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一篇贺无忧担任书香的领导,带着咱喝香的吃辣的。
我没啥存货,一直拖到今天才码字,无忧见谅啊。
===========================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每本都大有乾坤,无论是艺术性,文学性,还是故事可读性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殿堂级的著作。平日里常看到有解析《红楼》的作品,今天就借着贺无忧,吹一下我心里的大神罗贯中和他的《三国演义》。
怎么吹呢,就从一个努力写小说的菜鸟作者角度,简单说说把故事写得“好看”这回事儿。
俗话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意思是说,《三国》里的阴谋诡计容易教坏成人。但是如果因此就误以为这是一部枯燥晦涩的男频作品,那就失之千里了。《三国》是我在少女时代和《红楼》一齐阅读的,同样都是一旦拿起就废寝忘食难以放下,可见娱乐性有多强。
那么,罗贯中是怎么做到把一部通篇讲述乱世谋略的作品,写得如此引人入胜呢?
众所周知,三国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情节线非常强。但是有了一个好的剧情,就一定是抓人的好作品吗?这可不一定,读者牵肠挂肚的说到底是小说中的人物,只有故事里的人物“立”住了,读者产生了共鸣,才会跟着他/她们上天入地,甚至去外太空探险。
今天就借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来看看罗贯中是怎样不遗余力地使用细节来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
读过这回的朋友应该对周都督有着深刻的印象。周公瑾的神机妙算,玉树临风,恣意风流都令人叫绝。
先看得知“故人”蒋干前来劝降时周瑜的反应。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是不是短短几句,一只老谋深算而且说瞎话不打草稿的“狐狸”就跃然纸上?我从文字间还读出了些许年青人的调皮促狭意味来。蒋干自打这里就好像一个提线木偶,一切照着狐狸的剧本走了。
再看接下来的宴席。
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
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何等的气派,何等的豪情,喝到高兴了,完全不顾都督的头衔,挽起剑花在宴席上与众人助兴,还即兴吟诗一首,何等的才情和狂放。别说蒋干了,读者们有没有被潦倒了一片呢?
再看接下来的重头戏”色诱”。
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
前面渲染了半天,就等着这儿给蒋干下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周都督干脆邀请蒋干同床共枕。这也是真豁出去了!
这一系列细节的渲染,戏剧张力十足,不但呈现了一个精彩的“反间计”,而且周瑜的人物风流也跃然纸上,让人赞叹:好一个把人玩得团团转的周都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