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43 慧藏弓箭破尘梦 洪恩弘法就黄花

中国禅宗演义连载之43

下一个

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赞  播梵音于禅话,传大悲于有缘

第十五节 石巩弓箭

  石巩慧藏禅师,江西抚州市人,他的个人档案,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遗失了,所以我们对他的个人履历了解不多,只能通过禅宗典籍中的一些相关记载,判定他是和西堂智藏禅师同时期的人,岁数要比智藏禅师大一点。
  不过,慧藏禅师虽然现在我们不知他姓甚名谁,但是他的弓箭却是禅宗江湖中的一件非常有名的武器,而且犀利无比。那些闯荡江湖的禅宗人士,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住慧藏禅师一箭的。
  慧藏禅师在抚州是个猎户,平时以打猎为生。不过不知什么原因,慧藏禅师平时非常讨厌和尚,一看到僧人就非常的不高兴。
  公元744年后,马祖道一来到了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西里山弘法,除了在西里山创建弘法基地外,马祖还在抚州别的地方也建庵授徒,其中也包括抚州宜黄县石巩山。
  这天慧藏禅师上山打猎,因为追猎一头鹿子,来到了马祖道一居住的草庵前面,不料慧藏禅师追到这里的时候,那头鹿子忽然不见了踪影。
  慧藏禅师正在四处打望之际,马祖看见了,就对着他走了过来。
  慧藏禅师看见有人就在这儿,赶紧问道:“和尚,刚才你看见我追赶的鹿子往哪儿跑了吗?”
  马祖明知故问的道:“你是什么人啊?”
  慧藏禅师挥着自己手中的弓箭道:“我是猎人。”
  马祖故作疑惑的道:“你是猎人?请问你懂得射箭的技术吗?”
  慧藏禅师得意的道:“射箭的技术,我当然懂啊。”
  马祖接着问道:“哪么请问你一箭能射几只猎物呢?”
  慧藏禅师道:“我一箭能射中一只猎物。”
  马祖笑着道:“看来你还是不懂得射箭的技术啊。”
  慧藏禅师一听,有点莫名其妙的。于是他反问道:“和尚难道懂得射箭的技艺啊?”
  马祖道:“我当然懂啊。”
  慧藏禅师跟着问道:“哪么你一箭又能射中几只猎物呢?”
  马祖自豪的道:“我一箭能射中一群猎物。”
  慧藏禅师一听,不由得责备马祖道:“那些飞禽走兽和你我都是生命啊,你为什么一箭要射一群呢?”而且别说你们这些出家人不杀生不吃肉,就算是要吃肉,一次射一只猎物来供自己吃也足够了啊,又何必一次射一大群猎物呢。不但滥杀无辜还浪费食物啊。
  马祖看到慧藏禅师还有点良心和悟性,于是启发道:“你既然知道这些,你为什么不自射呢?”既然你都知道不能射一群,那你为什么不用箭射掉自己的无明和一切妄想执着呢?
  慧藏禅师听后,若有所思的道:“如果叫我自射的话,根本就没有我下手之处啊。”
  看来,慧藏禅师的悟性还是挺高的啊,能知道无明和妄想本无,自然就无从下手除之了。
  马祖听后,不由得高兴的道:“你这小子旷劫无明烦恼,今天已经被除去得干干净净的了。”
  慧藏禅师看到马祖禅法高深而且对学生能循循善诱,于是马上把身上的弓箭丢在一边,跟随马祖出家闯荡江湖去了。
  后来五代宋初的清凉泰钦禅师评唱道:“且道作么生是一箭射一群的道理?直是三千大千世界生命,也不消一箭。”
  北宋大愚守芝禅师评唱道:“马祖一箭一群,犹未善在。山僧一箭射蠢动含灵,无不中者。虽然如是,只道得一半,更有一半,留与诸上座道。”

