陈村镇。“种”在粤语里就是“人”的意思,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喜欢挥霍,挥金如土,不考虑有钱没钱就乱去花钱,带有贬义。以前我不明白这喜欢挥霍,怎么与陈村人给扯上关系了?难道陈村人都挥金如土,一点都不在乎有钱没钱?三姑婆跟我说,陈村人习惯洗脚后,不会用布抹去脚上的水迹,而把脚胡乱抖几下以甩掉脚上的水,毫不吝啬,广东人就用这句话代表一个人花钱的时候,就像胡乱抖脚把水迹甩出去那样,一点都不在乎。当然,我相信,现在的陈村人,洗脚的时候,早已经不是采用这种懒惰的方式,不过,这句有趣的歇后语还会继续流传下去,可能要几代人之后,才会被说粤语的后人渐渐遗忘。

2013年10月我曾经回国和我姐姐随同我父亲一起去探望三姑婆,那年她刚好一百岁。我看到她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虽然多年不见,仍然一眼就认出我来,记忆力还是相当好。令我们特别惊讶的是,她依然还是满头黑发,只有几丝不容易察觉到的银发,就像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的头发那样靓丽。我姐姐问三姑婆,是怎样保养的,一百岁还有这样令人羡慕的头发,而我就说,我的白头发比三姑婆的还多出数十倍。三姑婆就说,她从来都没有特别保养,洗发只用顺德上几辈人习惯用的茶仔水,从来没用过洗发精护发素之类的化学品。茶仔水就是用茶麸煮的水,据说长期使用有止屑、止痒、去油、杀菌、修复受损发质的功效和明显的乌发生作用。我们就笑,原来三姑婆是organic 护发,怪不得永保青春。三姑婆问什么是“我见你”(陈村方言的发音),我用陈村话回答,是“饿见力”不是“我见你”。三姑婆说,饿了怎么还见到有力,那该是手软腿软才是。这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说那是英文发音,意思就是天然制作的,不是人工合成的。

本来我打算在2015年10月回国一定首先就去看望高龄的三姑婆,顺便向她再问一些有关祖辈的故事,以便日后把那些故事整理出来,因为那时我正在考虑写几段有关我的祖辈在陈村奋斗的故事。而之前听我父亲说,三姑婆虽然已年过一百,但依然头脑清醒,一点都不糊涂。可是,我还没来得及踏上回国的路,三姑婆已经与世长辞。

这几年来,我总想把三姑婆讲的故事片段,整理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但一直都没有个头绪,加上工作依然忙碌,这个故事一直都没写成。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凭着儿时的记忆和成年后的判断,去寻找我祖上几辈在陈村的生活足迹,以缅怀我坚韧不屈努力奋斗的祖辈们。

这个故事就从文革开始的那段时间说起。

 

(根据前辈叙述整理改编,未完待续。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caihong66 发表评论于
终于看到新作品了 我
飘01 发表评论于
开场篇引人入胜,好!期待下文
chuntianle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周末愉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