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陈村往事 (9)

作者: 阿强 

陈凤并不是一个安分的女子。尽管,锦波的薪水足够一家人丰衣足食,加上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那一大笔的金钱,已经足够她这辈子不愁吃穿住。

然而,陈凤不想只呆在家里当个少奶奶,平平淡淡过日子,这太寂寞了。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很有做生意赚大钱的头脑,还胆大心细,精打细算,说得上唯利是图。她觉得锦波只是打份工,养家糊口而已,而她想做自己的生意,她要赚到更多的钱,干出大事来。

这段时间,家务事有丫环打理,陈凤在家里无所事事,甚感无聊。她除了三头五天回娘家外,就到墟镇上到处闲逛,到锦波的葵艺铺走走,也到处看看有什么可以赚大钱的商机。

这天,正逛着,突然一个陌生而奇特的招牌“大生烟馆”闯进眼中。她想,镇上什么时候开了这家卖烟草的新馆?其实,那大烟馆早就有了,只是以前她是个姑娘家,在街上只是匆匆而过,并没有多大留意。

她好奇地走进去看看。刚进门口,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鼻而来,她立时感到这烟馆的不寻常。

店小二热情地招呼她,一脸的嬉皮笑脸。

她装着漫不经心地问:“这是什么大烟味?闻起来怪香的。”

店小二露出奸笑,说:“这是新大烟,洋货,价钱嘛,再说吧。就是因为这大烟味道独特,让人跃跃欲试,贵人您要不要试试?”

陈凤是个聪明人,马上明白到这大烟馆并不一般,很有来头,就说:“不了,我不会抽烟,只是好奇进来看看。”说着,陈凤只是瞧了这烟馆几眼,然后转身从容离去。

她跟人打听,原来那大烟馆是一鸦片馆,已经经营好几年,生意日渐兴旺,顾客络绎不绝。

陈凤知道,鸦片是一种一次就可以上瘾的毒品,烟瘾深重者甚至会到“饭可一日不食,烟不可一日不抽”的地步。她听说到,不少达官显贵也是大烟馆里的常客,这些人当中,许多人因为长期抽鸦片,陡然间一贫如洗,败光家业,晚景凄凉。

鸦片原产于小亚细亚,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经割伤果皮后,渗出白色汁液干燥凝固而得,含多种鸦片生物碱。大约在中国唐朝时期开始,希腊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就懂得服用鸦片,来缓解疲劳,纵欲和致幻。清朝雍正年间起,鸦片开始流入中国,不久全国各地就烟馆林立,开始泛滥成灾。而且,不仅广大群众吸食鸦片,清政府的官兵们也开始大量吸食鸦片,严重降低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清朝的历任皇帝对鸦片都采取抵制的态度,但由于鸦片贸易的巨大利润,走私鸦片现象依然屡禁不止。直到道光时期,两广总督林则徐上书道光皇帝,痛诉鸦片危害,清政府才痛下决心查禁鸦片。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六月二十五日结束,共历时二十三天,销毁鸦片接近两万箱和超过两千袋,总重量两百三十多万斤。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鸦片中让人成瘾的化学成分,是吗啡和甲基吗啡等生物碱,其物理特征都可溶于水,所以鸦片早期的服用方式,都是放在温水或酒里化开。后来,出现了用烟枪吸食鸦片的方法,早期的烟枪大都用竹子做材质。这种方法,避开生烟膏对嗅觉和味觉产生的不快,通过呼吸道摄入,还能迅速产生强烈致幻效果。

省级城市自不必说,即使在一些穷乡僻壤,有时也会开设烟馆,数榻横陈于一室,终日烟雾缭绕。陈村离广州城这么近,而且又是个比得上广州城那么繁华的墟镇,鸦片烟馆的出现也不足为奇了。

这几天,陈凤眼前似乎总会出现那终日烟雾缭绕的烟馆。

突然,她心中闪过一念头。对了,这大烟馆就是商机,而且一定一本万利。那些烟客,一旦上了瘾,就会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钱花光后,也不惜一切代价去满足毒瘾。

陈凤开始筹划她的计划。她准备用从娘家带过来的那一笔钱来投资,创建自己的生意,这一定包赚不赔,而且很快就可以赚到盆满钵满。

可是,正在这个野心勃勃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锦波回到家里,陈凤神秘地对锦波说:“你猜猜,今天有什么特别好消息?”

锦波满不在乎:“什么特别好消息?你回娘家呗。”

陈凤说:“这算什么特别好消息。再猜猜。”

锦波说:“那还用猜,你除了回娘家,还能去哪里?”

陈凤说:“猜猜,你最喜欢的好消息。”

锦波说:“难道你捡了金条?你娘家有钱,也不在乎一条半条金条。”

陈凤说:“一条金条算什么!这是李家的大事。”

锦波纳闷:“李家的大事?”

陈凤郑重地宣布:“李锦波大人,你要当爸了。”

锦波听到自己要当爸了,一阵子欣喜若狂,就要抱起陈凤转几个圈。

陈凤赶紧阻止锦波:“别吓着你儿子。”

是的,李家已经三代单传了,父母多么盼望从这一代开始,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锦波恨不得马上奔回家去,告诉父母,李家的下一代就要兴旺起来了。

陈凤也很盼望赶快为锦波生个儿子,为李家传宗接代,她确实太爱锦波了。

陈凤决定搁置赚大钱的计划,等把孩子生下来,再作打算。

陈凤怀了孕,夫妻更加恩恩爱爱。第二年,光绪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889年,儿子出生,取名李应。

就是因为这个儿子,阻止了陈凤的野心。陈凤在家里精心照顾儿子,可仍然忘不了那赚大钱的计划。

到儿子满周岁的时候,锦波突然和陈凤商量,要把儿子送回乡下由父母照顾。

锦波问陈凤:“我已经几年在外,父母逐渐上年了纪,总牵挂着我们,如今有了孙子,我想把李应交给父母照看,也使他们不至于那么寂寞,而且,李应回到家乡长大,他以后就不会忘了自己的家乡,要不,李应以后连新会话都不会说了。”

陈凤听了,虽然有些不舍,但想到自己也可以休息了,更加可以开始她的赚大钱计划,正中下怀,也就同意了。

锦波万万没想到,陈凤这么爽快就同意了。锦波也没再多想,反而觉得妻子很理解他,对陈凤倍加感激。

锦波又说:“你又可以为我生第二个儿子了。”

陈凤轻轻捶了锦波一拳,撒着娇:“你就是想多多,得一想二!”

锦波说:“你就不想儿孙企满堂吗?”

这样,锦波和陈凤就把刚满周岁的孩子送回乡下去,交给父母照看。

 

(根据前辈叙述改编,未完待续。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