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谈吃

外边狂风暴雨,不想出门,我打开电脑划拉几笔,打发时间。真是下雨天写博文,闲着也是闲着。哈哈!

写什么呢?已是深秋了,又有贴秋膘的说法,那就说说吃吧。

我小时候很挑食。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傻,本来就生不逢时,生长在物质匮乏年代,还要挑挑拣拣,岂不是画地为牢,自讨苦吃?在这里深刻同情我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得挖空心思,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

我肯吃爱吃的食物,不消两只手就可以数得过来,其中一个是土豆,百吃不厌。还记得一个亲戚调侃,说我那么爱吃土豆,长大嫁去南山好了,刚好天天吃土豆。南山产土豆不假,但也是出了名地穷。我那时不过六七岁,却听出了这玩笑话背后并不是百分百的善意。

我们当时住的是单位大院,小孩子随意串门,看到别人家饭桌上有什么没吃过的,新奇的吃食,要么尝尝,要么回家报告。我尝到了一种新式做法的土豆,回家细细描绘给妈妈听。妈妈又专门去邻居家问清楚,回来如法炮制,做给我吃。做法并不复杂,土豆带皮煮熟后,剥皮,切片,加葱段和辣椒面回锅再炒一下就好。好吃吗?好吃!只要是土豆就好吃,哈哈!

等上学了,认字了,在书里读到勾起好奇心的食物,也会跟妈妈说起。看过一篇知青写的回忆文章,提到在四川山区老乡家里吃的回锅肉,油汪汪的肉片,夹着青葱段和红干椒,读着很有食欲。跟妈妈提起后,妈妈做给我吃了,味道却不记得了。说到底,回锅肉只是吃个新鲜,尝过就不想再吃了,忘不了的是妈妈的爱和耐心。

不过,这次回锅肉经历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开启了我看书看吃,看书学吃的旅程。

文学作品里吃的集大成者,《红楼梦》必定名列榜首。古往今来,多少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如淘金般孜孜不倦埋首淘宝。其中最有名的一道菜,当推鲞,因为凤姐不厌其烦(一半炫耀)地分享了做法。看看配料,鲞应该不难吃,因为茄子吸油;正如刘姥姥感叹,“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我偏偏独具只眼,另有新发现,注意到贾府偏好吃鹅,很沾沾自喜了一番。不料,转头却又读到张爱玲早已对此有过评论。确实,热爱《红楼梦》如张爱玲,此等细节又怎会逃过她的法眼!我气馁之余也很服气,还阿Q地自我安慰英雄所见略同。为了方便,我把张爱玲的评论摘录在此,“《红楼梦》上的食物的一个特点是鹅,有胭脂鹅脯,想必是腌腊......迎春鼻腻鹅脂,肤如凝脂一般都指猪油。曹雪芹家里当初似乎烹调常用鹅油,不止松瓤鹅油卷这一色点心。” (见《谈吃与画饼充饥》)我吃过鸡油拌面,鸡油金黄;鹅油的颜色味道想来也接近。

张爱玲自己的小说和散文里,描写过也谈论过各种吃食,中西兼顾,但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碗炒苋菜。她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回忆,“在上海我跟我母亲住的一个时期,每天到对街我舅舅家去吃饭,带一碗菜去。苋菜上市的季节,我总是捧着一碗乌油油紫红夹墨绿丝的苋菜,里面一颗颗肥白的蒜瓣染成浅粉红。” 很中国的家常美味。

同样是家常菜,鲁迅《风波》里随口提到的霉干菜也很诱人。“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普普通通的家常饭菜,却色香味俱全。相比之下,周作人专门谈茶食点心的散文,比如《南北的点心》,旁征博引,反而刻意做作。不过,我很赞同他在《北京的茶食》里对饮食和享乐的看法,“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这跟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同一个道理。