  慧藏禅师跟随马祖学习禅法,也许是因为慧藏禅师曾经是个猎户杀生无数,所以其禅宗功夫常常表现出犀利迅猛的一面。
  有一天,慧藏禅师正在寺庙的厨房里忙乎着,马祖走了进来问道:“慧藏啊,你在干什么呢?”
  对于师父的明知故问,对于师父随时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启发勘辩学生,慧藏禅师已经是心里神会了。所以他回答道:“在牧牛呢。”
  你明明在厨房里干活,却要告诉我你在牧牛,那我倒要看看你是怎么个牧牛法。于是马祖继续问道:“你是怎么牧牛的呢?”
  慧藏禅师道:“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回。”如此看来,慧藏禅师的修行功夫、自觉功夫和保任功夫,那是非常高的啊,只要发现自己的言和行一旦有出轨入草的地方,就立马毫不客气的拽回来,而完全不顾是不是把“牛鼻子”拽扯痛了。
  马祖一听,不由得赞赏道:“不错,不错,看来你真的懂得了牧牛的本领了啊。”
  既然慧藏禅师真的懂了,马祖也就不用再勘辩这个学生了。

  有一天,慧藏禅师在寺庙里碰到了西堂智藏禅师,两兄弟碰面了,自然要切磋一下功夫的。
  慧藏禅师问道:“师弟知道如何才能把虚空捉住吗?”
  这个问话可不好回答,既然是虚空,又怎么能捉呢?虚空如此的广阔无边,又如何才能捉住呢?
  不过,西堂智藏禅师却信心满满的道:“我能把虚空捉住。”
  “哦。”慧藏禅师道:“你捉来看看?”
  西堂智藏禅师马上用双手从两边合拢在一起,表示自己已经把虚空捉在自己的手中了。
  慧藏禅师一看,不由得批评道:“如此看来,你根本就不晓得怎么把虚空捉住啊。”
  西堂智藏禅师看到慧藏禅师不肯他的作略,于是问道:“师兄你又该如何才能捉得住虚空呢?”
  西堂智藏话音刚落,慧藏禅师一把就把他的鼻子拽住。
  这一下防不胜防,西堂智藏被拽得嗷嗷大叫起来:“师兄快放手,快放手,我的鼻子都快要被你扯掉了。”
  慧藏禅师放下手里,得意的道:“要像这样才能真正的算得上是捉住虚空啊。”
  《心经》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慧能大师讲有与无对,有相与无相对,看来慧藏禅师以实对虚,那是深得佛家教义和慧能大师三十六对的精髓啊。
  如此看来,慧藏禅师的禅风犀利迅猛啊,并且在和师父马祖以及同门师弟智藏禅师的切磋中,丝毫不落下风。
  西堂智藏禅师虽然受屈了,可是后来有一些禅师纷纷跳出来替智藏禅师打抱不平,他们纷纷亮出自己绝招,来替智藏禅师应对慧藏禅师犀利迅猛的禅机。
  唐末五代的宝寿超方禅师评唱道:“这般做处何异弄泥团者,极尽心思终无济事,虽知祖师门下别有长处。当时待道你还解捉虚空么,亦曰捉得。作么生捉?直把石巩一脚踏倒。”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也亮出来自己的招数道:“施乾转坤不无石巩,当时被西堂近前劈面便掌,又作么生?”

慧藏禅师跟随马祖道一闯荡江湖多年后,翅膀硬了,终于离开了马祖,一个人回到老家翱翔天空。
  回到老家的慧藏禅师在抚州市宜黄县石巩山创立了石巩寺,然后在此弘扬马祖的禅法。
  有一天,慧藏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大家上课。有个同学举手问道:“请问师父,如何免得生死啊?”
  所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每一个出家人,都是想着要了生脱死最终得大解脱的。禅门更是要求参禅悟道之士,在腊月三十到来时,不要手忙脚乱。所以,生死问题,实在是一个天大的问题啊。
  不过,对于真正的禅师来讲,这个问题是个问题吗?
  所以,慧忠禅师反问道:“用免作甚么?”
  这个学生依旧不解的道:“到底如何才能免得呢?”
  慧藏禅师看到他不能领悟禅机,只得替他捅破道:“你难道不知道‘那个’是没有生死的吗?”

