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前,女儿布置圣诞树,让孩子们帮忙挂饰品。外孙女手里拿着一个用金色纸包裹的小挂球,老嘎嘎地说:“这是经典的传统的东西。”人家用的是“Classical”这个词,不知道她哪来这么多词。
孩子们坐在汽车里沿街观看圣诞灯饰。照例要摇下车窗,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其中一个小伙子逗他们:“你们还不知道吗?圣诞节取消了!”2个孩子都是机灵鬼,哪信他忽悠?笑着回答:“不!没有取消!”
圣诞节这一天,孩子的爸爸又是回忆,又是查资料,一个人包揽下来,为全家人做出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甭管大人孩子,每人的餐桌座位前一律摆放一个特大瓷盘,而非平日吃饭用的碗或纸盘。盘子里都摆放着同样的1只烤仔鸡,1个烤热的小晚餐面包。除此之外餐桌上还有一些菜碗里装着意大利通心粉、煮豌豆和甜玉米、土豆泥、凉拌生瓜,当然少不了一碗蘸酱等等。外孙外孙女看到长条餐桌上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大阵势,兴奋地跑来跑去,遇到哪个大人就抱着这个大人的腿转圈。到开吃的时候,外孙照例认认真真地大口啃鸡,边吃边心有余悸:“我可能夜里会做恶梦:有一只鸡在后面追我。”讲得我们都笑了。但是不能不说他的这种推测很合理。外孙女虽然看到大餐很兴奋,但她只是帮着造舆论而已,真正吃饭的时候却“蜻蜓点水”.她经常谈论吃多了会发胖的问题,也许她和班里的小女生们时常议论胖瘦。有一天她爸爸做小蛋糕,居然那天她就放弃了平时最爱吃的梨,还讲出一大串不吃梨的理由:“马上要吃爸爸烤的小蛋糕,再吃梨,糖就吃多了。糖吃多了会发胖的。”这哪像刚过4岁的孩子讲的话?分明是十几岁少女的言谈。我们都猜测她每天不好好吃晚饭是不是怕发胖,如果是,那未免也太早熟了。
不知是擅长做陶瓷艺术品的太奶奶还是学习艺术设计的妈妈的基因影响了她,对于欣赏美、创造美,外孙女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一个不起眼的旧帽子,人家黏上几粒小小的亮闪闪的彩色塑料贴片,戴在头上立刻煜煜生辉。把自己做的五彩塑料项链夹到一个小化妆盒子上,立刻出来一个女用小坤包,她背着小坤包走来走去,很像一个时髦女郎。
平时外出,外孙女都忘不了把她的小挎包洋气地搭在肩上,当然,这就是个漂亮的条纹帆布做的小包包,这个小挎宝里装有漂亮的小钱包、五颜六色的自制塑料项链、粉色框子的儿童墨镜、一本口袋书,一个小小小小的玩偶等等。有一次临下汽车,她还跟妈妈商量:“对不起,对不起,等我一会儿,今天我带的东西有点多,我要整理一下。”我讲她妈妈:“你看你女儿,比你还有女人味儿。”
外孙在学校也是有反复的,有一天把消毒液喷洒到别的同学身上,老师又给他开一张“行为表”。他也把“行为表”交给爸爸妈妈了,但是第二天忘记把爸爸妈妈反馈后的表还给老师。妈妈知道后问他为什么不交还给老师,他说:“ 你看我的脑袋就这么大,它能装那么多事情吗?”言下之意,那件事情因为脑袋小装不下了,所以忘记了。
冬假前一天,必须把爸爸妈妈的反馈意见交给老师,他妈妈问他记住了吗?交哪一张表?站在一边的妹妹快嘴快舌地提醒哥哥:“就是那张蓝色的小纸条。”他妈妈又问要交反馈表,还要送给老师一张你自己画的画,你怎么跟老师讲呢?他胸有成竹地回答“还给老师这张蓝色小纸条,我就讲Sorry。送给老师这张画,我就讲happy holiday!”人家多方位思维,头脑清晰。
没想到,外孙又带回一张老师的“行为表”,说外孙表现不好,打其他同学。外孙自定惩罚方式是“10周不看电视”。后来他爸爸妈妈外出度假,也没有认真执行惩罚措施,只是布置家庭作业,让他照抄20遍“我不再打朋友。”他也认真抄写了,尽管可能漏写字母,错写单词。后来有一天,他妈妈规定白天和我们在家不能看电视。我不太清楚规定,因为他表现不错,我提议开电视。外孙则坚持:“不!妈妈说了,今天全天不能看电视。”我和老伴很感动,一个酷爱电视的孩子,能够当妈妈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拒绝诱惑,宣称并坚守妈妈不让看电视的规定,了不起!我立即发信息给他妈妈:孩子“品质真好,我讲几次开电视,他都讲妈妈讲了,全天不能看电视。真是好孩子。”但是一个人的内心总是有理智和欲望的斗争,小孩子更不例外。到下午4点左右,外孙还是抵抗不了电视的引诱,要求我们:“能不能看一会儿电视,我不告诉妈妈?”我告诉他:“这样不好!上午你讲全天都不看电视,因为妈妈讲全天不能看电视,那样做是好的。现在,我们不能给你开电视却不告诉你的爸爸妈妈。这样吧,等爸爸妈妈到家,我们告诉他们你今天表现非常好,晚上他们可以给你看一点电视。这样好吗?”他同意了这个提议。