现当代作家里,汪曾祺的懂吃,爱吃,会吃是出名的。他有很多写吃食的散文小说,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他笔下水果的香味。“江阴有几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对寿山公园的一家,水果多,个大,饱满,新鲜。一进门,扑鼻而来的是浓浓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香。这香味不是时有时无,时浓时淡,一阵一阵的,而是从早到晚都是这么香,一种长在的,永恒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欲醉。我后来到过很多地方,走进过很多水果店,都没有这家水果店的浓厚的果香。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远不忘。那年我正在恋爱,初恋。” 甜美的初恋,如馥郁浓厚的水果香味,终生不忘。

汪曾祺的回忆,让人无法不联想起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玛德琳小蛋糕。“带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额,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全身,我感到超凡脱俗,却不知出自何因。”(见《追忆似水年华》)因为书里这一段描写,玛德琳蛋糕成为了法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象征着人们努力想要寻回的回忆,以及只存在于回忆中的那些人和事。电影 《美食总动员》Ratatouille 也在片中加入了一个回忆桥段,向玛德琳蛋糕致敬。

三毛住在沙漠时,“试做羊肉,鱼煮大蒜和葱。不能吃。但是非洲只有羊肉(鱼荷西去海边捉,都是一人高的大鱼),中国字 “鲜” 就是羊肉和鱼一起煮。天啊,我要吐了。”(见一九七四年家信) 我觉得三毛在这里理解有误,“鲜” 是会意字,意思是说鱼和羊都要新鲜才好吃,并没有说要合煮啊。当然,也可能是因为食材有限,所以她不得不因陋就简,另辟蹊径。三毛敢想敢做,勇气可嘉,是第一个吃鱼羊菜的人!

萧红。虽然自长大离家以后一直都是在生存和饥饿边缘挣扎,但她也很会写吃,尤其是记忆里的童年美味。看看她笔下的黏糕,“秋天里新鲜黏米一下来,冯歪嘴子就忙着拉磨做黏糕,黄米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三个铜板一条。。。磨坊里热气腾腾,冯歪嘴子用很大一口锅烧开水,锅口上坐着门帘,碾碎的黄米粉就洒在竹帘上,撒一层粉,撒一层豆。小女孩子总是能买到刚出锅的热乎乎的黏糕。”(见《呼兰河传》)我想象刚出锅的黏糕,又热又甜,又黏又沙,好吃得不得了。不要说三个铜板一条,就是三十个铜板,我也会买来照吃不误。

亦舒小说里的香港白领丽人,个个纤瘦自律。不记得是哪个故事里的女主,加班回到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厨房里倒一杯白开水,再加一个苹果,“就足以填饱纤细的她。”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不食人间烟火吗?难怪不发胖。

《哈利波特》里,撇开一道接一道上美食的万圣节和圣诞大餐不谈,我对书中的两个小食品更感兴趣。一个是守门人海格尔 (Hagrid) 做的石头蛋糕 (rock cake) 。Rock cake 这个名字极富童趣,很衬童心未泯的海格尔。想象他那垃圾桶盖大小的大手 (“the  size of a trash can lid”) 在厨房里忙活,烤制点心,就自带喜剧效果,怪不得烤出来的成品要叫石头蛋糕。哈哈!我猜石头蛋糕应该和司康饼 (scone) 相似,但是肯定硬得多;海格尔礼节周到地捧上石头蛋糕待客,但小客人尝过以后便再不肯碰第二次,让人忍俊不禁。还有,我在美国南部吃过的名甜点 mud cake,名字上跟 rock cake 对仗,倒好像失散多年的甜品兄弟。另外一个小食品是黄油啤酒 (butterbeer)。我们每次去环球影城玩,一贯挑嘴的小儿子次次点名要喝黄油啤酒。也是,在奥兰多的烈日下,喝一口甜美冰凉的黄油啤酒,暑意消了大半。

除了小说故事,我有时也看饮食类书籍,其中有些信息会潜移默化地给我 “洗脑”,并改变我的饮食习惯。

几年前大热的 The Omnivore’s Dilemma,我跟读了。读过之后,对吃素又多了几分认识。作者认为,所谓吃素者,其实都是在吃 “草” (grass),因为大部分菜蔬都是从草进化而来的;而在美国,无论吃什么,追根溯源都是在吃玉米。为什么呢?美国是产玉米大国,牲畜的饲料以玉米为主;各种面点甜食,酱料和饮料中都有玉米糖浆;就连食用油,也有玉米油占据一席之地!书评说,看过这本书以后,我们对食物的看法肯定会改变。太对了,我现在每次在超市浏览货架,感觉都是站在一望无际的玉米田边。哈哈!