  不过,虽然慧藏禅师传授的是马祖道一正宗的禅宗课程,可是慧藏禅师也有他的独门绝技的。
  慧藏禅师出家前是个标准的猎户,所以,即便慧藏禅师来到石巩寺坐镇一方后,他也常常随身携带弓箭来勘辩那些前来参学之人,不过,因为慧藏禅师禅风犀利迅猛,所以,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慧藏禅师的一箭,致使“石巩弓箭”名震江湖,成为宗门武库中一件非常厉害的武器。
  所以,更多的时候,慧藏禅师是用弓箭来开示和勘辩前来参学之人的。
  慧藏禅师在石巩寺里,只要有走江湖的禅客过来参访,慧藏禅师立马张弓架箭,然后大声喊道:“看箭。”
  面对慧藏禅师的这个绝招,纵使那些惯走江湖的老禅客也常常茫然不知所措。
  面对对方张弓架箭,对方要是真的射箭了,你怎么办?对方要不是真的射箭,而只是表达禅机,可是这个禅机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
  所以,面对慧藏禅师的弓箭,那些禅客们常常愣在那里,进退不得。久而久之,石巩弓箭就成为禅宗江湖中一件让人谈而生畏的宗门利器。致使慧藏禅师在石巩寺张弓架箭整整三十年,也没遇到一个能应对他犀利禅机的禅客。
  不过,三平义忠禅师听闻后,却不以为然,他心里想到,这个世界哪有自己对付不了的机锋。
  于是,三平义忠来到了石巩寺,找到了慧藏禅师。
  慧藏禅师看到有人前来切磋,依旧张弓架箭对准来人,然后大喊道:“看箭。”
  三平义忠那是有备而来,自然晓得如何应对。面对慧藏禅师的弓箭,三平义忠根本就没有回避闪躲,只见他猛地拉开自己的衣襟露出胸口出来正对着弓箭,然后对着慧藏禅师道:“此是杀人箭,活人箭又作么生?”
  慧藏禅师自然知道如何回答,他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去,屈指弹弄弓弦三下。
  三平义忠一见,立即整理好衣服,然后给慧藏禅师作礼致谢。
  慧藏禅师叹息着道:“我张弓架箭三十年了,想不到今天只射得半个圣人。”说完后,慧藏禅师就把弓和箭都掰断了。
  三平义忠抵挡住了慧藏禅师名震江湖的“石巩弓箭”,不由得心里非常的高兴。不过,三平义忠还是觉得慧藏禅师的弓箭功夫有点特别奇妙,于是就留在了石巩寺跟随慧藏禅师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禅法,然后又到江湖中闯荡去了。
  只是,“石巩弓箭”是哪么容易抵挡的吗?如果是哪么容易应对的话,也不至于三十年来,直到如今才射得半个圣人了。所以,看来三平义忠一定有不彻底的地方啊。
  后来,三平义忠来到了大颠禅师那里,然后和大颠禅师说起了此事。大颠禅师于是问道:“既是活人箭,为什么向弓弦上辩?”
  三平义忠听后,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颠禅师道:“三十年后,要人举此话也难得。”
  后来,当三平义忠从大颠禅师那里毕业后,自己来到漳州三平山当上了主持,他才意识到慧藏禅师的弓箭确实是威震江湖的一件利器,难怪三十年来,绝少有人能应对。所以三平义忠对他的学生们道:“当时将谓得便宜,如今看却输便宜。”
  “石巩弓箭”在当时纵横江湖三十年,少有敌手。可是,禅宗江湖中的很多后起之秀却并不服气,他们纷纷挺身而出,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来应对慧藏禅师的弓箭。
  石门献蕴禅师拈问明真禅师:“作么生道即得免被唤作半个圣人?”明真禅师便喝云:“这野狐精!”石门献蕴道:“委得也,莫弄好手。”
  云门宗的老大文偃禅师问师兄长庆慧棱道:“作么生免得他道半个圣人?”长庆慧棱道:“若不还价,怎辨真伪?”文偃禅师赞赏道:“入水见长人。”
  宋末元初的高峰原妙禅师评唱道:“石巩张弓旁若无人,三平承箭弄巧成拙。然虽如是,半个圣人又作么生?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南北宋交际间的法云惟白禅师作偈颂道:
  张弓架箭三十年,射得三平半不全。
  争似万人齐指处,斜阳一雁落秋天。
  石巩弓箭纵横江湖数十年,以其禅风迅猛犀利,禅机间不容发转瞬即逝而著称,江湖上那些参禅悟道之士鲜有能应对者。虽然也有一些高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是红尘洗梦也不揣冒昧,在此献出自己的招数,以期能抵挡住石巩之弓箭。
  当慧藏禅师张弓搭箭,并大喊看箭之时,红尘洗梦立即作拔刀势,(当然,如果有人真的刀剑随身携带的话,就毫不犹豫的直接拔出来。)如此,足可与慧藏禅师针锋相对并旗鼓相当。

  慧藏禅师除了以石巩弓箭名震江湖外,还作有一首《弄珠吟》盛行于世。好在这首作品不长,可以全文照录,读者朋友们自可详品之。
  弄珠吟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么?

  后来,慧藏禅师在石巩寺圆寂。
  虽然慧藏禅师在世时,依靠他的弓箭纵横江湖三十年而罕逢敌手,可惜他并没有在江湖中建宗立派,也没有得意的嗣法弟子来传承他犀利迅猛的箭术,致使慧藏禅师冠绝一时的“石巩弓箭”随着他的圆寂从而在江湖中绝迹了。
  庆幸的是,慧藏禅师所创建的石巩寺却依然成为禅宗重要的弘法阵地保存了下来。
  唐肃宗曾经敕与石巩寺“义泉禅院”的寺名。后来的宋仁宗又敕与“江西第一名山”的匾额。

第十六节 中邑洪恩

  中邑洪恩禅师虽然是获得了马祖道一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之人,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个人档案早已遗落,致使今天的我们对他的个人履历一无所知,现在在禅宗史籍中保存下来的,只是他的一则公案而已。不过,就是这则公案,使我们得以一窥洪恩禅师独特的宗门功夫。

  洪恩禅师从马祖道一那里毕业后,就来到了朗州中邑(今湖南常德市)开山说法。
  洪恩禅师的师兄石巩慧藏是以张弓架箭来应机说法,从而威震江湖。可是洪恩禅师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同样以自己独特的接机说法而名闻江湖。
  洪恩禅师在寺院里,每当有走江湖的禅客前来参访时,洪恩禅师就张开嘴,然后用手拍打嘴巴并发出啊啊啊的声音,就好像一个顽童在嬉戏一般。
  洪恩禅师的这个独特招数一使出来,常常令那些江湖中人茫然不知所措,也很少有人能应接他的禅机。
  洪恩禅师不但禅法高明,而且其修行功夫同样精深,平时没事的时候,他都是在绳床上待着的。任何人,要在一根绳子上睡觉也好坐禅也罢,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古代的僧人受了新戒后,都要外出游历参访高僧,以此来谢戒的。
  这不,刚在湖北荆州市受了新戒的仰山慧寂就到洪恩禅师这儿谢戒来了。
  仰山慧寂是沩山灵佑的头号弟子,所以从佛门辈分上来讲,中邑洪恩就是仰山慧寂的师爷了。不过古代的那些禅师们,是从不在意这些东西的,他们只要听说哪个山头或者哪个寺庙有高手在弘法,都是不远千里闻风而至的。
  洪恩禅师正在绳床上坐着呢,看到有人前来参访,洪恩禅师照例用手拍打着嘴巴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来勘辩来人。
  仰山慧寂虽然此时只有二十三岁左右,可是悟性非常高,也闯荡过多年的江湖,参拜过多位名震江湖的高手,更在灵祐禅师门下学习深造,禅宗功夫自然还是相当了得的。
  所以当仰山慧寂看到洪恩禅师的招数后,他就从西边走到了东边站立。
  不过洪恩禅师看到仰山慧寂走过去了,依旧用手拍打着嘴巴啊啊啊的叫着。
  仰山慧寂一看,便又从东边走到了西边站着。
  但是洪恩禅师看到他走到这边来了,还是依旧用手拍打着嘴巴啊啊啊的叫着。
  仰山慧寂一看,干脆直接走到了中间,振身而立,然后给洪恩禅师礼拜谢戒。