无论中外文学,食人的记载和描写并不罕见。比方说,《西游记》里的唐僧肉,《水浒》里的李逵和其他吃人好汉,甚至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人肉叉烧包。这些故事和情节都被戏剧化了,读者和观众最多觉得血腥刺激,但潜意识里自知保持了安全距离,不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小说 The Road 则打破了这层玻璃墙。故事设定是大灾难后濒临灭绝的人类社会,幸存者为了食物和生存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包括把俘虏当作牲畜豢养,非常惊心动魄。最可怕的是,书中根本没有细节描写,只一两处暗示而已,就足以看得人毛骨悚然。书看完了,我也完成了到素食者的转变,彻彻底底地跟肉食制品告别。

在 The Road 之前,我还看了 Fast Food Nation。书中披露了养殖场和屠宰场对动物的虐待行径,曝光了快餐店后厨的种种黑暗料理和报复性操作。太震撼了,书还没看完,我就坚决拒绝吃快餐店的汉堡。吃素以后,我在正经饭馆里坐下来点餐时,有时会点素汉堡。直到某一天灵光一闪,猛然惊起,省悟到厨做饭的时候才不管什么素汉堡,肉汉堡,多半都是搁一个烤架上烤出来的。这样,我就无论什么汉堡都不肯吃了。

哈佛校园对面有一家汉堡店,叫 Bartley’s 。他们家的汉堡口碑极佳,门外总是大排长龙。店家的口号也很有意思:“You can’t beat our meat!” 记得一个认识的导演朋友,有一年从外州去波士顿参加某个电影节时,诚心诚意地沿着麻州大道,跨河过桥,从波士顿一路走到剑桥,专程去 Bartley’s 吃汉堡,不料赶上店家歇业一天!不过这个小故事正好说明了Bartley’s 是何等地声名远播。我有幸在转吃素之前光顾过一两次,好吃吗?很好吃!

万万没有想到,去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说 Bartley’s 要挂牌出售!转手原因众说纷纭,老板出来辟谣,反倒越描越黑。我自己的推论是老板年事已高,再加上餐馆生意受疫情影响,所以干脆关门大吉。Bartley’s 一九六零年开铺,是哈佛广场地标性商户,没想到会被疫情冲击倒闭。可笑我这个多年不吃汉堡的人反倒为它难过。毕竟,看着一个早已存在并以为会一直存在下去的的事物消失,是一件伤感的事。我感叹疫情强大的破坏力,怀念逝去的前疫情时代,并希望后疫情时代早日到来

(网图)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西雅图登山'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欢迎常来逛逛。
是的,老话说得对,“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些东西要在回忆里才领悟得到。。。。
西雅图登山 发表评论于
写得好!羡慕你有妈妈疼爱的幸福的童年。希望看到你更多的博文。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ayoufan' 的评论 : 问好博友。谢谢鼓励!
Dayoufan 发表评论于
好文!
追忆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被既懂吃又会做的大美食家菲儿如此夸赞,激动!!

香港一些周刊杂志特辟有美食专栏,每期有特约美食评论家撰文分享一个美食故事和菜谱,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常常买了来看。蔡澜是其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蔡澜” 这个名字起得也很妙,刚好跟 “菜篮” 同音。更妙的是,不是笔名,是本名,看来他的美食生涯是老天注定,哈哈!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沙发,天哪,追忆真是个大吃货,比汪曾祺还厉害,哈哈哈。我有他和蔡澜的美食书。《The Omnivore’s Dilemma》也读过。这次在酒店天天吃各种口味的玛德琳蛋糕,甜的咸的都有。

这篇美食文章要收藏,写得太好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