  洪恩禅师见仰山慧寂翻来覆去的始终认定自己是主人公,并不随着别人的脚跟转动,还是有两下子功夫的。看来应该是参访过别的高手。于是他便问道:“你是从哪里学到这个招数的啊?”
  仰山慧寂道:“我这个招数可是曹溪慧能大师一脉相传下来的呢。”
  洪恩禅师继续问道:“你说说看,慧能大师用这个招数来应接过谁呢?”
  仰山慧寂道:“慧能大师用此招数应接过永嘉玄觉。”
  随即仰山慧寂反问道:“请问师父的这个招数又是从哪儿学来的呢?”
  洪恩禅师道:“我这个招数是从马大师那儿学来的呢。”
  对此,北宋的慈受怀深禅师作偈评唱道:
  仰山善问,中邑善应。
  覆去翻来,拍拍是令。
  仰山慧寂跟着问道:“请问师父,如何得见佛性义?”见到了高手,仰山慧寂自然是要殷勤请教的。
  洪恩禅师道:“我给你说个比喻吧,比如有一间屋子有六个窗户,里面有一个猕猴,屋外另有一只猕猴在东边呼唤‘猩猩’,那么里面的这只猕猴也‘猩猩’着与之相应。如此六个窗户俱唤俱应。”
  在这里,屋内的猕猴代表你的佛性,外面的猕猴代表外缘,六个窗户代表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切外缘通过任一窗户和你的佛性对应,乃至于可以同时通过六个窗户(六识)和你的佛性产生对应。
  由此可知,内在的佛性并不是在虚无缥缈之中,并不是不可捉摸不可企及的存在,也并不是离开万事万物的独立存在,它就在你的六识中,就在万事万法中。所以,内在的是“猕猴”,外在的也是“猕猴”。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洪恩禅师的这个比喻非常高深而绝妙,而仰山慧寂也是个悟性非常高的人,所以听闻后,他不由得马上对着洪恩禅师礼拜致谢。
  仰山慧寂致谢后站起来问道:“刚才承蒙师父说的这个比喻,使我知道了什么是佛性义。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想请师父赐教,那就是屋子里面的那个猕猴如果睡着了,而外面的那只猕猴又想和它见面,又该怎么办呢?”
  仰山慧寂话音刚落,洪恩禅师立马就从绳床上跳了下来,拉着仰山慧寂的双手作舞道:“猩猩与你相见了。”
  随即洪恩禅师又说道:“我再给你说个比喻,比如非常微小的蟭螟虫,可以在小小的蚊子的眼睫上作窝居住,并且还在十字街头大声喊叫‘土旷人稀,相逢者少。’”
  仰山慧寂听闻后,不由得对中邑洪恩禅师大为佩服。
  如此看来,中邑洪恩实在是得到了马祖的真传了啊。所以,当这个事情传到江湖中后,大家都对洪恩禅师交口称赞。
  不过,也有些禅师在此基础上翻陈出新,亮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北宋的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能近取譬,中邑可谓仁矣,惜乎被仰山一拶,未免手忙脚乱。慕喆则不然,如何得明见佛性?劈脊便棒。何故?免得猩猩贪瞌睡,劳他六户唤频频。”
  清初的玉林通琇禅师也评唱道:“入惊人浪得称意鱼,不无中邑。金翅入海直取龙吞,还他仰山。山僧则不然,如何得见佛性义?蓦口便掌,免见拖泥带水。”随即又云:“若作仰山,见他说喻了,但作礼曰:谢师指示。看中邑这汉如何合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